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荒漠绿洲交错带苹果园授粉技术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南疆荒漠绿洲交错带的特殊环境条件下,以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不同授粉方式、不同授粉时期试验,形成高效节本的辅助授粉技术。结果表明:同一授粉时间的不同授粉方式中坐果率排序依次为人工点粉>器械喷粉>液体授粉。同一授粉方式的不同授粉时间中坐果率排序依次为始花第3/4d>始花第3/5d>始花第4/5d>始花第3d>始花第4d>始花第5d。综合来看在始花第3/4d进行人工点粉坐果率最高,而始花第3d进行液体授粉能在提高坐果率的同时还比点粉和器械喷粉更省工省力,是一种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授粉技术。花前根外营养液喷施较对照可提高0.05的坐果率,配合辅助授粉效果更好。
关键词: 荒漠绿洲交错带 苹果 授粉方式 授粉时间 根外营养


不同保鲜处理对新疆吊干杏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21
摘要:为探究不同保鲜处理对吊干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筛选出吊干杏最佳安全保鲜方式,将新疆吊干杏置于(0±0.5℃)条件下贮藏,分别采用保鲜剂、保鲜纸及两者协同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延长,保鲜剂、保鲜纸及两者协同使用的保鲜效果整体优于CK组,且协同作用效果最佳,可以显著降低吊干杏果实腐烂率;较好地维持果实的硬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 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 TA)、维生素C(vitamin C, VC)含量减少;显著提高果实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抑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活性。因此,在低温条件下采用保鲜剂+保鲜纸协同处理保鲜效果最佳,能够维持吊干杏的品质并延长贮藏期。


立体仿形红枣修剪装置设计及仿真
《农机化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新疆矮化密植枣园人工修剪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高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立体仿形修剪装置,实现了枣树个体树形的立体分层仿圆柱形修剪.通过对修剪刀具锯切枣枝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刀盘切割枣枝过程的运动学模型与力学模型,得到结论为:圆锯片刀盘锯切枣枝时,不发生漏切的理论临界转速为1020r/min;当刀盘直径范围为100~400mm、修剪直径范围为5~17mm时,装置理论锯切功率P为56~1309W.基于多体动力学建立刀盘转速为2000r/min,修剪装置移动速度分别为0.4、0.7、1.0、1.3m/s的4种仿真模型,并进行运动分析.结果表明:当修剪装置移动速度为1.0m/s时,刀盘运动轮廓近似于圆,圆弧曲线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8,拟合度高;刀盘运动过程中,刀刃旋转1圈所需时间为0.03s,刀盘完成1次往复移动所需时间为1.4s,满足修剪装置仿圆柱形修剪要求.本研究为红枣修剪机整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5种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处理,包括:卧式棉秆春季常规还田(HT1)、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HT2)、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HT3)、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粉碎全量还田(HT4)、立式常规粉碎还田(HT5,CK),对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下棉花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HT1出苗率最低,与其他处理(HT2~5)差异显著,HT2~4出苗率与对照(HT5)基本持平。整个生育期各处理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差异较大,为143.90~6 594.24 kg·hm-2、0.6~2.1;株高在苗期和蕾期差异显著(2~6 cm);果枝台数和叶龄仅在蕾期差异显著。各处理除单铃重差异不大(4.87~5.59 g)外,单株铃数、收获株数均差异显著。不同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产量存在差异,其中HT1处理减产最大,为2 065.8 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HT2、HT3较对照增产261.90 kg·hm-2、316.65 kg·hm-2,HT4较对照减产265.95 kg·hm-2。HT1~4的绒长、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成熟度指数和纺织均匀度指数大于对照0.58~1.05 mm,2.27~5.46 CN·tex-1,1.6%~2.5%,0.26%~0.46%,0.01~0.02,21~232;短纤维指数小于对照0.9%~1.33%;马克隆值有增有减。HT1、HT4处理降低了棉花效益,分别亏损了15 583.5元·hm-2、3 153.75元·hm-2,HT2、HT3增加了棉花效益,分别盈利了1 334.25元·hm-2、1 684.88元·hm-2。不同机械化还田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综合考虑推荐棉花整秆起拔不还田、卧式常规粉碎还田后起拔棉根不还田在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机械化秸秆还田方式 棉花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效益


QuEChERS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
《新疆农垦科技 》 2021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试样经过乙腈萃取、QuEChERS净化、BEH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4种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2~5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采用该方法4种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μg/kg和2μg/kg,平均回收率为78.2%~106.3%,RSD为1.2%~5.8%.本方法操作简单,响应灵敏度高,针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农药残留测定有很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动物源性 氟虫腈及其代谢物 测定


新疆春大豆膜下滴灌超高产栽培模式创建
《大豆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16和2017年开展膜下滴灌超高产创建研究工作,创建大豆吉育86超高产田,连续两年获得6 200 kg·hm-2以上的超高产量,为进一步推广此项高产模式,本研究以其为参考,从超高产的产量结构、群体特征、生理特性等进行解析,介绍超高产技术的具体流程与措施。结果表明:产量结构方面,收获25.24万株·hm-2,平均单株31.8个荚、92.54粒,每荚平均2.91粒,单株粒重26.33 g,百粒重28.46 g。群体特征方面,生物产量积累在出苗后的68~127 d,即R4~R6时期,叶面积指数在结荚鼓粒期达到最大值7.2,且始粒期(R5)至始熟期(R7)叶面积指数≥3可维持42 d。生理特征表现为叶绿素含量在鼓粒期最高达到52以上。器官平衡特征是,叶片、叶柄、茎秆、荚皮和籽粒在生物产量中分别占16.3%、13.7%、18.2%、14.8%和37.0%。根据超高产大豆相关特征指标,结合当年栽培措施,从施肥技术、灌水措施、化学调控、叶面施肥等方面,总结了新疆大豆超高产的栽培模式,该模式区对提高新疆乃至我国的大豆单产和增加总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UPLC-MS/MS法测定葡萄干中6种人工合成甜味剂
《食品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该试验旨在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葡萄干中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阿力甜和纽甜6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测定方法。样品经0.1%甲酸水提取,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以0.05%甲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负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 6种甜味剂在1~2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种甜味剂的方法检出限为1~2μg/kg,方法定量限为2.5~5μg/kg;在10, 20和100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在81.5%~1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7%~6.9%(n=6)。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适用于葡萄干中6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测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葡萄干 人工合成甜味剂 测定


铧式犁犁体曲面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犁耕作业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耕地方式,良好的犁体曲面不仅能使土壤达到理想的农艺作业要求,而且可以降低犁耕作业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通过对犁体曲面的几何特征、性能参数、耕作过程和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总结基于犁耕作业过程中的土垡运动及受力的各类研究方法,分别从经验设计、几何形成线法、土迹线模拟法、基于犁耕工艺过程的犁体曲面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高速犁体曲面设计等方面总结犁体曲面设计的方法及研究现状,总结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并结合先进合理的犁耕作业模型来设计犁体曲面的方法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水驱自清洗网式过滤器在滴灌作业中的应用
《新疆农机化 》 2021
摘要:节水滴灌技术在新疆兵团农业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在滴灌作业中,过滤器的作用至关重要,水驱动自清洗式过滤器有着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详细阐述了水驱动自清洗过滤器的结构原理、排污方式、性能指标及工作特点,为滴灌作业的正常进行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滴灌作业 水驱动自清洗式过滤器 冲洗排污 精确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