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梅山猪胚胎附植期EphB2的组织表达及RNA-seq分析

遗传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产仔数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和繁殖性状,而胚胎附植是影响猪产仔数的重要因素。为了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B2(Eph B2)对猪胚胎附植过程中子宫内膜迁移和粘附活动的影响,文章以太湖流域梅山猪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ph B2基因在梅山猪胚胎附植前、中、后期子宫内膜附植点/非附植点和卵巢组织的m RNA和蛋白表达谱,并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方法分析了不同附植时期子宫内膜附植点和卵巢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q 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Eph B2在胚胎附植前、中、后期子宫内膜附植点和非附植点的m RNA和蛋白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且附植中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前期和后期(P<0.01);Eph B2在附植前、中、后期卵巢中的m RNA和蛋白表达趋势则相反,为先降低后升高,且不同时期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RNA-seq结果表明,Eph B2在子宫内膜附植点的m RNA表达,附植中期极显著高于附植前期(P<0.01);Eph B2在卵巢的m RNA表达,附植中期显著高于附植后期(P<0.05)。综上所述,Eph B2很可能在猪胚胎附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潜在的猪产仔数性状候选基因。

关键词: Eph B2 胚胎附植 表达 转录组测序 梅山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快速评价方法,将催芽2d的小麦种子置于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在每个种子根中部接一个直径3mm的禾顶囊壳小麦变种的菌碟,25℃下室内培养5d,量取根上病斑的长度,利用病斑的平均长度确定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以及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用已知抗性的品种和已知致病力的菌株对该方法进行检验,得到了相符合的结果;用该方法对多个菌株的致病力进行测定,所得结果与盆栽法测定的结果有较高的相关性。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小麦对全蚀病抗性的评价,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用该方法对58株全蚀病菌的致病力和53个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菌株间致病力有明显差异;小麦品种抗性水平普遍较低,中抗品种仅占13.2%,其余均为感病品种。

关键词: 禾顶囊壳小麦变种 小麦全蚀病 致病力 抗病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Dof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并解析玉米Dof(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基因家族。【方法】基于玉米V3基因组数据鉴定玉米Dof基因家族,并从基因的结构、系统发育关系、染色体的位置分布、玉米不同组织和不同生理发育阶段基因的表达谱以及在充足氮(sufficient nitrogen,SN)和低氮(limiting nitrogen,LN)条件下V3期叶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5个方面分析玉米Dof基因家族。【结果】玉米参考基因组中存在46个Dof结构域基因,命名为Zm V3Dof1—Zm V3Dof46。通过系统发育关系和序列相似性将该基因家族分为8个亚类(Subgroup)S1—S8,每个亚类有3—8个Dof基因。通过分析该家族染色体分布,发现玉米10条染色体,除Chr.9外,均有Dof基因的分布,其中,在Chr.1上分布最为密集,有12个Zm V3Dofs;在Chr.5和Chr.3上分布次之,分别为8和7个Zm V3Dofs;在其他染色体上则分布较少,此外,Dofs在Chr.1的底部、Chr.5的顶部和底部分布密度相对较高。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Dof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均有差异表达,预示不同Dof基因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植物发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且同一亚类Dof基因表达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此外,玉米Dof基因家族对氮响应较为敏感,充足氮(SN)和低氮(LN)条件下,V3期叶组织基因的RNAseq表达结果显示35个Dof基因在2种氮处理下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13个基因表达量差异较大。值得注意的是21个Dof基因在低氮处理下表达量上调,其中8个基因只在低氮条件下表达。【结论】基于最新版基因组数据鉴定玉米在自交系B73基因组中存在46个Dof基因,Dof基因家族成员参与玉米不同生理发育过程中,部分基因可能在氮代谢调控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玉米 Dof 转录因子 基因家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棉花Gbve1基因拟南芥抗黄萎菌的细胞学机制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Gbve1是海岛棉中的1个抗棉花黄萎菌基因,前期研究表明它能介导棉花与拟南芥对落叶型与非落叶型黄萎菌的抗性。为了揭示该基因的作用机制,对其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定位在植物细胞膜上;并检测了胼胝质沉积和活性氧积累情况,发现转基因拟南芥在黄萎菌侵染后胼胝质沉积,过氧化氢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植株。推测:Gbve1是1个膜定位蛋白基因,它能响应黄萎菌的侵染,诱导拟南芥产生抗病性。

