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口黑鲈肌球蛋白重链基因SNPs的筛选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
《水产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肌球蛋白是肌肉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影响肌纤维的组成和肌肉生长。为了研究肌球蛋白重链(MYH)基因多态性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PCR技术扩增得到编码区序列全长为9759 bp的大口黑鲈MYH基因,该基因包含37个外显子和36个内含子,编码1940个氨基酸。采用直接测序法在MYH基因上筛选到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位点(A-305G、G-558C、A-2784C、A-2816G、T-4765A、C-6206T、C-6811T和G-6935T),有4个位于外显子上,其中2个属于同义突变。用SNa Pshot方法对从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大口黑鲈"优鲈1号"群体中随机选取的430尾个体中各位点的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内含子上的A-2784C和A-2816G位点完全连锁,所有位点在大口黑鲈"优鲈1号"群体中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1.635、0.406和0.373,仅C-6206T、C-6811T和T-4765A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采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各位点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C-6811T位点CC基因型个体的体质量和全长显著大于TT基因型,CC基因型个体的体高和尾柄长显著大于CT和TT基因型,其余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生长性状均不存在显著差异。C-6811T位点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可作为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候选标记。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肌球蛋白重链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装方式和材料对调理脆肉鲩鱼片冷藏过程品质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延缓脆肉鲩鱼片贮藏过程中腐败变质,并延长货架期。以紫苏叶水提物浸泡腌制的新鲜脆肉鲩鱼片为原料,研究包装方式和包装材料在4℃条件下对鱼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包装鱼片菌落总数最少、普通包装菌落总数增长最快,气调包装样品冷藏15 d菌落总数平均为5.61 log[CFU/g],未超过水产品规定的货架期终点;冷藏末期气调包装样品汁液流失率、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nitrogen,TVB-N)值和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均低于真空包装和普通包装,其中PVC材料气调包装样品汁液流失率第15天达到5.07%,TVB-N值为13.91 mg/100 mg,低于国家规定的二级鲜度,TBA值比真空包装和普通包装分别低16.40%和46.46%。气调包装样品质构降低程度比其他组慢,其中,冷藏末期硬度较另外2组分别高出26.41%和27.08%;不同包装材料样品硬度、汁液流失率、TBA值、感官分值差异显著(P<0.05),其中高阻隔性NY/EVOH/PET复合材料保鲜效果最好。综合各指标变化,气调包装和高阻隔性材更有利于调理脆肉鲩鱼片冷藏过程的品质保持。研究结果为调理脆肉鲩鱼片冷藏包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夜光遥感技术在灯光渔业上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对夜光遥感在渔业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概述了夜光遥感应用于渔业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夜光遥感数据特点、渔业灯光提取方法、渔业信息拟合及应用,重点介绍了DMSP-OLS数据和VIIRS/DNB数据及其优缺点,渔业灯光识别及渔船信息提取,以及夜光数据在灯光渔业中的应用,为夜光遥感数据应用于灯光渔业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暖化和酸化对黄姑鱼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为研究对象,根据IPCC 2013典型浓度排放路径(RCP)对2100年海洋温度和p H的预测值,分别选择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 2.6)和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8.5),设置温度和p H两个因素,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气候变化,探究海洋暖化和酸化对黄姑鱼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基础温度24.0℃条件下,黄姑鱼进入稚鱼期的时间为25 d,高温处理(26.0℃~28.0℃)生长加快,仅为22 d,同时,随着温度升高(26.0℃、26.6℃和28.0℃),生长率逐渐增加(0.73、0.74和0.78 mm/d),并且各处理组之间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死亡率在26.6℃最高,26.0℃最低。黄姑鱼死亡率在p H为7.80、7.73和7.49时分别为3.9%、19.4%和21.7%,各处理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但p H对黄姑鱼早期生长率影响不显著(P>0.05)。通过逻辑斯蒂生长方程拟合,结合IPCC对2100年温度和p H的预测,到2100年,在RCP 2.6情景下,黄姑鱼早期生长率为0.71 mm/d,死亡率为31.1%;在RCP 8.5情景下,黄姑鱼生长率最高达到0.76 mm/d,死亡率为23.9%。在海洋酸化和暖化的共同作用下,黄姑鱼的早期补充将会受到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部控制视角下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究
《农场经济管理 》 2018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精细的财务工作,对其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在内部控制的视角下,着重对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的改革建议和办法,以期能够促进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北流行的“颤抖病”与青虾无关?市面炒作的大种蟹后代也不一定大?专家一席话彻底颠覆你对河蟹的认知
《当代水产 》 2018
摘要:2017年12月11~12日,由澳华集团、《当代水产》杂志和腾氏水产商务网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河蟹产业峰会暨全产业链闭环创新升级论坛于江苏泰州隆重举行。11日晚上8点,大会进入精彩的沙龙环节,并特别邀请了苏州大学蔡春芳教授、上海海洋大学吴旭干教授、澳华集团常务副总裁许愿斌、淮阴师范学院常国亮副教授以及澳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刘强先生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现状
《南方水产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4—2015年4个季节南海北部近海底拖调查数据,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ndex of relative importance,IRI)、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当前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群落组成和多样性,以了解群落结构动态。全海域共渔获574种游泳生物,以鱼类占比为最高,超过81%。IRI指数结果表明优势种是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二长棘犁齿鲷(Evynnis cardinalis)、竹鰈鱼(Trachurus japonicus)和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而发光鲷是唯一的四季共同优势种,传统经济鱼类比重降低。从多样性指数的时间分布上看,D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呈现夏低秋高的特点;然而H'和J'均未表现季节性。从空间分布看,D高值区主要位于40 m以浅水区,而H'和J'分布格局类似,呈现均质的格局。受禁渔期和捕捞活动的影响,多样性指数在秋季时期最为稳定,而冬季波动最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成功实践——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稻渔共作”养殖模式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了探讨贫困地区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和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笔者以近年来在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开展的"稻渔共作"的养殖模式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稻渔共作"养殖模式能够很好地将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和精准扶贫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品种选择、专家指导、繁殖推广、平台建设、示范参考等方面都遵循这一理念,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云南红河当地的生态保护和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因而,这一养殖模式对于中国乃至世界上同类性质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推动对当地贫困人口精准扶贫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