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2124条记录
EMS诱变对蒙古国黄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蒙古国黄花苜蓿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EMS对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分析EMS对黄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EMS诱变黄花苜蓿种子的最适浓度。结果表明:随着EMS诱变浓度的增加,EMS对黄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表现为萌发时间延迟、发芽率降低、幼苗变短;在同一EMS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黄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呈降低趋势。综合分析认为:EMS处理黄花苜蓿种子的适宜浓度为1.4%,处理时间为18h。本研究为后续构建黄花苜蓿EMS诱变群体,丰富黄花苜蓿育种材料及加快黄花苜蓿育种进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黄花苜蓿 EMS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围产期奶牛低血糖症血液生化指标的诊断评价

中国饲料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选取171头年龄、胎次相近的健康围产期荷斯坦奶牛,根据测定的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筛选出低血糖组(53头),与健康奶牛对照组(53头)。根据分娩时间选取产前21、14、7 d,分娩当天和产后7、14、21 d共7个时间点,跟踪分析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变化规律,找出与低血糖症高相关性血液生化指标并进行ROC诊断评价,得出cut-point值。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围产期奶牛呈现低血糖(81.5%)高发生率。血液生化指标表明低血糖组产前2周至产后3周血糖差异显著,从产前21 d至产后14 d,奶牛低血糖发病率先升高后下降,在分娩当天达到发病高峰;确定了低血糖症诊断的首选指标为葡萄糖(GLU),辅助指标及cut-point值分别为:非酯化脂肪酸(NEFA,0.44 mmol/L)、β-羟丁酸(BHBA,0.34 mmol/L)、甘油三酯(TG,0.19 mmol/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3 IU/L)。为规模化奶牛场低血糖症的群体预测和早期诊断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 围产期奶牛 低血糖 血液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田除草剂筛选初报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3种阔叶杂草除草剂复配1种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对蚕豆田间杂草的防效和安全性,筛选适于内蒙古中部蚕豆田使用的除草剂。结果表明,3种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即10%乙羧氟草醚EC、21.4%三氟羧草醚AS、48%苯达松AS与1种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即5%精喹禾灵EC复配,不论是常量组合处理还是倍量组合处理,对蚕豆田杂草均具有较好的防效。所有处理对杂草的鲜重防效都高于株防效;对稗草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对杂草的总防效以及阔叶杂草藜和反枝苋的防效3个倍量组合处理都显著好于常量组合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田间安全性调查显示,5%精喹禾灵EC 60g/hm~2+48%苯达松AS 720、1 440g/hm~2处理对蚕豆有很好的安全性,可放心使用;其次是5%精喹禾灵EC 60g/hm~2+21.4%三氟羧草醚AS321、642g/hm~2处理,5%精喹禾灵EC 60g/hm~2+10%乙羧氟草醚EC 90、180g/hm~2处理对蚕豆安全性较差,不建议使用。

关键词: 蚕豆 除草剂 杂草防效 用药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出苗期根系生理特性及内源激素IAA、ABA含量的影响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以马铃薯克新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中度水分亏缺(T1)、重度水分亏缺(T2)、正常供水(CK)和水涝胁迫(T3)4个水分处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出苗期根系生理特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出苗期根系生长发育及其生理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升高,在水分胁迫初期,根系中CAT、POD活性较SOD响应更敏感,表明胁迫前期主要依赖CAT、POD,后期通过CAT、POD和SOD共同作用来降低氧化伤害;水涝胁迫下,根系活力一直低于正常供水,MDA含量不断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不敏感;水分胁迫下,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IAA/ABA比值降低,影响根系正常发育,影响吸收水分和养分、影响出苗.(2)IA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ABA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马铃薯出苗期根系通过对渗透物质、保护酶和内源激素的调节来维持自身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抵抗一定的水分亏缺,但亏缺加剧时,将严重影响马铃薯出苗.

