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氯酸钾对重回缩修剪龙眼的催花效应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重回缩后龙眼成花难的问题,展开氯酸钾促进龙眼成花效果研究。通过土施及叶面喷施两种方式,对重回缩修剪后徒长的石硖、储良进行催花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土施还是叶面喷施,石硖龙眼其枝条成花率与对照相比明显提高,储良龙眼成花率提高不明显;不同梢期石硖龙眼叶面喷施氯酸钾后的枝条成花率变化不明显;使用乙烯利控冲梢降低了叶面喷施氯酸钾的促花效果。石硖龙眼重回缩后使用氯酸钾处理较易成花,其中叶面喷施效果明显,处理最佳时间为龙眼叶片转绿时,使用氯酸钾处理后春季不必再用乙烯利控冲梢,既可节省生产成本,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氯酸钾 重回缩 催花 龙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与菠萝茎叶资源肥料化利用模式及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摘要:通过对香蕉与菠萝茎叶肥料化利用模式和技术的研究,采用微生物技术,以香蕉与菠萝废弃茎叶为原料、鸡粪为辅料,添加复合发酵菌剂,进行生物处理,生产出无害化、高活性的生物有机肥。采用连续发酵技术,优化工艺设计,可实现工厂化规模生产。通过示范应用,生物有机肥对改良土壤性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调节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效果。介绍了香蕉与菠萝茎叶资源肥料化利用特征和模式,总结了香蕉与菠萝茎叶资源肥料化利用技术及其特点,并对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香蕉与菠萝茎叶肥料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蕉 菠萝 茎叶 肥料化 模式 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水百合和东方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研究

中国热带农业 2013

摘要:为了建立稳定的百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以香水百合和东方百合的鳞片为外植体,对不同激素和浓度诱导鳞片的愈伤组织、出芽及生根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愈伤分化过程中香水百合最佳的激素组合为0.5mg/L 6-BA+0.5mg/L NAA,东方百合最佳激素组合为1.0mg/L 6-BA+0.5mg/L NAA。在继代增殖培养中,两种百合在激素组合为1.0mg/L 6-BA+0.5mg/L NAA中均达到较好的增殖效果。在诱导生根过程中,两种百合的不定芽在0.2mg/L 6-BA+0.2mg/L 2,4-D+(0.1~0.5)mg/L NAA组合中都能很好生根。

关键词: 香水百合 东方百合 组织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多酚与维生素C/E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为了解茶多酚与其他抗氧化剂之间的协同抗氧化作用,通过体外清除自由基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研究茶多酚与维生素C/E复合物对各种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表明,在茶多酚较低浓度(50、100 mg/L)时,维生素C/E没有显著增强茶多酚清除各种自由基的能力,而在茶多酚较高浓度(200~400 mg/L)时,维生素C/E增强了茶多酚对各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同时,维生素C/E显著提高了高浓度茶多酚的FRAP值,这也说明高浓度茶多酚与维生素C/E在总抗氧化方面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茶多酚 维生素 抗氧化 自由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英德红条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英德红茶传统加工工艺设计研制出英德条形红茶连续化加工机械,并通过多次试产结合茶产品感官审评开展了英德红条茶连续化机械加工工艺研究,获得了英德红条茶连续化加工的基本工艺技术指标。

关键词: 红条茶 连续化 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糯玉米新品种‘粤白糯5号’

园艺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白糯5号’是用高产单交种‘粤白糯3号’为母本,优质抗病自交系‘N81-199’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抗逆糯玉米三交种。平均株高213.5 cm,穗位高79.5 cm,穗长20.1 cm,穗粗4.6 cm,秃顶短,穗行数14行,单苞鲜质量311 g,籽粒白色,直链淀粉含量0.38%~1.56%,糯性强,口感软滑,皮较薄,品质优。高抗茎腐病,抗纹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抗倒伏,适应性强。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黄龙病病原培养及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由韧皮部杆菌属细菌(Candidatus Liberobacter sp.)侵染引起,是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当前正在世界柑橘产区迅速蔓延,已成为制约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介绍了柑橘黄龙病的症状以及病原的分离培养研究进展,阐述了病原的分子检测技术,包括PCR、双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和LAMP快速检测技术,并对病害的防控进行展望。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韧皮部杆菌属细菌 病原培养 检测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不同产地高良姜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3 CSCD

摘要:为了分析比较海南产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和广东徐闻产高良姜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高良姜挥发油,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从2个不同产地高良姜挥发油样品中共鉴定出77种化合物,主要为萜类成分,其中样品间共有化合物34种。结果表明:海南产高良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和徐闻产高良姜差异很大。

关键词: 高良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肥两用生物有机肥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及其机理初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2种生防菌(木霉菌和枯草芽胞杆菌)与腐熟的生物有机肥混合,制成药肥两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混合木霉菌剂、生物有机肥+单株木霉菌剂、生物有机肥+枯草芽胞杆菌剂),应用到接种香蕉枯萎病菌的土壤中,研究其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香蕉根尖β-1,3-葡聚糖酶活性、根际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处理与对照处理相比较,病情指数降低了31.8%~50.0%,防病效果为31.8%~49.6%;香蕉植株根尖β-1,3-葡聚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18.95%~37.13%。同时也影响根际土壤中枯萎病菌和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引起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根际的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75~4.30倍和2.14~2.33倍,而根际真菌数量却减少了19.07%~23.26%,根际尖孢镰刀菌的数量减少了2.18%~80.27%;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分别增加了760~780 mg.kg 1和13.2~15.8 mg.kg 1。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香蕉枯萎病 防治效果 作用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丽杀手(下)

园林 2013

摘要:随着家庭园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植物品种被陆续引入我国。由于早年对外来植物的入侵性了解甚少,致使其中的少数种类未得到正确的防控,逸为野生植物,并开始大量泛滥,直接对我国部分本土植物的生存形成了严重威胁,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被列入我国入侵植物的名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