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紫肉甘薯新品种“渝紫263”的选育及其应用前景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渝紫263"是西南大学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紫肉甘薯新品种.2002-2003年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年平均鲜薯产量26 148.8kg/hm2,平均薯干产量7 789kg/hm2,平均烘干率29.6%.其耐贮性良好,萌芽性中等,蔓长平均159.4cm,平均分枝数9.4,大中薯率37.4%(按块数计)、65.7%(按重量计),结薯集中,食味中上."渝紫263"富含花色苷,在食品、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在部分地区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 “渝紫263” 紫肉甘薯 花色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叶樱花精准化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红叶樱花的特征特性和繁殖方法。在精准化栽培方面,从土壤选择、适期栽植、田间管理3个方面介绍了红叶樱花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红叶樱花的高效精准化栽培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红叶樱花 特征特性 繁育方法 精准化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熟油菜次生休眠种子RNA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成熟油菜次生休眠种子富含多糖和多酚、老健组织部分富含RNA酶、生理活性低等特点,通过选用RNAplant plus reagent植物总RNA提取试剂,添加β-巯基乙醇抑制RNA酶活性、防止酚类物质氧化,应用醋酸钠去除多糖类物质对RNA的影响,以及缩短抽提时间等措施,建立成熟油菜次生休眠种子RNA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提取的RNA D260nm/D280nm为1.92~2.05,28SrRNA和18SrRNA条带清晰而完整,且无明显降解,可以应用于后续的mRNA分离、建库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

关键词: 油菜 种子 次生休眠 RNA提取

草菇菌糠还田对大棚土壤肥力和黄瓜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近年来日光能黄瓜大棚连作障碍现象严重的现象,采用瓜菇轮作栽培模式研究菌糠还田对土壤肥力和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糠还田使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全氮增加18.18%、有效磷增加42.47%、有机质增加16.51%;菌糠还田试验组黄瓜产量较对照组增加了21.69%。菌糠还田对土壤肥力及黄瓜产量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菌糠还田 土壤肥力 黄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MLO型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MLO型基因是植物中特异的一类基因,研究发现大麦、拟南芥、番茄等植物的抗白粉病基因都是编码MLO型抗病蛋白。目前对黄瓜全基因组MLO基因家族的分析还缺乏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黄瓜基因组数据库共鉴定出14个MLO型抗病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发育关系分析这些基因可以分为5类(Ⅰ、Ⅱ、Ⅲ、Ⅳ和Ⅴ);推测这些基因在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分化之前就已经出现。染色体定位发现,这些抗病基因分布在黄瓜大多数染色体上,仅7号染色体没有分布,且分布不均衡,较为分散。研究结果为揭示MLO型基因家族成员的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发与白粉病相关的功能性分子标记提供了基因资源。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MLO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生物学特性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了解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对猪链球菌2型GN061215致病力的影响机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猪链球菌2型GN061215的impdh基因,重组后的GN061215命名为GN061215(△IMPDH),比较GN061215与GN061215(△IMPDH)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致病力以及基因转录水平差异.结果显示impdh基因敲除后,引起GN061215生长曲线迟缓期延长,降低了GN061215生长曲线平台期OD600峰值,同时截短了GN061215菌株成链长度;GN061215、GN061215(△IMPDH)对46种代谢底物利用能力一致,对2种代谢底物利用存在差异;GN061215(△IMPDH)对Balb/c小鼠的致病力较GN061215菌株有一定程度的下降.SDS-PAGE显示GN061215(△IMPDH)菌体的粗提蛋白质条带较GN061215有显著减少;基因芯片比较GN061215、GN061215(△IMPDH)基因转录差异发现,下调基因中存在36个关联核糖体大、小亚基合成的基因,而在上调基因中不存在该类基因,表明impdh基因的丢失影响了GN061215菌株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进而显著减少了GN061215菌株菌体蛋白质的表达,这可能与GN061215菌株毒力的下降有关.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核糖体蛋白质 表达谱芯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色素在24-表油菜素内酯调节油菜耐盐性中的作用(英文)

西北植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24-表油菜素内酯(24-EBL)对盐胁迫下油菜生长的调节效应和植物色素在油菜耐盐性中的作用,采用盆栽实验,在盐胁迫下外源喷施1 000、10、0.1、0.001nmol.L-1 24-EBL处理油菜幼苗,测定植株的生物量、电解质渗漏率(ELP)、净光合速率(Pn)、光合色素、酚类、类黄酮、花青素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显示:(1)24-EBL可显著缓解盐胁迫对油菜幼苗的氧化伤害,提高盐渍下油菜幼苗Pn和光合色素含量,并以0.1nmol.L-1 24-EBL(EBL3)对生长的调控效应最佳。(2)盐胁迫下,植株不同部位叶片的β-胡萝卜素(β-Car)和叶黄素(Lut)含量均显著下降,EBL3处理可显著提高其上部叶的β-Car含量,以及上部和中部叶的Lut含量;EBL3处理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油菜所有叶片和叶柄的酚类含量,以及叶柄中类黄酮含量;EBL3处理可显著提高盐胁迫下油菜幼苗所有器官的花青素含量。(3)EBL3仅能够诱导上部叶和中部叶类胡萝卜素(Car)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T-AOC)提高,但可诱导植株所有器官的酚类提取液的T-AOC提高。(4)不同部位的叶片Car、β-Car和Lut含量均与其Car提取液的T-AOC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上部叶的总酚和花青素含量、中部叶和叶柄的花青素含量及茎秆中总酚、类黄酮和花青素含量与各自的酚类提取液的T-AOC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外源喷施适宜浓度的24-EBL能够显著促进盐渍条件下油菜幼苗的光合能力,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从而增强其对盐渍胁迫的适应性,而光合色素和花青素水平被24-EBL诱导上升在油菜幼苗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抗氧化能力 油菜幼苗 24-表油菜素内酯 植物色素 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药培养在粳型不育系快速选育上的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花药培养具有加速杂种性状稳定、缩短育种周期、提高选择效率等效应。为了解决目前粳型不育系进展缓慢这一现状,研究如何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借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达到快速而高效地选育粳型不育系的目的。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培养 粳型不育系 常规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浆期不同光强对水稻不同粒位籽粒品质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灌浆期光照强度对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及在不同品种类型和粒间差异,揭示弱光下水稻籽粒充实不良和米质变劣的生理机制,本文以代表性的超级稻品种"扬两优6号"和"武运粳23"为材料,以穗中部不同粒位籽粒为研究对象,以自然光强为对照,设置3种弱光处理(光强分别为对照的71%、55%和40%),研究了灌浆期不同光照强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浆期光照强度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光强减弱稻米品质变劣,光照对米质形成的影响因光照强度大小、品种类型和籽粒着生位置不同而存在差异,同枝梗上迟开花籽粒稳定性较差,早开花籽粒稳定性较好。2)随光照强度降低,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垩白度增加,不同光强下一次枝梗籽粒变化幅度大于二次枝梗籽粒;光强越弱,崩解值越低,消减值和粗蛋白含量越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变差。3)生产上应因品种类型合理安排播期,通过栽培措施改善稻株受光条件,减轻光照不足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灌浆期 光强 粒位 品种类型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中物联网应用现状与展望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物联网是由多项信息技术融合而成的新型技术体系,物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阐述了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上应用的意义和应用现状,分析物联网在农业上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指出了物联网在农业上应用的发展对策,最后对物联网在现代农业上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物联网 农业应用 现状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