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牛妊娠相关糖蛋白16(bPAG16)基因密码子优化及表达
《福建农业学报 》 2021 CSCD
摘要:【目的】对bPAG16基因进行优化和合成,构建proEM-bPAG16重组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染至HEK293细胞中,获得bPAG16重组蛋白,为家畜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生物学技术对bPAG16基因密码子进行优化和人工合成,经T4 DNA连接酶将bPAG16基因插入到proEM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proEM-bPAG16,将其转染至HEK293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重组蛋白经Ni-IDA亲和柱纯化后,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效果。【结果】优化后的bPAG16基因密码子适用指数(CAI)由原来的0.77提高到0.96,GC含量由48%提高到58%。重组载体proEM-bPAG16双酶切后分别获得1 179 bp和4 369 bp的2条片段,与预期值一致;重组质粒测序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优化后基因完全一致,氨基酸未发生突变;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获得重组蛋白bPAG16(rbPAG16)相对分子质量约48 kDa,经Ni-IDA亲和层析纯化后,其纯度达到90%以上。【结论】通过密码子优化策略及重组蛋白技术高效表达了rbPAG16,为奶牛早孕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妊娠相关糖蛋白 密码子优化 重组蛋白 奶牛 早孕诊断


不同枝量对金红苹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探索金红苹果树的合理留枝量,以金红苹果为试材,通过4a的整形修剪,培养出3种枝量的自由纺锤形树体结构,分别为17,23和30分枝。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不同枝量金红苹果的树体结构特征、产量、品质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疏果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枝量条件下,多枝量树体的单果重比少枝量的提高11.6%,果实纵径显著提高5.7%,枝量增加有利于果实增大。相近枝量条件下,疏果后的果形指数显著提高3.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8.3%,疏果有利于改善果实外形和甜度。果实大小与分枝数、枝条粗度和枝条长度相关,而分枝数又与干高相关,分枝数、枝条粗度和枝条长度又与地径相关,干高和地径是形成理想分枝量和结果枝的树体基础。定植4a的自由纺锤形金红苹果,枝量增加有利于果实产量和单果重的提升。干高增加有利于枝量的增加,对于低干少枝量的树体,应先适当提干,再培养更多结果枝,并配合疏果,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苗期玉米间歇变量施药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苗期玉米连续式施药易造成农药浪费问题,研制了喷杆式喷雾机间歇施药控制系统。基于施药机整机及液压系统构成,搭建了以PLC控制器为核心的硬件控制系统,通过超声传感器实时检测目标苗株,建立了作物高度(即物距)与其受药时长、单位时间喷药量的关系模型。为稳定系统压力、降低管路扰动影响,开发了基于PID算法的压力闭环控制策略,通过MatLab仿真确定了控制参数Kp、Ki、Kd分别为0.01、50、0.05。台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变量施药控制精度相对误差在±5.57%以内,压力闭环控制精度相对误差在±4.71%以内,间歇变量施药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流量控制精度及压力稳定性,满足作业要求。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纳米抗体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分析
《生物技术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纳米抗体SH-Fc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情况,以期获得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从而进一步研究PEDV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相关生物学分析软件对目的蛋白进行理化性质,磷酸化位点及二、三级结构的分析。将p UC57-SH-Fc质粒与酵母表达载体p PIC9K双酶切,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 PIC9K-SH-Fc,经SalⅠ酶线性化后电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利用G418抗性筛选以及菌落PCR的方法鉴定阳性菌株,阳性菌株经过30℃、0.8%甲醇诱导72 h,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诱导表达后的上清液中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分泌表达载体p PIC9K-SH-Fc,成功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目的蛋白,表达产物分子量与理论值55.1k Da相符合。[结论]成功诱导SH-Fc蛋白的分泌表达,获得了分泌表达目的蛋白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为后续研究PEDV的防治提供参考和奠定基础。


马齿苋提取物对鲜切苹果褐变的影响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酶促褐变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及商业价值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探究马齿苋提取物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价值,以鲜切苹果为研究材料,采用质量分数0.05%马齿苋提取物溶液浸泡鲜切苹果5 min,在(4±1)℃存放8 d。以鲜切苹果的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力、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活力、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力、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dehyde, MDA)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分析马齿苋提取物对鲜切苹果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马齿苋提取物溶液处理能有效抑制鲜切苹果的褐变程度,在降低POD、PPO和PAL活力方面也有明显效果,能够在保证膜完整性的基础上减少细胞膜出现的损伤。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切苹果的褐变指数与CAT活力、抗坏血酸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MDA含量、PPO活力、POD活力、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马齿苋提取物溶液处理的鲜切苹果抗褐变效果较好,同时贮藏后鲜切苹果的抗氧化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关键词: 鲜切苹果 酶促褐变 马齿苋提取物 抗氧化 贮藏品质


土壤耕作部件减阻技术研究现状
《新疆农机化 》 2021
摘要:土壤耕作部件与土壤之间相互作用复杂,一直未形成理论上根本的突破,这使得耕作部件仍存在着耕作阻力大,土壤黏附严重,与土壤类型不匹配等问题。本文总结了土壤耕作力学和土壤之间力学建模方法的现状,归纳了仿生学在典型触土部件优化设计上的应用,分析了与农艺融合设计现状。针对当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需要,提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具体方向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