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热应激条件下中药复方对蛋鸡血清中部分离子浓度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通过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研究其对慢性热应激状态下蛋鸡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调控机制作初步的探讨。本试验选用60周龄海兰褐蛋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0只,试验1~4组日粮中分别添加1%中药复方1、1%中药复方2、1%中药复方3、0.04%维生素C,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在试验期的第14、28、42、56天检测蛋鸡血清中钙、磷、钠、钾离子浓度。试验结果显示,3种中药复方都可以使血清中钙、磷、钠、钾4种离子的浓度升高,有此可见中药复方可维持机体的血液生化指标稳定,提高血清中钙、磷、钠、钾含量,提高机体的热耐力,而且中药复方的效果优于维生素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砧木对年橘果实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园艺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6年11月—2009年4月用枳壳(Poncirus trifoliate)和黎檬(Citrus limonia)作砧木研究了年橘(C.reticulate‘Nianju’)果实品质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枳砧树挂果数比黎檬砧多,但产量少,单果质量和纵横径均小。枳砧果实的果形指数果实转色后稍大于着色前,而黎檬砧果略小于着色前;枳砧果维生素C含量高峰期比黎檬砧果约晚1月出现,峰值略高于黎檬砧;可溶性固形物同期达到峰值后下降速率黎檬砧快于枳砧;还原糖、蔗糖和总糖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上升或下降的速率两种砧木有较大区别。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表明枳砧果实明显优于黎檬砧,留树保鲜的时间也比黎檬砧长30d左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酵母表达芥子酶基因TGG4、TGG5的酶学特性差异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 2012 CSCD
摘要:十字花科植物广泛存在芥子酶,并利用芥子酶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TGG4和TGG5是在拟南芥中发现的新型芥子酶基因,二者基因序列极为相近。本试验通过对转TGG4和TGG5基因酵母的诱导表达及相应重组蛋白的纯化,探讨两个蛋白的酶学差异性。结果表明:TGG4、TGG5的最大Vc激发浓度都为1mmol/L;但是在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上,两个重组蛋白略有不同,TGG4和TGG5的最适温度分别为67℃和57℃,而最适pH分别为6.5和5.5,TGG4比TGG5要耐高温耐碱性;这两个重组蛋白酶活性都受NaCl的抑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在“双到”实践背景下对广东省科技扶贫关键性战略的初步探析
《科技管理研究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对广东省贫困地区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如何以科技为支撑,在各贫困区域开展扶贫工作,培养科技人才,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扶贫"双到"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并提出科技扶贫开发的相关关键性战略,以全面落实"双到"工作,响应国家反贫困号召,以科技的力量带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年来华南地区球虫病发病特点及防治用药思考
《广东饲料 》 2012
摘要:相对二十多年前而言,现在的"球虫病"一词对饲料厂技术人员和养殖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球虫病的普遍性。虽然很多人对球虫病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真正能了解其内涵并比较合理的指导用药、科学防控的并不多,对球虫病的控制还存在一些误区。应《广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华南稻区常规籼稻产量水平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近50年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前6项主成分的方差总贡献达到85.1%,其中穗粒数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最高.回归分析结果则显示,生物产量因子得分与产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表明其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基于前6项主成分得分进行品种聚类,可以将品种分为5大类.进一步对不同品种类别的各项主成分得分以及各项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生物产量是决定华南地区水稻产量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不同类别间穗粒数因子与粒重因子相互消长,其中任一项因子得分过低都将限制产量水平提高,只有两者达到比较理想的平衡时,才能在高生物产量水平的条件下实现库容量的提高,促使产量水平提高.以提高生物产量为前提,在现有大穗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千粒重水平,使穗粒数因子和粒重因子在更高水平上形成新的平衡,将是进一步提高华南地区水稻产量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华南地区 常规籼稻 产量水平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