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影响玉米种子经营的因素及发展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玉米种子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了影响玉米种子经营的六大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氯霉素残留检测阻断ELISA试剂盒的研制及性能测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建立氯霉素单克隆抗体(CAP mAb)杂交瘤细胞株和阻断ELISA方法的基础上,研制出CAP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CAP-kit),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AP-kit的标准曲线呈典型的S型,符合4参数logit曲线拟合,相关系数R2=0.9953,检测范围为1.0μg/L~128.0μg/L,灵敏度为0.85μg/L,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7.54μg/L,检测限为1.0μg/L;牛奶样、猪肉样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8.3%、82.5%,平均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15%;CAP-kit与氯霉素琥珀酸钠的交叉反应(CR%)为150%,与其它酰胺醇类和抗菌素药物无交叉反应;试剂盒在4℃可保存6个月。
关键词: 氯霉素 单克隆抗体 阻断ELISA 快速检测试剂盒


小辣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吉林蔬菜 》 2007
摘要:小辣椒又名朝天椒,是一种适应性广、易管理、产量高、效益好的作物,主要分布河南南阳、河北望都、湖南邵阳、辽宁赤峰等地。小辣椒生产不仅可以为国家出口创汇,也是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优势项目。现将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猪瘟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概述
《河南农业科学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猪瘟病毒与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增殖特点、与毒力相关基因的预测。概括了世界猪瘟病毒的基因分型、不同基因型毒株的分布情况和流行病学,分析了病毒的遗传变异特点与疫苗免疫前景,讨论了消灭猪瘟要面临的问题。


猪囊尾蚴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识别抗原成分的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SDS-PAGE方法对猪囊尾蚴囊液抗原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分别分离纯化了其中的16 000和10 000特异性蛋白质成分;将16 000和10 000纯化蛋白质成分分别做成佛氏佐剂苗,分组免疫BALB/c小鼠,超免后,无菌取脾脏制备脾细胞,分别与NS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阳性筛选和特异性鉴定获得2株分泌猪囊尾蚴特异性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命名为TSCF-1611H12B8和TSCF-1012G5B5。免疫学鉴定结果表明,单抗TSCF-1611H12B8和TSCF-1012G5B5与猪细颈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和蛔虫抗原间不存在交叉反应;单抗TSCF-1611H12B8识别囊液中16 000和10 000蛋白质抗原条带,而单抗TSCF-1012G5B5识别囊液中的10 000蛋白质条带。


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可持续性评价研究
《作物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为研究对象,运用目标取向法对其可持续性进行了系统评价。将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分为经济、生态、社会3个子系统,进而分为7个指标层和若干个变量层,经过3轮专家咨询,最后筛选确定18个指标(变量层)作为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可持续性评价的指标集,建立可持续评价的指标体系。以Delphi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相关判断矩阵,分别计算各指标层和变量层的权重,最后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即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四川盆地稻田保护性耕作制进行可持续性评价。作为一种尝试,本研究为优化选择当地最合理的保护性耕作发展模式,为稻田保护性耕作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评价理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