关键词: 马铃薯 出苗期 根系 水分胁迫 生理特性 内源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种典型荒漠植物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分析

干旱区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化学计量学是研究生态过程中能量平衡和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能够定量化研究活有机体重要组成元素碳(C)、氮(N)、磷(P)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解决植物和生态系统养分供应与需求等方面的难题为解决生态系统养分供求与循环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化学计量学已成为研究生态系统元素平衡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厘清极端环境条件下荒漠植物在逆境适应与元素循环的反馈能力,对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荒漠生态系统中9种优势植物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细枝岩黄芪(Hedysarum scoparium)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根、茎、叶的C、N、P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种荒漠植物根、茎、叶的C、N、P含量的均值分别为:418.96 mg·g~(-1)、15.07 mg·g~(-1)、1.10 mg·g~(-1),460.88 mg·g~(-1)、12.99 mg·g~(-1)、1.03 mg·g~(-1),435.07 mg·g~(-1)、23.40 mg·g~(-1)、1.18 mg·g~(-1)。根、茎、叶的C∶N∶P化学计量比分别为381∶14∶1、447∶13∶1和369∶20∶1。表明其C的相对过量和P元素的限制性。(2)植物根部的C储备能力较弱,与其处于荒漠生态系统土壤贫瘠,日照强,年降水量较低有关。(3)四合木的N∶P(9.45)计量学较全球陆生植物(12.6)、中国陆生植物(16.3)中国北方典型荒漠及荒漠化地区植物(15.8)显著偏低,表现出我国特有孑遗珍稀植物四合木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独特性。(4)与已有的荒漠植物化学计量学研究结果相比,9种荒漠植物根、茎、叶N含量均显著偏高,茎和叶P含量显著偏低,根的P含量无显著差异。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使得荒漠植物在温度逆境、干旱胁迫、营养限制、物质代谢和辐射损伤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进化适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理生态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西北荒漠区植物化学元素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限制性营养的判定与维护生态系统元素平衡提供案例借鉴。

关键词: 元素循环 荒漠植物 化学计量学 器官 C∶N∶P 内蒙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辽河流域春玉米节水灌溉模式评价与优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西辽河流域春玉米适宜节水灌溉模式,以低压管道畦田灌、膜下滴灌、浅埋不覆膜滴灌和平移式喷灌4种玉米节水灌溉模式应用过程中的"经济-技术-环境"效益为评价准则,构建了层次分析模型,引入项目研究与调研取得的数据结合专家模糊语言集,改进了经典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灌溉模式做出系统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压管道畦田灌生育期内仅在农资及灌溉材料上节约投入,而其灌溉过程人工与电力投入时间长、费用高、追肥农机与相应人工投入大,经济效益得分最低(0.2613)。膜下滴灌对比不覆膜浅埋滴灌有更好的节水效果、对比平移式喷灌有更好的运行维护便捷性与应用地形适应性,技术效果综合得分最高(0.0671)。计算各层级权重向量与隶属函数值结果表明,现今残膜污染已引起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与担忧,亟需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发来应对。浅埋不覆膜滴灌较高的经济效益得分(0.3692)和环境效益得分(0.577)使其总分排序第一,可获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建议在该区域适度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效益分析 综合评价 浅埋不覆膜滴灌 层次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主要农艺与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西北植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亚麻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为亚麻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在已构建SNP连锁遗传图谱的基础上,以LH-89为父本,R43为母本构建F2:3家系QTL定位群体,用R/QTL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13个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1)该研究共检测出35个QTL位点,与粗脂肪及其组成成分相关的QTL有20个,与农艺性状相关的QTL有15个;其中:亚油酸和粗脂肪各5个,亚麻酸、千粒重各4个,棕榈酸、株高、工艺长度各3个,硬脂酸、分枝数各2个,单株果数、果粒数、单株粒重、油酸各1个。(2)共有18个QTL的表型贡献率超10%(主效基因),其中农艺性状定位8个主效基因,品质性状定位10个主效基因。

