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38条记录
基因工程菌去除镉离子的数学模型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米-门方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基因工程菌去除镉离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用lgnCF(CF.Colony-Forming活菌计数)表示菌浓度,能直接从重金属离子浓度得出它和基因工程菌pGEX-ZjMT-B[1]生长率的定量关系。通过实验数据对拟合的方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米-门方程可以直接反应镉离子浓度和基因工程菌pGEX-ZjMT-B生长率的定量关系,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提高了效率。

关键词: 基因工程菌 数学模型 重金属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衣剂配方筛选及包膜后田间效果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小麦生产中的病虫害问题,从可用于小麦种子处理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和杀菌剂中筛选出吡虫啉和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作为有效组成成分,进行吡.农抗悬浮种衣剂的研制,并进行田间应用效果研究。筛选出对小麦苗期安全影响最小的种衣剂配方,并确定其最佳配比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7.5 g∶4 m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包衣处理种子显著增加了小麦的分蘖数、次生根数和茎长,对小麦白粉病和蚜虫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A处理后比对照增产19.3%~30.9%。

关键词: 小麦 种衣剂 田间防效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大白菜新品种‘晋春2号’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春 2 号’为早中熟春大白菜一代杂交种。生育期 70~75 d,叶球合抱,中桩,炮弹形,商品性好,品质佳,单株质量 2.0~2.5 kg,净菜产量 72000~78000 kg · hm-2,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在山西省中南部及全国同生态类型地区均可种植。

关键词: 大白菜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红宝葡萄植物学特征的杂种优势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2013

摘要:对秋红宝葡萄及其双亲的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作为杂种后代在遗传性上的表现,通过其表现分析下代可能的遗传性状,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葡萄 植物学性状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苹果树山楂叶螨和金纹细蛾的药剂防治试验

中国植保导刊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山楂叶螨和金纹细蛾是为害苹果树叶片的主要害虫,多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在山西太谷苹果园进行了防治上述两种害虫的田间施药试验。结果表明,110 g/L乙螨唑SC、240 g/L螺螨酯SC和5%唑螨酯SC对山楂叶螨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是防治山楂叶螨的理想药剂。推荐有效使用剂量分别为18.3、22.0 mg/L,20.0、25.0 mg/L,40.0、48.0 mg/L。害螨为害初期施用乙螨唑、螺螨酯,害螨发生初盛期施用唑螨酯。同时,35%氯虫苯甲酰胺WG和30%阿维·灭幼脲SC对金纹细蛾的防治效果良好,用药后5d的防效达85%以上,用药后20 d的防效仍维持在83%以上。推荐有效使用剂量分别为17.5、20.0 mg/L,100.0、150.0 mg/L。在成虫羽化盛期施药。

关键词: 山楂叶螨 金纹细蛾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稀土LaCl_3对大豆叶绿素含量及a/b值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4个不同浓度稀土LaCl3对叶绿体进行处理,研究稀土元素对大豆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及a/b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LaCl3明显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a/b值随光照时间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 LaCl3 叶绿体 叶绿素 a/b值 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离子束诱变创制冬小麦新种质研究初报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旱地小麦育种课题组从2008年开始,分别针对当前小麦生产中推广的长6878、晋麦68号、吕旱1608共3个品种,采用不同剂量低能氮离子束辐射其干种子,经过3~4代连续选择,使明显的突变性状基本保持,获得矮秆与各种突变类型。试验重点研究长6878诱变处理后的变异情况,并确定了利用氮离子处理冬小麦的最适注入剂量为6×1016N+/cm2,最适注入速率为10 mA×28 kV。

关键词: 氮离子束 诱变 冬小麦 新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不同地区玉米大斑病之间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为了明确山西省不同地区玉米大斑病之间存在的差异,分别从侯马、阳曲、静乐、屯留岭上4个地区采集到病叶标样,经单孢分离得到大斑病病菌,通过不同温度、光照及培养基,对这4个地区的大斑病菌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侯马地区分离的菌种菌丝适应温度范围最广,为10~35℃,其他菌株为15~30℃;在光照测试中,侯马地区在光照12 h黑暗12 h条件下培养,菌落有明显的同心等距离环纹,其他地区的菌种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从不同培养基测试中可以看出,侯马地区的菌种在不同培养基上都能快速生长,阳曲、静乐地区生长次之,屯留岭上地区的菌种生长最慢。

关键词: 山西省 不同地区 玉米大斑病 温度 光照 培养基 比较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豆蔻精油对番茄采后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保鲜与加工 2013

摘要:研究了熏蒸处理和培养基直接接触条件下肉豆蔻精油对番茄采后4种病原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肉豆蔻精油对番茄采后4种病原真菌菌丝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和粉红单端孢霉(Trichothecium roseum)的抑制作用较强,在熏蒸条件下的EC50分别为37.79μL.L-1和32.95μL.L-1,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抑制作用相对较弱,熏蒸条件下的EC50分别为43.57μL.L-1和54.47μL.L-1。培养基接触条件下的EC50值大大高于精油熏蒸处理,对灰葡萄孢霉和粉红单端孢霉的EC50分别为315.12μL.L-1和299.56μL.L-1,约为熏蒸条件下的10倍。

关键词: 番茄 肉豆蔻精油 病原菌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甜糯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山西农业科学 2013

摘要:简要阐述了山西省甜糯玉米产业的种植、加工分布情况及效益,分析了目前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产业发展具备的优势,并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甜糯玉米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