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X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农机化研究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无损检测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X射线检测作为无损检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农产品品质检测与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此,综述了国内外在X射线检测技术应用于农产品品质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阐明了X射线检测技术测定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其在果品水分测定、农产品内部病虫害检测、外观品质检测以及异物检测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实例;并展望了X射线检测技术在农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产品 品质评价 无损检测技术 X射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章姬和甜查理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物的变化

果树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日光温室栽培的甜查理和章姬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了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物种类和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幼果期到绿果期挥发物产生的少,主要是小分子的烃类、醇和醛,从绿果期到白果期出现了乙酸乙酯和呋喃类,粉红期质量分数最多的挥发物是甲酸-1-甲基-乙酯,从粉红期到全红期挥发物急剧增加,其中酯增加最为明显,2个品种酯的种类增加了14倍以上。这表明从粉红期到全红期是草莓香味物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草莓 挥发物质 气质联用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人群对多环芳烃的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多环芳烃(PAHs)污染严重,为了定量研究PAHs对人群的健康风险,以北京地区人群为研究对象,以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的多途径-多介质暴露模型为框架,计算各年龄亚群通过14种暴露途径对PAHs的暴露量。结果表明,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对15种PAH化合物(PAH15)的日均暴露量分别为1.83、1.44、1.20μg·kg-1·d-1。暴露途径中食物暴露为主导(占88.7%),其次是呼吸暴露(6.3%)和皮肤暴露(4.9%)。终身暴露量的81%来自成人阶段。3环、4环、5环和6环化合物对总暴露谱的贡献依次减少。不确定分析结果表明,至少50%人群对PAH15暴露量在2~4μg·kg-·1d-1范围内,暴露量极高和极低的人均很少。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北京人群由于PAHs暴露引起的平均致癌风险为3.1×10-5a-1,根据动态预期寿命损失方法来估算健康风险,北京地区人群由于PAH15终生暴露所导致的预期寿命损失为193min。PAHs对北京人群健康的影响不容忽略。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暴露 健康风险评价 北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津唐地区部分夏玉米品种节氮潜力的估算

玉米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京津唐地区部分夏玉米品种为材料,在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上研究不同玉米品种节氮潜力。结果表明:京单28在两个氮水平下的产量显著高于区试对照品种京玉7,具有33.7%的节氮潜力,在生产中可节省氮肥投入,同步实现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 节氮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设施菜地夏季不同填闲作物的吸氮效果比较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吸氮效果明显的北方设施菜地夏季填闲作物,在北京郊区设施菜地,以甜玉米、高丹草、红叶苋菜、空心菜和小麦等5种不同作物为处理设置试验小区,开展田间监测、土壤和植株样品采集及检测,进行试验数据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种作物中,甜玉米生物量大、吸氮量大且速率快,阻控硝酸盐向深层土壤淋溶能力强。本试验条件下,甜玉米生物量和吸氮量分别达到92335kg.hm-2和330kg.hm-2;种植甜玉米后,0~120cm土层的硝酸含量减少近140kg.hm-2,均显著大于同等种植条件下的其他4种作物(P<0.05)。就减少土壤硝态氮淋失的效果而言,甜玉米是北方设施菜地夏季填闲作物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 设施菜地 填闲作物 硝酸盐 淋溶

重金属镉螯合物人工抗原的合成与鉴定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合成并鉴定重金属镉螯合物抗原。[方法]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为双功能螯合剂,合成了半抗原,并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钥孔戚血蓝素(KLH)或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完全抗原,对其进行浓度测定、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SDS-PAGE电泳定性鉴定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结果]利用二喹啉甲酸(BCA)法检测分离纯化后的的Cd-DTPA-OVA、Cd-EDTA-KLH、DTPA-OVA和EDTA-KLH中蛋白的实际浓度依次为1.862±0.038、5.121±0.024、25.155±0.014和8.459±0.018mg/m l,紫外扫描和电泳鉴定证明,抗原合成成功;用吸收光谱法检测的上述抗原中的镉离子含量依次为34.6±0.3、96.5±0.5、0和0μg/m l,表明半抗原确实偶联到蛋白质上,进一步证明抗原合成成功。[结论]该研究为重金属螯合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建立快速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双功能螯合剂 抗原 合成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及最佳授粉时间的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西葫芦新鲜花粉的生活力测定方法、离体培养条件、短期贮藏方法以及不同时间的花粉生活力强度。结果显示:TTC染色法的测定值与离体培养法的测定结果相近且差异不显著,是一种快捷、准确测定西葫芦花粉生活力的染色方法。培养基15%蔗糖+100mg/L硼酸+300mg/LCa(NO3)2.4H2O+200mg/L MgSO4.7H2O+100mg/L KNO3,适宜西葫芦花粉离体萌发,花粉离体萌发率最高,为60.602%,0℃黑暗干燥或4℃黑暗干燥贮藏花粉,生活力保持最好,均在70.000%以上,且散粉情况较好;人工授粉最好在上午10:00之前完成,最佳授粉时间为6:00-8:00,此时种子的结实率最高。

关键词: 西葫芦 花粉生活力 染色方法 离体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新品种‘黑山寨7号’

林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板栗新品种‘黑山寨7号’,选自中国栗的燕山品种群,平均果重8.7g,果实糯性,总糖含量>16%,该品种的雄花序极短,绝大部分雄花序长度仅为0.3cm,是用于板栗山地或抗旱栽培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板栗 雄花序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农业科技资源供给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科技论坛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从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两个角度对北京地区农业科技资源供给的优势和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实现科技资源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为目标,从组织、运行、保障等方面提出建设"生产协作站"、"科技中转站"、"科技资源站"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技资源供给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科技资源 北京 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次性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农民习惯施肥、一炮轰和缓释一次施肥3种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残留NO3-N以及氮素表观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添加包膜尿素氮肥利用率提高;与播前相比,玉米收获后对照、农民习惯、一炮轰、缓释一次施肥0~90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在低肥力土壤(新立城试验点)的增加量分别为-17.5、104.5、55.7、29.3kg/hm2,而在高肥力土壤(布海试验点)都表现为负增长,分别为-44.3、-12.8、-57.2、-51.7kg/hm2。农民习惯、一炮轰、缓释一次施肥处理全生育期的氮素表观损失在低肥力点分别为-83、-12、22kg/hm2,在高肥力点为172、119、157kg/hm2。增加氮肥用量氮素表观损失增加,添加部分缓释氮肥的一次性施肥可以减少收获后土壤剖面NO3-N增量。

关键词: 春玉米 一次性施肥 NO3-N累积 包膜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