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非遗传因素对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多胎萨福克羊初生重的影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21
摘要:为探索非遗传因素对羔羊初生重的影响,对肉毛兼用的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多胎肉用的多胎萨福克羊初生重进行测定,分析了品种间初生重的差异,利用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出生年份、月份、性别和出生类型4个非遗传因素对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的初生重极显著高于多胎萨福克羊(P<0.01);出生年份和出生类型极显著影响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多胎萨福克羊的初生重(P<0.01);出生月份极显著影响多胎萨福克羊的初生重(P<0.01),而对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初生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显著影响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的初生重(P<0.05),而对多胎萨福克羊的初生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说明非遗传因素对不同生产性能绵羊品种的初生重影响效果不同,在种羊初生重的遗传参数估计中要综合考虑出生年份、月份、性别和出生类型这些非遗传因素,以便准确估计育种值和制定育种方案.
关键词: 非遗传因素 初生重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多胎萨福克羊


阿勒泰羊Fsp27基因5'UTR区g.16767667位点G>A突变与其尾脂沉积能力关联性分析
《家畜生态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Fsp27基因在动物脂肪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研究Fsp27基因5’UTR区g.16767667位点G>A突变与绵羊尾脂沉积能力的关联性,以尾脂沉积能力极强的脂尾(臀)型绵羊品种阿勒泰羊(Ovis aries)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及测序技术研究了该SNP位点不同基因型在阿勒泰羊群体中的分布,并通过比较不同基因型个体尾形数据的差异,评估其与阿勒泰羊尾脂沉积能力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阿勒泰羊群体中Fsp27基因5’UTR区g.16767667位点G>A突变可以检测到GG、AG和AA三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47.2%、38.4%和14.4%;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该位点在阿勒泰羊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通过250只不同基因型阿勒泰羊尾形数据对比发现,GG和AG基因型个体脂尾(臀)的长、宽和厚3项数据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GG基因型个体亦略高于AG基因型个体,但差异不显著(P>0.05),推断G等位基因有利于阿勒泰羊尾脂沉积。


液体施肥机械发展现状与现代农业关系分析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液体肥料是伴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而发展的新型肥料,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液体肥料产业、农业和畜牧业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配套生产技术,而我国在相关领域则相对滞后。对常见液体施肥技术如地表和地下撒施技术进行分析对比,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土壤类型,地理条件以及液体肥料的类型和成分使用相应的液体施肥技术。以液体施肥为代表的新型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地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并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我国液体施肥机械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建议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农艺规范,以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农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液体肥料 水肥一体化 粪污处理 精准农业 施肥机械 绿色农业


新疆转Bt基因棉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目的]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转Bt基因抗虫棉能有效抵御棉铃虫灾害,其面积在新疆日益扩大。分析新疆自育陆地棉和转Bt基因抗虫棉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可为快速、有效培育出适应新疆的高产、优质抗虫棉奠定基础。[方法]以6个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和11个不同来源的常规陆地棉品种(系)为亲本,按照11×6的NCⅡ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66个杂交组合,分析杂交组合10个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效应和杂种优势表现。[结果]同一亲本各性状间和同一性状不同亲本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不同。[结论]母本A7(丰凯2002)和A10(石K14)在皮棉产量、籽棉产量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是较好的丰产品种;父本B5(15-80K)和B3(15-52K)在长度、比强度上具有较高的GCA效应值,是较好的品质品种;组合A9×B2(三棉9号×石抗126)、A10×B4(石K14×112-17K)、A11×B2(66-9×石抗126)、A8×B6(H10-2×16-9K)、A9×B1(三棉9号×金惠2号)和A1×B6(FY11×16-9K)具有高产、优质的潜力;竞争优势分析发现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单铃重、衣分、长度、整齐度和伸长率7个性状的竞争优势均为正向,其中以皮棉产量和籽棉产量的竞争优势最大,分别达到了14.84%和16.46%。


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 》 2021
摘要:通过对新疆50余年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系统分析,把新疆现代农业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同时总结出新疆现代农业取得的5项主要成就和5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以优化组装、集成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为重点的发展新疆现代农业的7点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农业信息化;农业技术体系


陆地棉CNGC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环状核苷酸门控通道(CNGC)基因家族是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基因家族之一,在与植物发育和环境胁迫等有关的生理生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尚无陆地棉CNGC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基于已知的拟南芥CNGC基因家族成员序列信息,以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陆地棉基因组中CNGC家族成员的理化性质、系统发育、染色体定位和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共鉴定出33个GhCNGC基因,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A、D染色体亚组上,其中15个基因分布在A染色体亚组上,18个基因分布在D染色体亚组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GhCNGC基因家族被分为4个主要组,由于在进化过程中不均等地扩增,Ⅳ组又分为Ⅳa和Ⅳb组。同组陆地棉、拟南芥的CNGC基因显示出相似的保守基序和基因结构,尤其是同源性越近,相似度越高。GhCNGC基因的表达谱以组织特异性模式表达,多数基因在根、叶中的表达量较高。研究结果使人们增加了对陆地棉和其他植物中CNGC基因家族的了解。
关键词: CNGC 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 陆地棉 染色体定位 差异表达


陆地棉种质资源抗旱性状的关联分析
《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旱是导致全世界棉花严重减产、纤维品质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获得高产、优质、耐旱的棉花新品种一直是棉花的育种目标.本研究选取217份陆地棉栽培种组成的自然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全生育期处理组灌水量为对照组50%的干旱胁迫处理,并在处理后期对217份材料的株高、衣分、单铃重等18个性状进行2年2点的表型鉴定,干旱胁迫后,群体间响应差异明显,多个表型性状在对照和处理间表现显著差异.通过BLUP分析表型数据并计算各性状的抗旱系数;全基因组范围选取的214对多态性SSR分子标记扫描群体,共检测到393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多样性系数平均值为0.402,范围为0.072~0.631,PIC值平均为0.329,范围为0.070~0.560;群体结构分析表明,该群体可分为2个亚群.用上述SSR标记分别对1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关联分析,共关联到76个极显著位点(P<0.01),表型变异解释率为2.930%~7.218%,其中共有14个标记位点能同时被2种或以上性状检测到.研究结果可为后期棉花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及抗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依据.


石河子引种文冠果不同株系抗寒性的鉴定及分析
《西部林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前期筛选出的6个文冠果株系一年生枝条为研究材料,通过观测人工低温胁迫下的电导率、半致死温度(LT50)、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蛋白含量(TP)、脯氨酸含量(PRO)、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规律(POD),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抗寒性强的文冠果株系。结果表明:6个文冠果株系半致死温度为-2.64~-13.27℃,其中‘株系2’的半致死温度最高为-2.64℃,‘BD特异’半致死温度最低为-13.27℃。低温胁迫下文冠果株系枝条内的丙二醛含量均随着温度的下降逐渐上升,在达到半致死温度之前,枝条内丙二醛的含量上升较缓慢;当低于半致死温度之后,枝条丙二醛的含量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大幅增加。‘BD特异’各温度下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文冠果6个株系相对隶属函数值的大小顺序为:‘BD特异’‘株系2’‘G 27’‘建2’‘G 13’‘BD 12’。结合半致死温度及各项生理指标分析结果和形态学指标适应性评价,筛选出‘BD特异’这个株系在物候期、形态学指标、抗寒性各个方面均表现很好。研究结果为综合评价其是否适应在石河子地区进一步进行种植和深入利用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