关键词: 亚麻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QTL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有害生物胺控制及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接种清酒乳杆菌与木糖葡萄球菌,将试验分为单一清酒乳杆菌组和复配发酵剂组,并以自然发酵为对照,探究微生物发酵剂对发酵羊肉香肠发酵成熟过程p H值、水分活度(Aw)、亚硝酸盐、蛋白质分解(PI)、有害生物胺及游离脂肪酸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配发酵剂可快速降低香肠p H值,60 h发酵结束时,p H值降为4. 85,低于发酵肉制品要求安全酸度5. 3; p H值快速降低也促使复配组Aw下降速率快于其他两组; 37 d后复配组亚硝酸盐残留量(11. 30 mg/kg)显著低于国标规定30 mg/kg(p <0. 01);在发酵成熟过程(0. 5~9 d),复配组蛋白质分解(PI)速率快于其他两组,此时腐胺、酪胺、组胺含量变化较为显著,成熟后期(6~37 d)复配组生物胺总量急剧下降且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综上表明,复配发酵剂可快速降低香肠p H值、Aw,有效抑制和降低香肠中亚硝酸盐和饱和脂肪酸及有害生物胺含量,干燥后期对不饱和脂肪酸释放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发酵剂 羊肉 发酵香肠 生物胺 游离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施钾肥有效提高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产量和油分品质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氯化钾和硫酸钾价格差异较大,在碱性土壤上比较氯化钾和硫酸钾及其施用时期对向日葵产量、品质的影响,为向日葵科学经济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4—2016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向日葵典型种植区进行了3年的钾肥品种和施用时期田间定位试验。供试钾肥为硫酸钾和氯化钾,施用量为K_2O 120 kg/hm~2。施用方式设100%基施(100%B)、50%基施+50%现蕾期追施(50%B+50%T)和25%基施+50%现蕾期追施+25%花期追施(25%B+50%T+25%T)三个处理,以不施钾肥为对照。向日葵收获后,调查了产量、产量性状及钾素吸收量,钾肥利用率,分析了向日葵籽实中粗脂肪、粗蛋白和主要脂肪酸的含量。【结果】向日葵施用钾肥显著增产。施硫酸钾增产10.4%,施氯化钾增产10.6%。钾肥的农学效率平均为3.08kg/kg。施用硫酸钾和氯化钾均显著增加籽实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分别增加2.17%和2.74%,粗蛋白分别增加1.95%和2.45%,硫酸钾和氯化钾以及三种施用方式间均无显著差异。施用钾肥对向日葵的盘径、盘粒重、千粒重影响显著,其中对盘粒重和千粒重影响较大。施用钾肥后向日葵的吸钾量和吸钾效率显著增加,3年连续施用钾肥的利用率平均为47.7%,但各施钾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钾肥增加了向日葵籽实粗脂肪含量,主要是增加了向日葵籽实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达2.20%,钾肥不同品种和不同施用方式对其影响不显著。【结论】河套灌区向日葵种植中施用钾肥可以显著增加籽实产量,提高籽实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氯化钾和硫酸钾效果相当,全部钾肥一次基施的效果与基施加一次追施或两次追施的效果没有差异。综合考虑钾肥价格和劳动力投入,河套地区向日葵种植推荐选用氯化钾全部基施。

关键词: 向日葵 河套灌区 硫酸钾 氯化钾 施用方式 产量 油分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耐盐碱能力及评价指标筛选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土默川平原6种玉米品种的耐盐碱能力及筛选耐混合盐碱评价指标,采用室内发芽和室外砂培试验,研究了混合盐碱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盐碱胁迫下,种子发芽时间推迟、发芽过程延长。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大,玉米种子发芽率、胚生长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而盐害指数逐渐增加,对玉米植株生长的抑制程度也逐渐增大,幼叶中丙二醛(MDA)、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逐渐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降低。6种玉米品种的耐盐碱能力表现为:玉龙2号>吉单535>玉龙8号>东单969>农夫9号>南北1号。根据11个耐盐碱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种子发芽率、胚生长、株高、生物量、脯氨酸含量作为评价玉米耐盐碱性的特征因子。

关键词: 玉米 混合盐碱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生化特性 耐盐碱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