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稻飞虱防治药剂筛选及应用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对稻飞虱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SL 90.00 g/hm2、25%噻嗪酮WP 150.00 g/hm2和25%噻虫嗪WG11.25 g/hm2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对稻飞虱防效较好,可作为稻飞虱防治的轮换药剂和复配组成;45%吡蚜酮·噻嗪酮SC168.75 g/hm2、25%噻嗪酮·异丙威WP 450.00~562.50 g/hm2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在生产过程中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大蒜新品种‘徐蒜815’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徐蒜815’是从大蒜种质资源‘G-12-15’中进行混合选择出来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商品性佳,适合露地栽培。蒜头皮色白色,横径6.46 cm,高4.45 cm,单蒜头鲜质量95.87 g,干蒜头产量24 36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蒜新品种徐蒜815栽培技术规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对江苏省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大蒜(Allium sativum L.)新品种徐蒜815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方法]主要从播期、播前蒜种处理、选地、整地施肥、播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技术。[结果]技术规程总结为:选择合适的播期;选择具有本品种的特征特性,蒜头圆整、蒜瓣肥大、顶芽肥壮、无病斑、无伤口的大蒜,且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0%;以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为好;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合理的种植密度为行距20 cm、株距12cm,40.5万~42.0万株/hm2;注意苗期管理及肥水管理;实行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结论]该研究可为充分体现大蒜新品种徐蒜815的品种优势提供有力的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农业副产物制作低成本吸附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农业副产物制作成高效的低成本生物吸附剂,用于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方面为资源化利用农业副产物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另一方面为水体净化提供了新的低成本吸附材料。鉴于此,近年来基于农业副产物的低成本生物吸附剂得到大量研究。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农业副产物的低成本吸附剂运用于废水净化处理的研究现状,着重分析了基于农业副产物的原始生物吸附材料、采用化学修饰处理农业副产物和采用物理技术处理农业副产物3种制作方法,总结了该类研究面临的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