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豆种子和荚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抗炎活性
《林业科学 》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木豆种子和荚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研究这些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抗炎活性,以期为发现新的天然抗氧化、抗炎活性成分以及木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95%乙醇回流提取木豆种子和荚,提取液过滤后减压浓缩得到木豆种子和荚的浸膏.浸膏分别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对乙酸乙酯萃取部继续采用硅胶、凝胶等柱层析色谱分离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利用MS、NMR等技术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测定化合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NO的抑制能力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从木豆种子乙酸乙酯萃取部中分离出4个化合物,通过ESI-MS、NMR等技术鉴定为对苯二酚(S1)、1–亚油酰–3–棕榈酰甘油(S2)、胡萝卜苷亚油酸酯(S3)、豆甾烷–3β,6α–二醇(S4).从木豆荚乙酸乙酯萃取部中分离出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初步鉴定为黄酮类化合物,通过ESI-MS、NMR等技术鉴定为2',5,7–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P1)、毛蕊异黄酮(P2)、大豆苷元(P3)、2'-羟基染料木素(P4)、染料木素(P5).化合物S1~S4、P1~P2为首次从木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S2为新化合物.抗氧化和抗炎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S1、P1、P2、P4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EC50值分别达到(63.10±0.15)、(64.97±0.67)、(79.63±1.14)和(79.43±1.29)μmol·L?1,化合物S1~S2、P1~P5具有较强的NO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31.36±0.44)、(52.08±1.11)、(30.66±0.83)、(46.30±0.90)、(55.18±2.07)、(44.11±0.79)和(44.92±2.24)μmol·L?1.化合物P1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以及化合物P4的抗炎活性为首次报道.[结论]木豆种子中主要含脂肪酸及甾醇衍生物,抗氧化和抗炎活性较弱,木豆荚中含有的多种异黄酮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因此,木豆荚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及抗炎成分的提取原料来源.
关键词: 木豆种子 荚 化学成分 异黄酮 抗氧化活性 抗炎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微生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土壤微生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长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为探讨不同连作年限对辣椒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PICRUSt功能预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连作年限下(1Y、3Y、5Y和10Y)的辣椒土壤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共生网络复杂度随连作年限的延长而降低,同时,连作年限变化对细菌群落组成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土壤细菌种群对连作措施的响应程度不一,长期连作增加了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但降低了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和髌骨细菌门的相对丰度。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延长连作年限改变了土壤细菌整体的氮、磷代谢能力,导致细菌群预测功能基因发生了变化,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重要代谢功能基因减少,而折叠、分类和降解、复制和修复、膜转运、细胞生长与死亡等功能基因丰度明显增加。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是影响细菌群落迁移和功能变化的关键土壤理化因子。【结论】延长辣椒连作年限后,细菌群落结构改变和多样性下降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失调可能是造成辣椒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水稻地方品种稻米品质鉴定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2017-2021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收集到的福建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品质性状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在165份白米稻和红米稻中,粘稻的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其中籼型白米垩白度最高为148.91%,其次为透明度,而糙米率变异系数最小在5.0%以下。糯稻的阴糯米率变异系数最高在70.0%以上,其次是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2项指标,而糙米率、碱消值、胶稠度3项指标变异系数较小,都在10.0%以下。从米质指标达标率来看,粘稻整精米率和垩白度达标率较低,在50.0%以下,其他指标较高,均在65.0%以上;糯稻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较低,在50.0%左右,其他指标达标率较高,均在65.0%以上。蒸煮食用品质优劣是优质稻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粘稻中蒸煮食用品质3项指标均达到部颁优质3级以上品种占总数的60.7%,糯稻中占总数的35.4%。与福建第二次普查收集到的品种相比,第三次普查收集到的品种中蒸煮食用品质达到优质的品种比例有大幅度的提升。