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生理生化参数评价水葫芦沼液浸种可行性初步研究
《草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水葫芦沼液进行青菜种子浸种后对种子发芽、生长、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沼液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随着处理沼液施用浓度的增加,青菜的根长逐渐增加,Z1和Z4处理株高与对照相比,虽然有所增加,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株高、鲜重和干重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沼液处理浓度的增加,株高、鲜重和干重的增加幅度也随之增大,当使用全沼液进行处理后虽然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青菜体内的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当使用全沼液处理后,叶绿素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虽然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因此,生理生化参数可作为评判水葫芦沼液浸种可行性的指标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纹枯病是江苏省小麦的重要病害,为了解目前江苏省小麦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现状,为全省小麦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利用及病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对参加2004~2009年度江苏省小麦区域试验和预备试验的415个品种(系)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江苏省小麦品种(系)对纹枯病的抗性普遍较弱,尚未发现免疫和高抗(HR)纹枯病的品种(系),抗(R)纹枯病品种(系)仅占1.45%,中抗(MR)品种(系)占15.66%,80%以上的品种(系)对纹枯病表现为感病或中感;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淮北品种和淮北迟播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好,绝大多数淮南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较差。结果还显示,淮北品种(系)淮核0303、徐麦4036、徐金麦3号、良星99、丰华8829和铜原0033能稳定中抗纹枯病,在丰产性和纹枯病抗性同步改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三黄肉鸡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不同组方中草药对鸡生长性能、脂肪代谢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用90羽14日龄的健康三黄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组A和试验组B。每组30羽(15羽公鸡和15羽母鸡)。设计中草药配方Ⅰ和Ⅱ,分别以1%剂量在试验组A和试验组B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中草药配方Ⅰ和Ⅱ。试验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按常规程序进行免疫。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和B的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98%和0.92%;日采食量分别降低6.73%(P<0.05)和4.87%(P<0.05);②试验组A和试验组B中鸡的屠宰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01%和7.78%(P<0.05);半净膛率分别提高1.07%和8.22%(P<0.05);全净膛率分别提高3.92%和9.64%(P<0.05);试验组B中鸡的胸肌率比对照组提高10.09%;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A和试验组B中鸡的腿肌率分别提高11.31%(P<0.05)和8.92%;试验组A中鸡的腹脂率比对照组下降30.91%(P<0.05),而试验组B鸡的腹脂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添加中草药配方Ⅰ和Ⅱ对肌肉pH值没有显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品种(系)间溶剂保持力差异及软质小麦资源筛选
《麦类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具有应用价值的优良软质小麦种质资源,以55份高代小麦品系和2个软质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微量溶剂保持力(SRC)方法对其水SRC、碳酸钠SRC、乳酸SRC和蔗糖SRC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4种SRC在品种(系)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间4种SRC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水SRC变幅为56.10%~77.15%,平均为65.32%;碳酸钠SRC变幅为68.57%~101.13%,平均为82.56%;乳酸SRC变幅为94.51%~138.86%,平均为114.03%;蔗糖SRC变幅为93.56%~121.88%,平均为109.03%。SRC的相关分析显示,4种SRC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水SRC与碳酸钠SRC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9834,水SRC、碳酸钠SRC与蔗糖SRC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62和0.8409,而水SRC、碳酸钠SRC、蔗糖SRC与乳酸SRC间的相关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0.6535、0.6410和0.6855。根据SRC值的测定结果,筛选出了6个4种SRC均低于软质小麦品种宁麦9号的种质资源,这些资源可作为低SRC小麦品种选育的中间材料加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出血症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畜牧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兔群鼻拭子中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RT-PCR方法,研究健康免疫兔群是否存在携带RHDV现象。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RHDVvp60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经cDNA的合成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为591bp。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出最小RNA浓度为2.40ng·μL-1,敏感性为血凝试验(HA)的8×103倍。通过对自5个省采集的168份健康免疫兔鼻拭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22份,阳性率为13.09%。试验表明:RT-PCR方法能快速、敏感地从健康免疫兔鼻拭子样品中检出RHDV,提示健康免疫兔群存在携带RHDV的现象,该方法适合临床进行大规模病原学检测和兔群携带病毒的调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aPIM1基因提高小麦纹枯病抗性
《江苏省遗传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10 CSCD
摘要: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世界性土传真菌病害,培育并推广小麦纹枯病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最经济和最有效的途径。但研究发现,纹枯病抗源贫乏,抗性遗传复杂。转基因技术无疑为提高作物抗病能力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采用基因枪法将由Ubiquitin启动子驱动的TaPIM1基因导入常规小麦扬麦158、扬麦12号和Alondra,共轰击幼胚及愈伤组织2566个,采用嵌合引物筛选到含TaPIM1基因的转基因植株17株,平均转化效率为0.7%。随机选取15株转基因T_2后代植株叶片进行TaPIM1基因表达量的RT-PCR分析,结果除1株的表达量较对照稍有降低,其余14个植株的表达量均比相应的对照有...
丁羟基甲苯抗猪精子氧化损伤作用
《中国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在稀释、离心猪精液中添加0.2、0.4、0.8、1.6 mmol/L丁羟基甲苯(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15℃保存,检验保存35、d后精子TMS、PMI和NAR(%)、测定MDA浓度;确定并选择最佳BHT浓度用于猪精液冷冻保存,检验解冻后TMS、PMI、NAR和Mt-MP(%)、测定MDA浓度。结果显示:BHT显著提高稀释精液、离心精液各项指标百分率(P<0.05),且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BHT最佳浓度分别为0.8、1.6 mmol/L;0.8 mmol/L BHT显著提高冷冻-解冻精液各项指标百分率(P<0.05),且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BHT能通过抑制精子质膜氧化损伤,提高猪精液保存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