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适用于半干旱条件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的研制及评价 Ⅰ.性能测试与氮素溶出规律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性能测试、砂柱淋洗、模拟降雨及不同田间持水量下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适用于半干旱条件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料的材料性质及氮素溶出规律.结果表明,微水溶性包膜材料致密,透水率为27.52g/(m2.h),且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与普通尿素相比,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料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8.5%田间持水量为氮素溶出下限,随降雨或灌水可缓慢释放出一定的氮素,微水溶性效果已初步体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荷根内生及根际细菌多样性探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和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非培养方法对我国常用中药之一的薄荷植物的根内生及根际细菌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其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对分离得到的细菌菌株进行16S rDNA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培养方法与非培养方法分离得到薄荷根内生细菌及根际细菌一些共有的细菌种类,但前者优势种群为g-变形杆菌,后者优势种群为芽孢杆菌,说明土壤细菌,特别是根际细菌是植物内生细菌的重要来源,但植物对其内生细菌具有选择压。首次报道了薄荷根内和根际具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为进一步探索植物根系微生态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形成和生态功能提供了基础信息。在今后探讨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时,有必要考虑土壤环境,特别是根际对其的影响的同时,更加重视植物与其相关联的细菌种类的选择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裂球夏秋甘蓝新品种秋甘4号
《中国蔬菜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秋甘4号是以CMS95100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自交系98017-3-5-6-5-2-2为父本配制的甘蓝一代杂种。2005年配制组合,2006~2007年在北京海淀、延庆等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多点试验,2008~2009年参加全国第6轮秋甘蓝区域试验和生产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甘蓝新品种紫甘2号
《中国蔬菜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紫甘2号是以胞质雄性不育系CMSSD13为母本,以自交系ZGX0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紫甘蓝一代杂种。母本CMSSD13是利用从德国引进的紫甘蓝胞质雄性不育材料CMC41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紫甘蓝自交系SD13经过6代回交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名录
《中国食用菌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北京市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在保护区内共采集标本212号,鉴定出47种,隶属于2个门、7个目、20个科、47个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培育鲟鱼苗种不同投喂方法的比较
《中国水产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96年开始和德国FISKO公司合作开展鲟鱼的工厂化养殖,从德国引进一套集电子、生物、机械为一体的工厂化苗种培育设备。经过几年的试验,掌握了鲟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为京郊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障流通环节质量的有力武器——水产品流通环节质量可追溯系统
《中国水产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水产品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中间环节,比较重要的有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从生产环节来讲,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和分散经营的实际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阻抗技术及其在肉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传感器与微系统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生物阻抗分析方法和生物阻抗频谱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综述了现阶段生物阻抗技术在肉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检测肉品组织阻抗谱可以分析肉品中脂肪、水分、嫩度等品质因素,还可以辨别PSE肉。研究发现,阻抗技术应用于品质检测时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畜体屠宰后的测量时间、不同的组织和同一组织的不同测量部位与驱动电流流过组织的方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这项检测技术的标准化,以减少这些因素对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地区宝石鲈水泥池养殖技术
《中国水产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宝石鲈(Scortum barcoo)又称宝石斑鱼,属鲈形目,鯻科,革鯻属,学名高体革鯻,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淡水鱼养殖品种。该鱼属暖水性鱼类,对温度要求较高,在北方地区通常采用工厂化水泥池进行养殖。本项目组于2007年成功进行了宝石鲈的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