本研究筛选出10份米质达部颁优质的种质资源,可以为今后优质材料创制提供物质基础;另外还筛选出15份高直链淀粉含量种质,可用作加工专用稻新材料创制。本次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中有色稻资源较为丰富共有32份约占总数的20.0%,可为今后功能性水稻生产及育种提供宝贵资源。今后应加强地方品种品质鉴定评价工作,从中挖掘出优异的种质资源为水稻育种新材料创制提供物质基础,促进和推动优异水稻新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糯特种稻紫两优737重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福建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析紫糯特种稻紫两优 737及其亲本的产量、品质相关性状的基因型构成,为该品种及其双亲在育种和生产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分子依据.[方法]应用 10个重要基因的 13个分子标记,分析紫两优 737及其亲本紫 392S、福恢 737在产量、品质等相关基因座位上的等位基因变化.[结果]在 7个基因座位上,紫两优 737及其亲本均携带相同等位基因型.在穗实粒数主效基因Gn1a座位上均携带高产等位基因Ha-Gn1a;在粒重和粒长主效基因GS3座位上均携带长粒型等位基因MH-GS3;在种皮基因Pb座位上均携带紫色果皮等位基因型;在糯稻蜡质基因wx座位上均携带低直链淀粉含量等位基因型;此外在淀粉分支酶基因SBE1和SBE3以及极限糊精酶基因PUL基因座位上亦均携带相同等位基因型.在 3个基因座位上,双亲携带不同等位基因型.在Hd3a座位上,紫392S、福恢 737和紫两优 737分别携带 Hd3aNip、hd3aKasa和 Hd3aNip/hd3aKasa;在 Hd1座位上,分别携带 Hd1jap、Hd1ind和Hd1jap/Hd1ind;在焦磷酸化酶大亚基基因AGPlar座位上,分别为Ⅰ型,Ⅱ型及Ⅰ/Ⅱ杂合型.[结论]紫两优 737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解析为其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好及种皮颜色等特点提供了分子证据,并为相关有利等位基因的进一步利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辣椒蓟马识别及防治
《东南园艺 》 2023
摘要:辣椒是福建优势特色蔬菜之一,近年来蓟马发生为害严重,产业发展受阻.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福建辣椒蓟马种类以花蓟马为主,还包含黄胸蓟马、棕榈蓟马、八节黄蓟马、亮蓟马、豆大蓟马和中华简管蓟马;对蓟马的防控是一项综合、绿色、可持续的过程,其中农业防治是基础,可从清园改土、良种选用和促生诱抗方面着手,从根本上遏制蓟马的发生和为害;物理防治直接、有效,可从防虫隔离、理化诱控和覆盖地膜方面着手,实现监测与防控并举;生物防治安全、有效且持久,可应用天敌昆虫和施用生物农药,实现蓟马生态调控的良性循环;化学防治不可缺少,但要注重施用高效、低风险的化学农药和加强轮换用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姬菇热泵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 2023
摘要:为了初步探明真姬菇热泵干燥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风温、风速及装载量对真姬菇干燥品质的影响,得出真姬菇热泵干燥特性曲线,并通过软件拟合,建立真姬菇热泵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干燥过程主要由降速和恒速阶段构成;随着热泵干燥风温和风速增加,干燥时间缩短,而随装载量增加,干燥时间延长。与传统的热风干燥相比,使用热泵干燥真姬菇具有较低的收缩率和更大的复水率,以及更好的感官品质;Page模型适用于描述真姬菇热泵干燥过程。研究结果可知真姬菇热泵干燥时间与风温和风速负相关,与装载量正相关,真姬菇热泵干燥动力学模型符合Page方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黄鱼虹彩病毒胞内增殖以及2个功能蛋白的细胞定位
《福建畜牧兽医 》 2023
摘要:大黄鱼虹彩病毒病给大黄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对分离自大黄鱼的虹彩病毒FD201807 毒株在鳜鱼仔鱼细胞系 1(MFF-1)上的增殖情况进行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MFF-1 是适合FD201807 毒株传代培养的细胞系.利用ISKNV-VP23 鼠单抗和ISKNV-VP101 兔多抗两种ISKNV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对感染了FD201807 株的MFF-1 进行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FD201807 株与ISKNV具有共同抗原,ISKNV-VP23 的同源蛋白可能是膜结合蛋白,ISKNV-VP101的同源蛋白可能在胞质中组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08份葡萄种质资源涝害情况下裂果调查与分析
《中国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自然涝害对葡萄种质资源裂果的影响,选取1 008份葡萄种质(欧亚种群631份、东亚种群74份、北美种群5份及种间杂种298份)开展裂果情况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葡萄裂果方式主要有纵裂、环裂、纵环裂和龟裂等,龟裂只在欧亚种群中有发现;北美种群和东亚种群裂果较轻,欧亚种群裂果较重;野生及砧木种质裂果轻,鲜食及酿酒种质裂果重;成熟度越高裂果越严重。通过对自然涝害条件下葡萄种质资源裂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初步掌握葡萄种质抗裂果特点,为耐裂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和理论研究提供种质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山茶科种质资源观赏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 》 2023
摘要:山茶科植物大多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其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历来受到国内外花卉界的青睐和关注.总结分析近年来我国植物观赏价值常见评价方法(百分制记分法、心理物理学法、感官评分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加权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等)、山茶科种质资源观赏价值评价研究进展,提出针对不同种质资源建立2套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技术修正AHP法完善山茶科种质资源观赏价值评价体系,用于合理开发利用山茶科种质资源,可以促进山茶科新优观赏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