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蓝藻沼肥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结球小白菜四季青盆栽实验,设置新鲜蓝藻(T1)、当年蓝藻发酵沼渣沼液(T2)、前一年蓝藻发酵沼渣沼液(T3)、化学肥料(T4)、空白对照(CK)5个施肥处理,研究了施用蓝藻发酵沼渣沼液对土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2和T3处理土壤全N含量相对处理前土壤(CK0)增加了49.1%和12.3%;土壤有效P含量相对CK0增加了52.3%和11.7%;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CK0增加了33.3%和14.1%;土壤pH分别减少了0.16和0.23个单位,均有显著差异,同时植株产量和株高相对空白对照(CK)有显著提高。

关键词: 蓝藻 沼肥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速冻甜玉米风味物质HS-SPME/GC-MS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首次分析了京甜1号速冻甜玉米粒的风味物质。鉴定了4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含硫化合物、醛类、酮类、酯类、醇类、呋喃类、有机酸类等化合物,京甜1号速冻甜玉米粒中主要的风味物质为二甲基硫醚(25·66%)、十五烷(7·34%)、苯乙烯(4·99%)、苯乙烷(4·80%)、己醛(3·40%)。

关键词: 速冻甜玉米 HS-SPME/GC-MS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镇籼优184高产制种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镇籼优184父母本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据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镇籼优184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油4号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密度和施氮量进行单、复因子试验,研究了栽培因子水平及其组合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苏油4号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密度为12.0万~16.5万株/hm~2,适宜施氮量为270~315 kg/hm~2,在此范围内产量高、籽粒含油率较高、品质优。(2)栽培因子水平组合为种植密度12.0万株/hm~2、施氮量270 kg/hm~2,高产田块产量可达3 800 kg/hm~2,大面积丰产栽培可达3400 kg/hm~2,经济效益最佳。

关键词: 油菜 苏油4号 高产栽培 种植密度 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结球甘蓝抽薹和开花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浓度为0、100、200、300、400 mg/L的赤霉素(GA3),对两个冬性不同的甘蓝自交系36-5和04-1-2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抽薹率、花期、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以及对内源GA3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GA3对甘蓝提前抽薹、花期均有一定作用。相同浓度GA3对冬性弱的甘蓝材料开花影响效应比冬性强的明显;随GA3处理浓度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升高,总C/N升高,内源GA3含量也相应增加。

关键词: 结球甘蓝 赤霉素 抽薹 花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与科技对策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农业经营主体的状况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文章结合江苏实践,探讨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过程,指出农业规模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主体,并互相依存,互相支撑,共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同时针对三大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农业科技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加快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对策。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经营主体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接利用PCR产物构建RNA干扰表达载体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NA干扰原理可以对作物进行遗传改良。构建RNA干扰的发夹结构一般采用在引物两端加酶切位点方法,该方法涉及酶切位点多,步骤繁琐。本试验介绍一种直接利用PCR产物进行RNAi组成型表达载体构建的方法,该载体以潮霉素为筛选标记基因,适合水稻的遗传转化。

关键词: RNA干扰 双元载体 PCR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下游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超高产栽培技术的集成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长江下游多年棉花试验研究结果与高产典型数据为依据,提出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超高产栽培的生育指标与产量构成,明确了夺取高产更高产需要的土壤条件、农田基本建设条件、品种条件、种植方式和关键措施。

关键词: 长江下游 转基因抗虫棉 超高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短光低温敏核不育应用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短光低温敏不育特性的发现丰富了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将短光低温敏不育应用于保持系的群体改良与配合力选择上,可有效地改进保持系的单产水平与一般配合力,进行短光低温敏核不育系的同步选育。短光低温敏不育的基因定位与克隆对感光性、感温性、雄性不育等的深入研究有重大科研价值。

关键词: 水稻 短光低温敏核不育 生态型不育 应用方法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区小麦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类鉴定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小麦纹枯病菌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2008年从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仪征市、安徽省六安市及河南省临颖县、温县采集并分离纯化得到30株小麦纹枯病病原菌,从中选择6个代表性病原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种类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病原菌在pH在4~9内均可以生长,以pH为5时生长速度最快;生长温度为20~25℃,其中以22.5℃最适;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PSA培养基、PDA培养基、改良PDA培养基、查彼培养基、玉米粉培养基。高邮纹枯病菌生长最快,菌丝较粗;扬州、仪征、临颖和温县纹枯病菌生长相对较慢,菌丝较细、稀疏;六安纹枯病菌生长最慢,菌丝较粗,稍密。番红O-KOH染色结果表明,扬州、仪征、临颖和温县纹枯病菌为双核丝核菌,高邮和六安纹枯病菌为多核丝核菌。丝核菌专化性PCR检测结果表明扬州、仪征、临颖和温县菌株为禾谷丝核菌。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禾谷丝核菌 细胞核染色 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