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湖羊、小尾寒羊及其杂交后代BMPR-IB基因多态性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肉用绵羊的杂交育种效果,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基因(BMPR-IB)在湖羊、小尾寒羊、杜泊绵羊及杜湖、杜寒杂交F1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证明:在湖羊和小尾寒羊中检测到两种基因型(BB和B+),湖羊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09和0.091,小尾寒羊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63和0.437;在杜泊绵羊中只存在一种基因型(++);而在杜湖和杜寒杂交绵羊中发现两种基因型(B+和++),杜湖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75和0.125,杜寒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6和0.214。
关键词: 湖羊 小尾寒羊 杜泊绵羊 杂交羊 BMPR-IB基因 PCR-RFL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3号的选育与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镇稻13号是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介绍了镇稻13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自交系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9个糯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对糯玉米籽粒淀粉RVA黏度性状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糯玉米自交系的7个RVA黏度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说明供试自交系间淀粉黏度性状存在较大变异。②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3个性状之间,糊化温度和糊化时间2个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7。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3个性状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2个性状之间多数呈负相关关系,且相关密切程度不高。崩解值和回复值2个性状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3个性状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崩解值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回复值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则呈极显著正相关。③129个自交系可根据淀粉黏度性状聚为3类,3类自交系的个数分别为77、24和28。各类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在黏度值的大小上。第Ⅰ类自交系黏度较大,但类内变异系数较小;第Ⅱ类自交系黏度较小,但类内变异系数较大;第Ⅲ类自交系则介于上述两类之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雀异黄素和环鸟苷酸调控离体葡萄果实花青苷积累
《园艺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离体‘巨峰’葡萄为材料,观察到金雀异黄素(GNT)对果皮花青苷积累的促进效应,而且证明GNT的诱导过程(约10~12h)不需要光照,但其后的花青苷积累却依赖于光照。如果在GNT预处理后6h内用环鸟苷酸(cGMP)处理,可以明显抑制GNT的促进效应,但在GNT预处理后12h再用cGMP处理,则抑制效应消失。半定量RT-PCR检测表明,光和GNT诱导葡萄果皮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PAL、CHS和UFGT表达量上调,而对LDOX表达量无明显影响;cGMP处理抑制了GNT诱导的PAL和CHS等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说明GNT和cGMP相互拮抗,共同调控葡萄果皮花青苷积累。
关键词: 葡萄 花青苷 金雀异黄素 环鸟苷酸(cGMP) 基因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