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湖北省抗虫杂交棉制种基地建设的思考

中国棉花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11S球蛋白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1S球蛋白粗提物中蛋白质含量和纯度为评价指标,比较了Nagano法、Saio法与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的效果,并对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Thanh法提取分离大豆11S球蛋白效果较好,Tris-HC l缓冲液是适宜的提取液,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提取温度25℃。

关键词: 大豆 11S球蛋白 提取 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灰茶尺蠖的致病性研究

华东昆虫学报 2007

摘要:采取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ctropis grisescensnucleopolyhedrovir-us)的致病力进行了研究。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毒对2龄灰茶尺蠖幼虫的剂量对数-死亡机率值回归方程为y=-0.8774+0.9498x,LC50=1.5417×106PIB.mL-1;田间用浓度为1×107、1.5×107和2×107PIB.mL-1的EgNPV防治灰茶尺蠖,防效分别达58.81%、89.51%和94.81%。

关键词: 灰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中籼稻培两优537

农家顾问 2007

摘要:培两优537是用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高档优质中稻品种537(鄂中5号)配制而成的优质两系中籼新组合,由湖北省农科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应激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7

摘要:家禽属于恒温动物,通过产热和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在高度密集的饲养条件下,家禽产热随生长率增加而增加,但散热能力却没有提高。若产热过程远大于散热过程,可直接导致机体代谢障碍和组织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即发生热应激。家禽受到热应激后,内环境发生紊乱,生产上表现为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肉鸡生长缓慢、蛋鸡产蛋率下降、肉质蛋质下降,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文章综述了热应激的发生机理、对动物的影响及在生产中的表现。

关键词: 热应激 家禽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堆肥化技术对规模化猪场猪粪无害化处理的研究

湖北畜牧兽医 2007

摘要:通过对规模化猪场猪粪采用不同比例堆肥基质进行堆肥化技术处理,测定堆肥温度变化、pH值、铵态氮、种子发芽率等,各项指标表明,利用堆肥化技术对猪粪的处理达到了国家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同时,分析了条垛系统对规模化养猪猪粪堆肥化处理的运行条件,建议生猪生产场家根据不同条件来采用相应的堆肥化技术,达到经济效益、环保控制的同步实现。

关键词: 堆肥化技术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节参肥料试验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07

摘要:分析竹节参氮、磷、钾的含量,在此基础上展开竹节参施肥量和磷肥施用效果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育苗施基肥以45t/hm2效果最好,一年生竹节参施肥量以60t/hm2为宜;在磷肥的使用中,由于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而导致磷肥的利用率不高,故应适当提高磷肥的使用量,且使用量的多少要依据不同的土质和用法来合理安排。

关键词: 竹节参 肥料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房县与津巴布韦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房县烟叶和津巴布韦烟叶为材料,分析了不同等级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房县的C2L、C3L和C3F等级烟叶中叶绿素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与津巴布韦的B1OAT/S等级含量相当;房县的X3F等级烟叶的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高于津巴布韦所有等级;房县的C3F等级烟叶的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与津巴布韦LJLT等级相当;房县各等级烟叶的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含量与津巴布韦L1LA/S和LJLT等级相当,略低于B1OAT/S等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可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由房县的X3F等级单独构成,第Ⅱ类包括津巴布韦的LJLT和L1LA/S等级,第Ⅲ类包括房县的C2L、C3L、C3F和津巴布韦的B1OAT/S等级。

关键词: 烟叶 中性致香物质 聚类分析 房县 津巴布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致病性蓝耳病与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

甘肃畜牧兽医 200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粮食主产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网格"取样、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和GIS技术探讨了湖北省粮食主产区3个自然村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结果表明,pH值和有机质相对稳定,在整个研究区域其变异较小,近似于正态分布,施肥元素的变异则较大,表现出明显的负偏峰分布特征;土壤有效P、K和Zn等重要施肥元素的空间变异主要是受土壤利用方式和施肥水平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同时其缺乏又更多地出现在水田中。

关键词: 土壤养分 一般变异特性 空间分布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