科研产出
基于WMSN的作物环境与长势远程监测系统
《农业机械学报 》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目前田间监测主要是物理数据而缺少多媒体数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的作物环境与长势远程监测系统。阐述了该系统存在的显著优势;设计了Hi3512和CC2430硬件电路关键部分和软件系统,解决了作物环境信息与多媒体长势信息融合的关键问题;实现了4间温室内不同监测点温湿度、光照度及4路视频信号的动态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作物环境与长势远程监控系统稳定可靠,实时精确,能实现多媒体数据采集、H.264压缩、3G传输、PC显示和温湿度、光照度传感器节点的ZigBee组网。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 作物生产信息 嵌入式系统 视频压缩 远程监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预测精度的改进算法
《浙江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预测精度,及时发现价格异常的农产品,研究以山西晋城绿欣农产品批发市场胡萝卜等13种农产品月均价格数据为依据,对比分析了加权算术平均法、二次指数平滑法等9种时间序列非季节指数预测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法。应用改进后的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法计算的误差平方和均小于或等于改进之前,以3月份预测数据为例,其改进算法后误差平方比改进前降低了30.07%。综合分析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平方和,以及该种农产品历史预测误差的平方和,可以确定该批发市场某月价格异常的农产品。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价格 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法 价格异常农产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菌糠与奶牛常用粗饲料瘤胃降解特性的对比研究
《动物营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系统研究菌糠用作反刍动物饲料的饲用价值,选用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通过尼龙袋法对菌糠、羊草、玉米秸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降解率进行测定。粗饲料样品在瘤胃中的培养时间分别为0、6、12、24、36、48、72 h。结果表明:3种粗饲料72 h的DM降解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菌糠(29.33%)、羊草(27.41%)、玉米秸(23.39%),且前两者显著高于玉米秸(P<0.05)。72 h的CP降解率及其有效降解率以羊草最高,菌糠次之,二者与玉米秸之间差异显著(P<0.05)。玉米秸72 h的NDF降解率虽高于羊草和菌糠(P<0.05),但3种粗饲料的有效降解率均较低,由高到低依次为玉米秸(26.12%)、菌糠(25.72%)、羊草(23.73%),无显著差异(P>0.05)。而72 h的ADF降解率和有效降解率由高到低也依次为玉米秸(25.36%)、菌糠(24.23%)、羊草(21.83%),变化趋势和差异性与NDF降解规律相一致。由此可见,从3种粗饲料在奶牛瘤胃的消化特性来看,本试验中菌糠的饲用价值与羊草接近,优于玉米秸,因此菌糠作为新型反刍动物粗饲料资源切实可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中添加肽生素对锦鲤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料与畜牧 》 2013
摘要:在一种实用饲料配方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mg/kg、75mg/kg、150mg/kg和225mg/kg肽生素(主要成分:天蚕素抗菌肽)配制成4种等能等氮(CP,32%;GE,14.8MJ/kg)的试验饲料。在室内循环水族缸内饲喂锦鲤(体重10±0.16g)9周,研究肽生素对锦鲤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肽生素对锦鲤的生长性能有显著的影响(P<0.05)。150mg/kg水平组锦鲤的末重和瞬间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mg/kg)和高剂量组(225mg/kg),与75mg/kg水平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摄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锦鲤的成活率均为100%。150mg/kg、225mg/kg水平组锦鲤的脏体比、肝体比显著低于0mg/kg和75mg/kg水平组。各试验组锦鲤的肥满度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肽生素水平的增加,锦鲤肠道Na+/K+-ATPase活力显著升高(P<0.05)。维氏气单胞菌攻毒后各试验组发病率为60%左右,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P<0.05)。总体来看,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肽生素对锦鲤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其适宜添加量为150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质分解对低温贮藏真空包装罗非鱼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分析肌肉蛋白质的分解模式、溶解性、分解产物以及持水力、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探讨肌肉蛋白质分解对5℃低温贮藏真空包装罗非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肌肉蛋白质分解作用从第4天开始增强,整个贮藏过程中,蛋白质溶解性略有下降,蛋白质分解产物呈波动变化,持水力和微生物数量逐渐升高;蛋白质分解与微生物数量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当微生物数量≥6.33lgcfu/g时,肌肉蛋白质分解作用开始增强,肌原纤维蛋白质66→45ku处第3条带以及肌浆蛋白质97→66ku处第2和第3条带的逐渐分解至消失是品质劣变的重要特征.实验结果为蛋白质分解作为鱼肉品质评价指标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蛋白质分解 蛋白质溶解性 分解产物 持水力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