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233条记录
Le和Tr序列对新城疫ClassⅠ毒株复制及转录水平的影响

中国兽医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新城疫病毒(NDV)前导序列(Leader,Le)和尾随序列(Trailer,Tr)对病毒转录及复制水平的影响,以9a5b病毒微型基因组为平台,通过对Le和Tr序列的二级结构预测,进行了一系列的缺失、突变、替换,成功构建了6株突变型微型基因组。通过共转染、实时荧光定量RT-PCR试验表明,当Le末端9~28nt替换为Tr末端9~28nt时,并不影响病毒基因的转录复制效率,当直接缺失Le的第2个干环结构或缺失Le 25位以后序列时,显著降低了病毒基因的转录复制效率;但当缺失Tr内部42nt或26位以后的全部序列时,病毒基因的转录复制发生了终止。证明Tr序列的保守性相对于Le序列而言,在NDV复制和转录过程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微型基因组 前导序列 尾随序列

堆肥预处理对麦秸与奶牛废水混合物厌氧产沼气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探讨堆肥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分别以堆肥0d(T1)、3d(T2)、6d(T3)和9d(T4)的麦秸与奶牛废水混合物(质量比1:2)为原料进行厌氧消化实验.结果表明,堆肥造成麦秸干物质(TS)大量损失,堆肥3,6,9d麦秸TS损失率分别为2.63%、11.46%和20.00%,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堆肥后麦秸纤维素结晶程度增强;厌氧发酵后,T1、T2、T3和T4的TS产气量分别为377.50,388.85,354.71,353.65mL/g,考虑到堆肥过程中麦秸TS的损失,T2、T3和T4的TS产气量仅为T1的100.30%、83.19%和77.59%;各处理麦秸产气中甲烷含量差异不显著(P=0.3681);堆肥后麦秸产气速率和气峰值均增加,T2、T3累积产气量达到总产气量80%的时间较对照提前了8d和2d,T2产气峰值较对照增加了2.65mL/d,但堆肥9d麦秸产气速率和产气峰值反而降低;厌氧发酵后麦秸TS和挥发性固体损失率均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提高麦秸产沼气量的角度看,堆肥预处理并不合适,但对加快反应器启动,提高麦秸产气速率有一定促进作用,以堆肥3d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麦秸 奶牛废水 堆肥预处理 厌氧消化 沼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施氮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块根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施用氮肥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块根品质的影响,以苏薯14为试验材料,设置盆栽土培试验,设3个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40%、80%和120%)和2个施氮水平[1 kg风干土施0 mg N(对照)、150 mg N]。试验结果表明:(1)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于甘薯干物质积累,施氮可提高甘薯藤蔓干物质积累量;施氮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会降低块根干物质积累量,含水量较高时会促进块根干物质积累,表明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是充分发挥甘薯高产潜能的必需条件。(2)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块根维生素C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及其主要组分含量;施氮后,随土壤含水量增大块根维生素C含量降幅减小,可溶性糖及其主要组分含量也显著降低,导致食用品质降低;土壤含水量对块根淀粉含量的影响程度与施氮有关。不施氮时,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以及直/支比率均随土壤含水量提高而降低,施氮后,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块根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率显著降低,而在土壤含水量较高时块根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显著提高,由此加工品质提高。可见,土壤水分和氮素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作用,为获得高产优质甘薯,应在种植过程中综合考虑实际土壤水分条件和施肥水平。

关键词: 施氮 土壤含水量 甘薯 干物质积累 块根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帚形山桃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帚形山桃春季嫩梢为材料,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对帚形山桃外植体污染率、死亡率、成活率的影响,探讨不同激素种类及浓度对芽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先用75%乙醇处理茎段和茎尖1 min,然后用0.1%HgCl2消毒茎尖12 min,用0.1%HgCl2消毒茎段18 min,茎尖和茎段成活率最高。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5 mg/L IBA+20 g/L蔗糖+5 g/L琼脂粉,增殖系数可达3.2,植株生长健壮,无玻璃化现象发生。

关键词: 帚形山桃 离体快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顶点赋权图分析法在沼气工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顶点赋权反馈图分析法分析江苏某猪场沼气系统工程的效益,并建立猪场排泄物无污染的仿真学模型。根据2011年江苏某猪场与年猪粪尿和沼气效益有关的顶点赋权反馈图对其中的权值进行量化,采用量化结果和农户液化气消耗情况及耕地面积,建立猪场排泄物无污染的仿真学模型。结果表明:2011年该系统中含有3条正反馈环(沼气能源效益正反馈环、施肥面积正反馈环和沼渣效益正反馈环)及2条负反馈环(沼气浪费负反馈环和沼肥浪费负反馈环)。建立了两套排泄物无污染的仿真学模型的调整方案:一是在平均存栏量(1 728头)不变的情况下与168户农户建立输气管道,供农户使用;二是按比例扩大规模至3 721头,并建立与周边所有361户农户的输气管道,进一步健全沼液灌溉渠,扩大沼液灌溉面积。