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Gbve1基因 拟南芥 亚细胞定位 抗病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飞虱从离体病叶快速获得水稻条纹病毒的方法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引起的条纹叶枯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已广泛分布于中国17个省(市),给水稻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2]。RSV隶属纤细病毒属(Tenuivirus),在田间存在着广泛的寄主,不仅能侵染水稻,还能侵染大麦、小麦、看麦娘等80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3]。大多数植物病毒依靠昆虫作为介体进行传播,进而造成某种病害的大面积流行,所以要控制植物病毒病,必须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灰飞虱 离体病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科技镇长团职能定位的个案分析——来自姜堰的经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科技镇长团"使科技、人才工作机构设到了乡镇,充实了县、乡科技人才工作队伍,提升了工作层次和水平,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科技人才工作的得力参谋和助手。科技镇长团到来后,还持续优化了市、镇2级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结构,并提升了队伍的知识层次,促进了科技管理服务水平提高。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经验为例,分析了姜堰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的良好基础,指出了推进农业改革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当地科技镇长团在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科技镇长团 现代农业 改革与建设 职能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泰兴香荷芋生育·产量·效益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中等肥力状况的高沙土地区不同种植密度对泰兴香荷芋生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方法]在统一垅宽100 cm、垅高20 cm、垅面宽60~65 cm的基础上,试验设6个种植密度处理:种植密度42 000株/hm2,株距47.62 cm;种植密度47 250株/hm2,株距42.33 cm;种植密度52 500株/hm2,株距38.10 cm(CK);种植密度57 750株/hm2,株距34.63 cm;种植密度63 000株/hm2,株距31.75cm;种植密度68 250株/hm2,株距29.30 cm。考查不同生育期的苗情与长势、子孙芋产量、商品芋效益。[结果]63 000株/hm2种植密度处理子孙芋产量最高,达25 103.70 kg/hm2,商品芋效益为97 738.2元/hm2。[结论]中等肥力状况下的高沙土地区泰兴香荷芋大面积种植密度以63 000株/hm2为宜。

关键词: 泰兴香荷芋 种植密度 生育表现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煅烧稀土矿渣对水体中磷的吸附过程与机理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稀土矿渣废弃物煅烧制备成具有优良吸附脱磷性能的低成本吸附剂(CRES)。通过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荧光光谱(XRF)、比表面与孔分析(BET-BJH)、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制备的CRES进行系统表征。研究了CRES对磷吸附–解吸附过程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并考察了溶液pH值对磷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CRES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表面含有Ba、V、Si、Y、Ca、Fe、Yb等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化合物,溶液pH值(2.2~10.0)对磷吸附无明显影响。Langmuir模型能较好拟合等温吸附数据(R2=0.932 5,n=5),CRES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能力达152 mg·g-1,高于普遍报道的除磷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吸附动力学试验表明,吸附过程在4~6 min就达到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吸附过程,表明化学吸附起到主导作用;物理吸附过程主要存在于吸附的初始阶段,这与CRES表面含有多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以及良好的孔隙系统有关。

关键词: 稀土矿渣 吸附 资源化 低成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产地红阳和徐香猕猴桃种子发芽试验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不同产地红阳和徐香猕猴桃种子为试材,对种子百粒质量、萌芽率和发芽势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猕猴桃品种种子百粒质量、萌芽率和发芽势有明显差异,河南西峡的徐香猕猴桃种子百粒质量最大,为0.168 8 g,江苏扬州的红阳猕猴桃种子萌芽率和成苗率均最高,分别为90.33%和84.67%,发芽势也最强;不同产地猕猴桃种子重量与萌芽率和发芽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徐香 红阳 种子 猕猴桃 发芽 百粒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大豆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GmRDR6a和GmRDR6b的克隆与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大豆品种‘科丰一号’中分离出2个RDR6基因,分别将其命名为GmRDR6a和GmRDR6b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植物组织表达以及抗逆境胁迫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mRDR6a基因位于大豆基因组的6号染色体上,基因全长为4 389 bp,包含一个长度为744 bp的内含子,其ORF长度为3 615 bp,编码1 20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97.5×103和4.86;GmRDR6b基因位于大豆基因组的4号染色体上,基因全长为4 002 bp,包含一个长度为387 bp的内含子,其ORF长度为3 615 bp,编码1 204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96.89×103和4.86;GmRDR6a和GmRDR6b都含有RDRs家族的保守序列DLDGD;2个基因在所有被检测组织中均表达,并且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荧光定量结果表明:在大豆花叶病毒(SMV)处理下,2个基因在抗病材料‘科丰一号’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感病材料‘南农1138-2’,在非生物胁迫下,GmRDR6a基因在盐和干旱处理下根、茎、叶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提高,其中盐处理下根中的表达量最高,ABA诱导条件下出现早期响应,但是在冷害处理下该基因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变化;GmRDR6b基因在盐、ABA处理下,表达量很高,冷害处理下出现早期响应,但是在干旱条件下,该基因表达趋势不明显。

关键词: 大豆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荧光定量PCR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