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紫芝基因组rDNA序列特征及ITS2二级结构比较

菌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芝栽培品种'紫芝S2'(武芝2号)的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5个紫芝菌株/分离株相似度高达99.79%-100%,在系统进化树上相聚成一类.本研究预测'紫芝S2'基因组与参考基因组中的rRNA基因簇,分析rDNA结构及各构件序列间的多态性.从高质量'紫芝S2'基因组中挖掘得到完整rDNA,序列全长40.377 kb,由4组串联重复的(18S、5.8S、28S、5S)rRNA基因簇组成,并含有完整的基因内间隔区(ITS1、ITS2)和基因间间隔区(IGS1、IGS2).在紫芝S2的rDNA中,高度保守的28SrRNA基因间出现3个SNP和2个插入(1bp,10bp)位点;虽然第4条ITS2中有1个SNP位点,但紫芝S2的4条ITS2在二级结构上的分子形态高度一致,与ITS2数据库中其他紫芝菌株仅存在螺旋区间夹角的微小差异.由'紫芝S2'基因组rDNA的ITS2生成的DNA条形码与二维码,可以作为该栽培品种鉴定与同源物种其他菌株鉴别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基因组 完整rDNA 基因内间隔区 ITS2二级结构 紫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台农业关联分析与融合对策分析——以福建省漳浦县蝴蝶兰产业为例

台湾农业探索 2023

摘要:【目的/意义】以产业关联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闽台农业关联机制,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范式。【方法/过程】构建“生产关联—制度关联—市场关联”分析框架,以福建省漳浦县蝴蝶兰产业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闽台农业关联机制和现实困境,探寻闽台农业融合的推进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1)漳浦闽台蝴蝶兰产业可为产业关联理论拓展和延伸提供典型案例;产业关联理论可为深入研究闽台农业融合策略提供理论支撑。(2)闽台农业在区域和企业层面建立生产、制度和市场关联,以技术扩散为主的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了本地农业发展。尽管如此,闽台农业融合尚存在诸如育种关键技术缺失、政策效应不显著和产品市场演化路径锁定等现实困境。(3)全面支持开展育种工作、发挥显著外部政策效应和加快产品市场演化路径突破是走出当前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困境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 关联分析 农业融合 对策 闽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福建农业科技 2023

摘要:为了筛选福建省优质地方山药种质资源,对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性状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参试山药品种产量、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口感、不易褐变、商品性等因素分析,棒桩薯、永兴大薯、紫薇淮山、芹峰淮山等4份山药资源表现较好,植株长势健壮,抗炭疽病,不易褐变,产量较高,口感好,品质优,适宜在德化县及周边地区栽培。

关键词: 福建省 山药 种质资源 鉴定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不同散养模式对河田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林下自然草场放牧和林下人工草场放牧模式对河田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免疫、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300只体况相近的30日龄健康河田鸡(公母各半)随机分成林下自然草场放牧组(对照组)和林下人工草场放牧组,每组150只。对照组林地不经过处理自然放牧饲养河田鸡,林下人工草场放牧组林地种植各种混播牧草品种,待草地封垄后进行放牧饲养河田鸡,两组均补饲全价颗粒饲料,均放牧100 d后出栏,出栏后测定试验鸡只生长性能指标(初始重、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肉品质指标(蛋白质、总氨基酸、粗脂肪、水分)、血清生化指标(总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尿素氮、葡萄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2 (IL-2)、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与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林下人工草场放牧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极显著降低了7.2%和10.3%(P<0.01),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血清中IL-2、IgG、IgM质量浓度和T-AOC均分别极显著升高了121.7%、50.9%、40.2%、39.8%、42.4%(P<0.01),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和血清中MDA浓度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降低了4.5%(P<0.05)和54.1%(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了18.8%(P<0.05),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尿酸、尿素氮、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葡萄糖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升高(P<0.05);但林下人工草场放牧组河田鸡初始重、末重、平均日增重及肌肉中蛋白质质量浓度、水分含量和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质量浓度,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林下人工草场放牧降低了河田鸡料重比,提高了河田鸡抗氧化性能与免疫性能。

关键词: 林下人工草场 放牧 河田鸡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性能 免疫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特派员机制创新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3

摘要:科技特派员制度源于福建省南平市的农业科技服务创新实践,逐渐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农业推广模式,在2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并创新机制,在我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文章总结了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发展现状及成效,从科技服务精准对接、拓展服务外延与内涵、组团服务全产业链、科技服务市场化等方面分析其机制创新,并从科技人员、服务对象、政府主管部门等三方有机协同的角度,提出完善科技特派员机制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特派员 农业科技服务 机制创新 全产业链 服务市场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TAC1基因的STARP标记开发及164份杂交稻TAC1基因型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2023

摘要:分蘖角度是水稻重要的株型性状,合适分蘖角是实现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针对控制水稻分蘖角度的主效基因TAC1的功能位点,设计了基于STARP(Semi-thermal asymmetric reverse PCR)技术的特异性分子标记S-TAC1,并对56份已测序常规水稻品种及164份杂交水稻进行了基因型鉴定。S-TAC1准确地鉴定了56个已测序常规品种的基因型,紧凑纯合基因型tac1/tac1 36份,松散纯合型TAC1/TAC1 20份,表明S-TAC1分型结果准确可靠。在164份杂交水稻中,杂合基因型TAC1/tac1 62份,松散纯合型TAC1/TAC1 102份。本研究开发的功能标记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理想株型的水稻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水稻 TAC1基因 分子标记 STARP(Semi-thermal asymmetric reverse PCR)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栖动物棒状线虫的研究进展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棒状线虫是一类报道寄生于两栖类、爬行类呼吸系统的线虫,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小杆目,棒状科,在全球南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均有感染野生两栖动物报道.该类线虫对蛙类、蟾蜍等两栖动物规模化养殖业的破坏性较强,潜在的生产风险不容忽视.本文将从近年来国内外已报道的对两栖动物棒状线虫的种类、感染途径、流行概况、临床发病特征、遗传研究、现有检测技术、临床治疗、防控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希望为该类寄生虫在两栖动物中的防治及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数据参考.

关键词: 棒状线虫 流行趋势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AAS法测定海带中微量元素的不确定度评定

食品工业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实验室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带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准确性,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海带样品中铁、锌含量,结合试验过程和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量化每个潜在来源所产生的不确定度,并将其合成,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海带样品中铁含量252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4 mg/kg (k=2);锌含量15.9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2.6 mg/kg (k=2)。对海带中铁、锌测量结果影响最大的不确定度来源是样品溶液质量浓度,其次是方法回收率和测量重复性。可通过优化标准溶液配制过程、调整校准曲线浓度范围、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等措施降低不确定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 微量元素 不确定度 海带 标准溶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所科技人员赴浦城、尤溪开展春耕生产工作

福建稻麦科技 2023

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全力抓好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为了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前谋划示范片建设,推动所重点工作的开展,2月22-24日,水稻所科技人员姜照伟研究员、蔡秋华副研究员、朱永生博士和解振兴助理研究员一行到浦城、尤溪开展水稻科研示范工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型流感病毒复制过程的研究进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根据其核蛋白(Nucleoprotein,NP)与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抗原性的不同,将流感病毒分为4种类型:A、B、C和D型。每年季节性流行的A型和B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and B viruses)感染导致全世界约50万人死亡。相比之下,C型流感病毒感染造成的临床症状较轻,而感染猪和牛的D型流感病毒与人类疾病无关~([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