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金鱼草DUS测试数量性状分析与分组性状判定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CSCD

摘要:【目的】验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发布的金鱼草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指南中数量性状在我国的适应性,为建立金鱼草种质数量性状的科学评价方法、研制适应我国生态气候的金鱼草DUS测试指南奠定基础。【方法】以UPOV发布的金鱼草新品种测试指南(TG/221/1)为标准,对40份金鱼草种质开展种植试验,对植株、叶、花等部位的13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数据采集,应用SPSS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变异程度、数量性状分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11个指南性状与2个非指南性状种间变异系数为16.9%~65.9%,种内变异系数为5.3%~12.2%,符合指南性状的选择标准;通过最小显著差法得到13个性状的表达状态分级,可作为金鱼草种质鉴定和DUS指南研制的参考;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4个重要因子并新增了2个指南分组性状。【结论】通过金鱼草种质数量性状数据分析,初步确定了各性状不同分级的数值范围,验证了UPOV指南在我国的适应性并对其中花序长度的分级数量进行优化,新增主茎长度和主茎一级分枝数量作为指南分组性状候选,为我国金鱼草指南的研制提供支持。

关键词: 金鱼草 DUS 数量性状 分组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涝渍胁迫下施氮量对玉米生物量积累、分配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探讨涝渍胁迫条件下施氮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积累、分配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揭示玉米生长早期水分胁迫机理,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指导.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玉米全生育期适宜灌水(WW)和拔节期内涝 6 d(WL)条件下氮肥不同用量(0、120、180、240、300 kg/hm2)对玉米生物量积累、分配及其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涝 6 d(WL)条件下,所有施氮处理的玉米幼苗生物量、氮素积累量、氮素收获指数、硝酸还原酶活性、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低于适宜灌水条件下的各施氮处理,且各指标值(氮肥偏生产力除外)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根长密度和根系生物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WL条件下,适当增加氮肥用量(300 kg/hm2)有助于提高涝渍玉米地上部的生物量积累、分配和氮素利用效率.

关键词: 涝渍胁迫 施氮量 玉米 地上部生物量 氮素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香型杂交稻新品种野香优633的选育和应用

福建农业科技 2023

摘要:野香优63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自育的优质、高产、抗病的恢复系福恢633为父本,以从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引进的优质、香型、抗病不育系野香A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晚籼杂交稻新品种,202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230011).野香优633产量高,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 648.5 kg·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1.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609.5 kg·hm-2,比对照宜优673增产3.6%.经2年区域试验室内接种和田间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为中抗稻瘟病,稻米品质达到部颁一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野香优633米饭有茉莉香味,口感好,适合作高档优质稻栽培.介绍了野香优633的选育过程,并根据品种特性提出了主要栽培技术要点,以利于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野香优633 香稻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素馨属种质资源形态特征与挥发物多样性研究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了素馨属(Jasminum spp.)种质资源挥发性物质组成,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香气评价指标对挥发性物质多样性及鲜花香气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5份素馨属种质资源形态特征丰富,叶序为三叶轮生、互生羽状复叶或单叶对生;花色呈白色、白—粉双色或黄色;花冠有单层、双层和多层.25份种质资源中,大花素馨单花质量最小(0.10g),虎头茉莉最大(2.41 g).从25份素馨属种质资源中共鉴定出107个挥发性物质,包括43个萜类化合物、24个苯环类化合物、28个脂肪酸衍生物及12个含N-和NS-化合物.除大花素馨、毛萼素馨和福州双瓣茉莉外,其他22个种质资源的挥发性物质组成为首次报道.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显示25份素馨属种质资源聚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包括浓香金茉莉,类群Ⅱ包括亮叶素馨、毛萼素馨和粉苞素馨,类群Ⅲ包括其余21个资源;经主成分分析,芳樟醇、苯甲醇、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α-法呢烯、吲哚、茉莉酮和丁醛肟类香气等21个物质被筛选为差异特征成分.浓香金茉莉挥发性物质很少,含有极高的α-法呢烯(>89%);丁醛肟类物质为毛萼素馨、亮叶素馨和粉苞素馨特有的关键成分,其他种质资源中均未检出;大花素馨形态特征与其他茉莉种明显不同,但其挥发性物质组成却相近.茉莉花香气品质评价表明,茉莉不同品种的鲜花香气品质存在差异,其中奥尔良少女、缅甸双瓣、泰国双瓣和台湾单瓣等香气品质不低于福州现有主栽品种'双瓣茉莉',可进行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素馨属 茉莉花 种质资源 形态特征 挥发性物质 香气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早熟大果百香果新品种蜜语