关键词: 顶点赋权反馈图 沼气工程系统 排泄物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解菌DDS-1产3-AC-DON氧化酶的酶学特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降解菌Devosia sp.DDS-1产生的3-AC-DON氧化酶的酶学特性,掌握DDS-1降解3-AC-DON到3-酮基-DON特性,为该酶的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LG培养基培养DON毒素降解菌Devosia sp.DDS-1后,用PBS离心洗涤菌体后采用超声波破碎,用硫酸铵沉淀菌体破碎液获得粗酶液;然后在不同的酶反应体系中检测3-AC-DON氧化酶的酶活性。【结果】降解菌DDS-1产生3-AC-DON氧化酶的最适条件为:pH 7.0、25℃、培养36 h;该酶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反应pH为7.0;该酶在20—40℃,pH 5.0—9.0的范围内能保持80%以上的酶活性;大多数金属离子在浓度为0.2—2 mmol.L-1对3-AC-DON氧化酶有促进作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该酶活性有抑制作用;酶的定域试验结果显示该酶为胞内酶;DDS-1产生的粗酶液能很好地降解小麦中的DON、3-AC-DON毒素。【结论】Devosia sp.DDS-1产生的3-AC-DON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表明,DDS-1产生的3-AC-DON氧化酶具有较好的温度和酸碱稳定性,该酶反应需要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

关键词: 3-AC-DON 降解 徳沃斯氏菌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麦后直播棉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长江下游棉区麦后直播棉适宜的种植密度,以早熟棉中棉所50(CCRI50)为材料,2012年在江苏省兴化市和南京市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麦后直播棉CCRI50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群体果节量和成铃数影响较小,但对果节和成铃动态影响较大。高密度(兴化点1 hm275 000株;南京点1 hm282 500株)群体果节形成集中、成铃较早。种植密度亦影响棉铃的空间分布,低密度(兴化点1hm251 000株,南京点1 hm252 500株)群体外围铃和叶枝铃比例增加,影响棉铃集中吐絮;高密度(兴化点1 hm275 000株,南京点1 hm282 500株)群体棉株下部铃比例增加,外围铃、叶枝铃比例降低,优质桃比例高,纤维品质较优。实收籽棉产量表明,兴化和南京点麦后直播棉种植密度分别在1 hm257 000~75 000株和67 500~82 500株均可获得较高产量,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种植密度分别低于1 hm251 000株和60 000株时产量降低。综上所述,长江下游棉区,麦后直播早熟棉在高密度下(兴化点1 hm275 000株和南京点1 hm282 500株)更易获得高产和优质。

关键词: 麦后直播棉 密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侵染对寄主植物核糖核酸酶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核糖核酸酶能抵抗病原菌侵染。为分析核糖核酸酶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侵染过程中的作用,通过灰飞虱人工接种病毒的方法,在寄主植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上接种RBSDV,经RT-PCR鉴定病毒成功侵染后,分别以水稻的OsUBQ5、小麦的TaeEF1-α和玉米的ZmaActin作为内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RBSDV侵染后水稻的OsRNS4、小麦的TaeRNS4和玉米的ZmaRNS1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RBSDV后,寄主植物OsRNS4、TaeRNS4和ZmaRNS1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是未接种对照植株的3.08倍、1.87倍和3.49倍,表明寄主植物核糖核酸酶基因在RBSDV侵染后被诱导,核糖核酸酶可能在植物抗病毒过程中起作用。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 实时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结球甘蓝不定芽诱导及遗传转化的影响因子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作为中国的主要蔬菜之一,营养价值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并含有天然防癌和抗癌物质[1]。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除草剂基因bar和耐盐基因StP5CS转入甘蓝植株中,获得抗除草剂及耐盐植株,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对结球甘蓝高代自交系外植体植株再生及基因转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结球甘蓝的高效遗传转化系统,为获得具有耐盐的优良甘蓝品种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结球甘蓝 离体培养 不定芽 遗传转化 农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黑条矮缩病是水稻重要的病毒病,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该病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传毒介体、病害流行以及防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中国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综合防控提供依据.

关键词: 水稻黑条矮缩病 灰飞虱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