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尖吻鲈仔、稚鱼异速生长研究

海洋渔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6日龄尖吻鲈(Lates calarifer)为仔、稚鱼发育的区分节点,采用Auto CAD 2014软件对尖吻鲈(孵化后1~36 d)关键器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发现,在尖吻鲈仔、稚鱼的感觉、呼吸、摄食和游泳等重要器官分化的过程中,均表现出异速生长现象。头部器官中,吻长、口宽在仔、稚鱼期表现出生长速率不同的正异速生长;眼径在仔鱼期为等速生长,稚鱼期转化为负异速生长;仔鱼期的头高为正异速生长,稚鱼期转为负异速生长。在躯干部分器官中,头长在仔、稚鱼阶段均为快速生长,体高及躯干长为等速生长。游泳器官中,仔鱼期,尖吻鲈胸鳍保持等速生长,稚鱼期转为正异速生长;尾鳍在仔鱼期为负异速生长,稚鱼期转化为等速生长,而稚鱼期起始分化的背鳍、臀鳍、腹鳍为快速生长。

关键词: 尖吻鲈 仔、稚鱼 异速生长 早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粤西海陵湾养殖区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

海洋与湖沼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14—2016年粤西海陵湾养殖区湾内和湾外邻近海域21°27′—21°38′N、111°42′—111°57′E 4个航次调查资料,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64种,春季种类最多为39种,秋季最低为17种。4季均以环节动物种类数最多,软体动物次之。不同季节间优势种有所差异,仅倍棘蛇尾Amphioplus sp.为周年优势种。春、夏、秋和冬季第一优势种分别为倍棘蛇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短吻铲荚螠Listriolobus brevirostris和平蛤蜊Mactra mera。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13ind./m~2和15.4g/m~2,其中丰度以春季最高为248ind./m~2,夏季最低为167ind./m~2,而生物量则以秋季最高为28.0g/m~2,春季最低为2.4g/m~2;平面分布总体呈现湾外高于湾内的趋势。底栖动物Pielou均匀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5—1.00和1.56—4.07,其中时间分布规律明显,春季最高,秋季最低;空间上,两者无明显分布差异。群落结构时空差异显著,为沉积物类型、水深、底层无机氮和悬浮物以及捕食压力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海陵湾 养殖区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特征 环境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形环棱螺60日龄6个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淡水渔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生长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利用3个群体随机交配的69个全同胞家系(1204个个体)作为选育基础群体.幼螺达到60日龄时,测量它们的壳高、 壳宽、 壳口高、 壳口宽、 体螺层高、 体质量6个生长性状,并利用贝类标签进行个体标记.结果显示:壳高、 壳宽、 壳口高、 壳口宽、 体螺层高、 体质量这6个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0.372±0.078,0.389±0.080,0.408±0.081,0.395±0.080,0.443±0.085,0.444±0.086.这6个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的范围为:0.878~0.955和0.848~0.967.结果表明:梨形环棱螺60日龄生长性状有足够的遗传方差,可以对它们进行遗传改良,预期能够获得较好的遗传进展.这6个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较紧密,可以通过对体质量进行选择,同时改良其它性状.

关键词: 梨形环棱螺(Bellamyapurificata) 生长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粤闽1号”及其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关系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罗非鱼"粤闽1号"是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和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培育的全雄罗非鱼新品种。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和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方法,对罗非鱼"粤闽1号"及其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同工酶电泳结果显示,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酶谱具有组织和群体特异性。肌肉和脾脏中的EST表达量极低,而肝脏中的EST表达量较高,LDH在3种组织中均有较高表达,但酶谱存在差异。在罗非鱼"粤闽1号"及其繁育群体中,共检测到10条EST酶带和5条LDH酶带,多态性位点比例(P)为12.50%~71.4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0417~0.6143, 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2347~0.9072。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结果显示,mtDNA D-loop区的碱基组成无显著差异,均呈现出A+T碱基偏向性(63.39%)。在罗非鱼"粤闽1号"及其繁育群体中,共发现20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519,奥尼罗非鱼雌鱼(WY1)、尼罗罗非鱼雌鱼(XX)、尼罗罗非鱼雄鱼(XY)和罗非鱼"粤闽1号"(XY2)群体的Pi值(0.0440~0.0519)明显高于超雄尼罗罗非鱼(YY1)、超雄奥尼罗非鱼(YY2)和奥利亚罗非鱼雌鱼(WZ)群体的Pi值(0~0.0009)。各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115~0.9963,XY2与WY1群体之间、XX与XY群体之间以及WZ和YY2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不显著(F_(ST)<0.05,P>0.05)。XY2群体与尼罗罗非鱼群体(XX群体和XY群体)和奥利亚罗非鱼群体(WZ群体)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639和0.0695。在NJ系统进化树中,XX、XY、YY1和XY2群体聚为一支,WY1、WZ和YY2群体聚为另一支。本研究揭示了罗非鱼"粤闽1号"的生化和分子遗传特征,为其种质鉴定、繁育群体的构建和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罗非鱼粤闽1号 同工酶 线粒体DNA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产动物病害防控的几个注意点