中国果业信息 2023

摘要:"蜜语"是以"福紫"(母本)*芭乐味黄金果(父本)杂交选育的鲜食百香果新品种.2021年12月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CNA20191006864).该品种果实近圆形,幼果绿色,成熟后紫红色,果皮较厚,...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单果重 植物新品种权 百香果 果皮厚度 黄金果 果实纵径 可食率 果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个丝瓜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观察丝瓜品种间花粉粒形态特征,研究其品种间的差异性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丝瓜品种的分类鉴定提供孢粉学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20个丝瓜栽培品种的花粉进行观察,对所考察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类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结果】参试品种的花粉粒形态相似,均为长球形,赤道面观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3条萌发沟,裂至接近两极,未相接,均属于N3P4C5型花粉;品种间的花粉极轴长107.03~112.74μm、赤道轴长57.17~61.04μm、花粉大小6 164.15~6 814.02μm~2、花粉外壁均为网状纹饰,网孔密度为0.129~0.220 n·μm-2,均存在显著差异;经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花粉分类的主要性状指标有极轴长、赤道长、花粉大小、花粉形状和外壁纹饰;对考察的8个花粉性状的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23的水平上,将20个品种聚类为三大类群。【结论】花粉粒极轴长、赤道轴长、形状、大小和网孔密度等性状差异可用作丝瓜品种间亲缘关系及分类鉴定的孢粉学依据。

关键词: 丝瓜 花粉形态 电镜扫描 分类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孢杆菌FJAT-55034的鉴定、生长特性及对梨轮纹病菌的抑菌活性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由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梨轮纹病是梨栽培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的】对梨轮纹病菌具有较高拮抗活性的菌株FJAT-55034进行鉴定、生长特性及抑菌活性评价,为梨轮纹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拮抗菌株FJAT-55034的鉴定;通过生长曲线、培养温度和pH测定,研究该菌株的生长特性。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该菌株的抑菌谱;采用共培养、显微镜观察和果实回接,测定菌株FJAT-55034对梨轮纹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拮抗菌株FJAT-55034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该菌株在20-50℃(最适温度30℃)和pH 5.0-9.0 (最适pH值7.0)均能够生长,NaCl添加量为0-5%时,该菌株均能够较好地生长。菌株FJAT-55034对6种果树不同病原真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范围为19.8-29.1 mm;与梨轮纹病菌共培养后,菌株FJAT-55034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7.2%。菌株FJAT-55034能够有效地抑制梨轮纹病斑的扩展,处理梨果实5d后对梨轮纹病的抑制率为66.0%。【结论】菌株FJAT-55034对梨轮纹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可作为梨轮纹病的生防备选菌株。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轮纹病菌 生物学特性 拮抗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与药剂防控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了明确福建闽南地区草地贪夜蛾的种群发生规律以及不同药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2021年在福建省龙海地区开展了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动态监测以及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福建闽南地区草地贪夜蛾危害期主要集中在 4-11 月,一年内共出现 2 个明显高峰,全年最高诱蛾量在10月上旬,草地贪夜蛾可周年繁殖.苗期、喇叭口期和灌浆期3个不同生育期药剂防控效果比较,化学农药防治区与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均在 80%以上,化学农药+生物农药防治区比化学农药防治区产量提高5%,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全程防治方案可以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种群监测 药剂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核衣壳蛋白N的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属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严重影响番茄、辣椒等作物的产量及经济价值.本研究根据TZSV的核衣壳蛋白N的基因序列设计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T-LAMP)反应引物,建立了TZSV的RT-LAMP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扩增TZSV,与侵染辣椒的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不发生反应;RNA最低检测限为 0.01 pg/μL,灵敏度为普通逆转录PCR(RT-PCR)的 10 倍;田间样品检测应用结果表明,RT-LAMP扩增和可视化检测结果与RT-PCR一致.综上,本研究建立的RT-LAMP快速检测方法可有效应用于TZSV的田间检测.

关键词: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核衣壳蛋白N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简谈高山乌龙茶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中外食品工业 2023

摘要:乌龙茶属于一种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对于生长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喜湿、喜温、喜酸、耐阴,怕碱、怕涝.通常把海拔600m以上地区所产茶叶称为高山乌龙茶,近年来我国高山乌龙茶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种植数量逐年增长,对种植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灵活应用各类种植技术,严格管理高山乌龙茶种植各个环节,不断提升高山乌龙茶种植科学合理性,保证种植经济效益以及整体产量.基于此,本文就从园地规划、园地耕种、园地管理、合理采摘等各个角度,针对高山乌龙茶种植管理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高山乌龙茶 种植管理 技术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