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辛料提取物对常见食源致病菌的抗菌活性
《江苏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居民日常饮食中9种常用香辛料(八角、花椒、桂皮、香叶、茴香、草果、高良姜、干姜、陈皮)为对象,研究其提取物对食源致病菌的抗菌活性。香辛料采用水提和醇提,琼脂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测定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香辛料醇提取物对食源致病菌的抑菌圈远大于水提取物,香辛料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抑制没有明显差别,其中草果醇提取物抗菌效果最好,对上述4种食源致病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0 mg/ml、5 mg/ml、5 mg/ml、5 mg/ml,其次为桂皮、八角醇提取物。茴香、香叶、陈皮醇提取物对4种食源致病菌的抗菌效果较差。


不同性别类型杨梅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测及生活力测定
《中国南方果树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用10对多态的SSR引物对慈溪杨梅雄株、雌株突变雄枝、雌雄同株等3种性别类型杨梅植株构建指纹图谱,结果发现雌株突变雄枝类型植株为荸荠种。3种性别类型杨梅花粉经扫描电镜观测结果表明,花粉大小为(22.90~23.63)μm×(20.27~22.10)μm,具有直径2.90~3.03μm的萌发孔3个,且无显著性差异;花粉外壁呈颗粒状且分布均匀。经过花粉发芽法与碘-碘化钾染色法生活力测定发现,雌雄同株类型花粉生活力最高,最适宜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为5%蔗糖+0.01%硼酸+1%琼脂。


乳酸乳球菌肽聚糖锚钩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乳酸乳球菌肽聚糖锚钩蛋白(Protein anchor,PA)为研究对象,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以期获得PA融合蛋白。首先应用PCR技术扩增得到乳酸乳球菌PA基因片段;然后应用pET-32a(+)质粒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最后进行融合蛋白的纯化及锚定活性鉴定。结果显示:PA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经纯化复性后的PA蛋白可与肽聚糖结合。说明乳酸乳球菌PA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高效表达并具有锚定活性,为今后该蛋白多克隆抗体制备及与目的抗原的融合表达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猪输血传播病毒2型ORF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条件优化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克隆猪输血传播病毒2型(TTV2)ORF1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猪TTV2 ORF1蛋白,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利用普通PCR从猪TTV2阳性样本中扩增出TTV2 ORF1基因,利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将猪TTV2 ORF1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coldI上,构建表达载体pcold-ORF1,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ORF1融合蛋白。并对影响重组蛋白表达的3个因素,即诱导时间、诱导温度和IPTG浓度进行优化,确定了pcold-ORF1重组蛋白表达的最佳表达条件。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在BL21中高效表达,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为主,分子质量约为39 kDa。蛋白表达量随诱导时间增加而有所增加,在15℃时表达量最高,而IPTG浓度对蛋白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重组蛋白与猪TTV2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成功获得TTV2-ORF1基因,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高效表达,为TTV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抗原。且重组蛋白在15℃条件下,加入0.2 mmol/L浓度的IPTG,诱导24 h,表达条件最佳。


草木灰育苗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调控效应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分级淋洗过滤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方法,可高效快速地将草木灰中可溶盐洗滤出来,对草木灰基质酸碱度进行调节。在草木灰基质配方中,将多效唑与保持剂结合使用,可大幅提高控制效应和时效,秧苗株高显著降低,叶龄增大,株型紧凑、茎杆粗壮、秧苗素质增强。草木灰水稻育苗基质原料来源丰富,有孔隙度大、持水性好、营养元素丰富、无菌无毒等优良的特性。试验结果:采用草木灰基质进行水稻机插秧育苗,虽然秧苗偏高且偏弱,但仍符合水稻机插秧的要求,出苗数、成苗率、产量没有受到影响,但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生产成本。


饲喂CYP6CM1和Coe1 RNAi双价转基因烟草对Q型烟粉虱抗药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羧酸酯酶在昆虫代谢抗药性中起重要作用,通过RNAi沉默昆虫这两种酶的基因,研究其对Q型烟粉虱抗药性的影响。根据Q型烟粉虱的一个P450基因(CYP6CM1)和一个羧酸酯酶基因(Coe1)的特异区域构建双价RNAi载体,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PCR检测获得5个单独的T0代转基因株系。饲喂烟粉虱T1代转基因烟草,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取食转基因烟草的烟粉虱体内CYP6CM1基因和Coe1基因表达量仅为取食非转基因烟草烟粉虱的18%~24%和17%~33%;通过琼脂保湿浸叶法和单株活体法研究取食T1代转基因烟草的烟粉虱对杀虫剂的效应,结果发现在接触1 g/L阿维·吡虫啉72 h后,2种方法中取食转基因烟草的烟粉虱死亡率分别比取食非转基因烟草的烟粉虱死亡率升高14.77%~16.46%和16.01%~18.51%;同样,接触稀释1 000倍的40%辛硫磷(体积比)72 h后,2种方法中烟粉虱死亡率升高22.94%~23.58%和17.4%~18.76%。以上结果表明,转CYP6CM1-Coe1 RNAi基因烟草可以显著降低烟粉虱CYP6CM1基因和Coe1基因的表达,降低烟粉虱对烟碱类杀虫剂阿维·吡虫啉和有机磷类杀虫剂辛硫磷的抗药性,显著提高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烟粉虱 烟草 CYP6CM1 Coe1 RNAi 抗药性


鼠曲草总黄酮改善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功能
《食品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鼠曲草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法构建小鼠糖尿病模型,观察连续3周灌胃不同剂量鼠曲草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脂肪酸过氧化物的降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组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鼠曲草总黄酮可有效增强糖尿病小鼠抗氧化酶的活力,同时降低MDA的含量。结论:鼠曲草总黄酮具有提高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