科学养鱼 2018

摘要:一、准确诊断生物性病害病原主要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及寄生虫等,而非生物性疾病主要包括营养、环境影响及机械损伤等,因此可知引起病害暴发的因素多种多样。目前疾病暴发呈现多种症状,而不同疾病很可能出现相同或者类似症状,具备很强的迷惑性,如病毒性出血病与细菌性出血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蛋白质饲料中添加巨大芽孢杆菌对杂交鲟幼鱼组织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生物学杂志 2018 CSCD

摘要:旨在探讨植物蛋白质(PM)饲料基础上添加巨大芽孢杆菌对杂交鲟幼鱼组织抗氧化能力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鱼粉(FM)组和PM组为对照组,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PM组基础上添加105、106和107cfu/g本实验室筛选鉴定的巨大芽孢杆菌。试验选用初始平均体重为(12.87±0.65)g的杂交鲟幼鱼62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5个平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清总蛋白(TP)和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PM组(P<0.05),尿素氮(BUN)含量和尿酸(UA)含量显著低于PM组(P<0.05),且与FM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高于PM组(P<0.05),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显著低于PM组(P<0.05)。综上,植物蛋白质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的巨大芽孢杆菌可提高杂交鲟幼鱼组织抗氧化能力、蛋白质利用率和机体免疫力。

关键词: 杂交鲟 巨大芽孢杆菌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沿岸海域牡蛎和鱼虾中石油烃的残留与风险评估

海洋环境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石油污染对广东沿岸海域水产品食用安全的影响,探索建立了石油残留风险分级方法,用荧光法测定了2001~2010年广东沿岸海域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体石油烃,推测了同期该海域鱼虾石油烃残留水平。结果表明,牡蛎体石油烃含量(按湿重计)为<0.2×10-6~36×10-6,不会产生石油气味。平均含量9.4×10-6在国内沿岸海域牡蛎体中属较低水平,但高于本海域1989~1992年6.7×10-6的平均含量。石油烃在99.3%的牡蛎样本中检出,在16.7%的样本中达到或略超过我国15×10-6的限量值。牡蛎体石油烃年均含量、超标率在2001~2006年均呈下降趋势,但2007年之后略有上升,在珠江口和珠三角产业转移区牡蛎中上升更明显。推测该海域鱼虾石油烃含量大多低于15×10-6,较高者一般不超过30×10-6,超标或产生石油气味的风险极小。

关键词: 水产品 石油烃 风险评估 广东沿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绩效评价视角的政府会计改革探讨

新经济 2018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会计实行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但是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同时公众对政府履行受托责任制的要求更加迫切,一方面政府需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优化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政府需要给出更透明的财务信息,以使公众或政策制定者能够评价政府绩效、了解政府财务信息,因此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将能满足这些要求。本文首先梳理了绩效评价视角下的政府会计现状,其次分析了国外权责制政府会计改革的模式,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会计基础对绩效评价指标产生的差异影响,最后得出优化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政府会计 权责发生制 绩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渤海区三重刺网渔业结构分析

海洋渔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三重刺网适用范围,促进《全国海洋捕捞渔具目录》的实施,于2015年在黄渤海区以三重刺网渔业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刺网渔船渔业动态和三重刺网渔具种类和作业参数,并追踪调查了代表性渔具的渔获结构、产量和产值,对三重刺网作业渔船的捕捞能力与经济效益加以分析。结果表明,三重刺网渔具对甲壳类和鲆鲽类的选择性较强,捕捞效果好,兼捕幼鱼比例相对较低,是目前近海捕捞渔具中选择性比拖网和张网相对较好的作业渔具。但鉴于目前生产中使用的三重刺网内网衣网线较细,缠绕力强,兼捕现象较为严重,在经济鱼类幼鱼较多的渔场作业,会对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的损害。同时从渔民收入角度出发,三重刺网过渡期以后的归属管理应开展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关键词: 黄渤海 三重刺网 渔获组成 捕捞能力 经济效益 管理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极磷虾产业发展特色研究——以挪威阿克海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8

摘要:南极磷虾及其衍生产品具有重要的医药和经济价值,其深入开发与利用日益备受关注。中国企业参与南极磷虾资源开发方面存在企业战略定位不清晰、行业竞争力较弱、高附加值南极磷虾产品的开发力度不足等问题。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法,对挪威阿克海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ker BioMarine)的南极磷虾产业发展特色进行研究,以该公司发布的2016年度报告以及近年来的企业动态、产品研究报告、行业新闻等素材为基础,分析该公司产业发展特色,以期对中国从事南极磷虾产业的企业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南极磷虾 产业链 阿克海洋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发展战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