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轮间作对伴矿景天和苋菜生物量及Cd含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苋菜与Cd超富集植物伴矿景天间作和轮作的盆栽试验,探索间作和轮作对苋菜、伴矿景天生物量及其地上部Cd含量的影响,考察伴矿景天修复Cd中轻度污染菜地土壤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间作和轮作都没有显著影响苋菜和伴矿景天的单株生物量及其地上部Cd含量,轮作显著影响土壤pH值和乙酸铵-Cd含量。土壤pH值和乙酸铵-Cd含量与苋菜和伴矿景天地上部Cd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 伴矿景天 苋菜 植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肠道形态、菌群组成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影响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960尾初始体重为(5.09±0.12)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1种对照饲料和5种添加低聚木糖的试验饲料,添加量分别为0、200、400、600、800、和1 000mg/kg饲料,记作G0、G200、G400、G600、G800和G1000。饲养期为8周,每两周取样测定肠道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大肠杆菌(E.coli)数量,4周和8周时取肠道样测定肠道形态。试验结束时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感染试验,计算96 h内的存活率。结果显示,4周和8周时,各添加组罗非鱼中肠皱襞面积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罗非鱼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双歧杆菌数量在4周时G600和G800组显著增加(P<0.05),在6周时G400和G600显著增加(P<0.05);8周时,G800组罗非鱼肠道乳酸杆菌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P<0.05);各添加组肠道大肠杆菌数量随养殖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各组之间在各时间段的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注射嗜水气单胞菌96 h后,对照组的存活率为26.7%,低聚木糖添加组为78.3%~95.0%。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能改善肠道形态结构,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肠道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有降低大肠杆菌数量的趋势,并提高罗非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添加600 mg/kg左右最合适。研究亮点:首次在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饲喂奥尼罗非鱼幼鱼,动态取样,采用细菌培养方法,测定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在养殖期间不同时段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组织切片技术,观察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肠道皱襞面积和肌层厚度的影响;并采用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感染试验,了解低聚木糖对奥尼罗非鱼抗病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 低聚木糖 奥尼罗非鱼 肠道组织 肠道菌群 嗜水气单胞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浸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及施肥效应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冷浸田土壤养分有效性低的特征,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为特定土壤条件下肥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的方法设置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水稻的产量均有所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每667 m2施N 10 kg、P 3 kg、K 8 kg)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早晚稻分别为434.6 kg和450.5 kg;N、P、K 3种主要元素中,N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综合肥料间互作效应拟合方程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施肥经验,建议推荐水稻每667 m2施肥量为氮肥11~13 kg,磷肥3~4 kg,钾肥8~11 kg。

关键词: 冷浸田 水稻 “3414”试验 测土配方施肥 施肥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精液稀释液对珍珠鸡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2

摘要:根据珍珠鸡精液的特性,从营养物质、渗透压、pH值等诸方面进行考虑,设计几个精子稀释液配方,制备成可常温存放、理化性质稳定、使用方便、经济实惠的珍珠鸡精子稀释液,通过对种鸡应用稀释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试验,得出珍珠鸡的受精率、孵化率等与精液原液无明显差异,且用量相当于原液的50%,最终筛选出较优良、适合珍珠鸡生产应用、使用方便且适合商品化生产的珍珠鸡精液稀释液。

关键词: 珍珠鸡 人工授精 稀释液 受精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陈香茶特征香气物质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广东陈香茶特征香气物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鉴定了9个广东陈香茶样品中的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醇类、酮类、杂氧化合物、醛类和烯类等50多种香气化合物;具有木香、药香和"陈香"特征的呈香物质比对照显著增加,主要包括雪松醇、雪松烯、β-愈创烯、α-紫罗酮、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乙酸苯甲酯、苯甲酸苯甲酯等;而具有花香的物质如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壬醛等明显减少。推测广东陈香茶的特征香气物质主要为上述具有愉快木香、药香气味的芳香物质。

关键词: 广东陈香茶 香气 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栗味南瓜栽培关键技术

中国瓜菜 2012

摘要:栗味南瓜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Cu- curbita)中印度南瓜(C. maxima Duch.)类型的品种。由于栗味南瓜大小适中、外形美观、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1-3] 。栗味南瓜性喜冷凉, 耐湿耐热性稍差,在广东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病,且产量不稳定,只有因地制宜地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才能促进栗味南瓜生产的发展。 1 品种选择应选择适宜本地栽培的耐热性较好的品种,确保果实商品性,如龙鑫丹、丹红 3 号等。 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副猪嗜血杆菌OMP P5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优化

动物医学进展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副猪嗜血杆菌(HPS)OMP P5基因表达并纯化复性后蛋白作为包被蛋白,通过对最佳加样作用时间的确定和最佳酶标二抗反应时间等条件的探索优化,建立针对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OMPP5)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通过对进行和未进行HPS免疫的健康猪血清的检测,证实了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反应快速准确等特点,可用于HPS的快速诊断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仁化白毛红茶香气组成的比较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以广东地方特色茶树品种——"仁化白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红茶之主要香气物质并确定其呈香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结合气质联用技术研究鉴定了3个红茶产品的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鉴定出50多种香气化合物,主要包含醇类、酯类、醛类、酮类、烯类和烷烃类等,其中醇类是最主要的物质,其次是酯类和醛类。仁化白毛茶树品种红茶的"主导香气成分"是芳樟醇、水杨酸甲酯、壬醛、橙花醇、氧化芳樟醇,平均含量分别占总香气的27.78%、9.85%、7.99%、7.42%和6.84%。仁化白毛红茶的"花果香物质"(如芳樟醇、橙花醇、壬醛等)高于斯里兰卡乌瓦红茶(CK3)而低于英红九号(CK1),而"芳香油物质"则低于CK3但高于CK1,这可能是其在感官品质上既具有CK1鲜爽而浓郁的甜香,又具有CK3比较细锐持久的香气之原因。

关键词: 仁化白毛红茶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质联用

梅州地区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及微生物调查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了梅州地区代表性茶区土壤微量元素及土壤微生物状况。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梅州3个茶区土壤有效铁含量丰富,未出现低于临界值样本;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丰富,仅汤坑茶区9.09%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缺硼临界值;而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除汤坑茶区未发现低于临界值样品外,其他2个茶区缺乏均较严重。土壤有效锰含量均出现低于临界值样品,以清凉山茶区缺乏较严重。土壤细菌在微生物群落中处于优势地位,土壤放线菌和固氮菌与多种养分因子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关键词: 茶园 微量元素 微生物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对菠萝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菠萝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外施赤霉素,分析不同处理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后,单果重增加,但果实品质有所下降,果实硬度较对照下降11.60%~18.2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下降4.01%~11.61%,而酸含量则提高5.61%~13.21%。

关键词: 菠萝 赤霉素 品质 可溶性固形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