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家蚕新品种粤蚕黄茧1号品比鉴定总结
《广东蚕业 》 2012
摘要:根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申请,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11年接受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育成的桑蚕新品种粤蚕黄茧1号(泰圆.泰黄×7532.湘晖)参加省2011-2012年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品种审定工作顺利完成。现将2年的品审鉴定工作汇总报告如下。1品比鉴定工作安排根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的相关规定和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蚕区桑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蚕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桑枯萎病是华南蚕区危害严重的桑树病害。从广东和广西主要蚕区收集桑枯萎病病株样本47份,利用TTC培养基分离到优势菌株105株,根据其培养特性选择10株代表性菌株以水培桑苗进行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10个菌株均具有致病性,致病率60%~90%。结合菌株培养特性和16S rRNA序列分析,推断分离选择的10个菌株分别属于肠杆菌科的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白氏杆菌属(Klebsiella)和泛菌属(Pantoea)等3个菌属。基于菌株16S 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菌株Dafeng08-1和Yingde07属于肠杆菌属的阴沟肠杆菌(E.cloacae),菌株Lianjiang07和Mengshan07属于肠杆菌属的阿氏肠杆菌(E.asburiae),菌株Leizhou07和Wengyuan07属于克雷白氏杆菌属的肺炎杆菌(K.pneumoniae),Xuwen07和Huazhou07菌株属于雷白氏杆菌属的克雷伯氏菌(K.variicola),Guishibie10-1菌株属于克雷白氏杆菌属的产酸克雷伯氏菌(K.oxytoca),Luogang07菌株属于泛菌属的菠萝泛菌(P.ananatis)。由此可见,引起华南蚕区桑枯萎病的病原菌具有多样化特征。
关键词: 桑枯萎病 病原菌 致病性 16S rRNA序列 系统发育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pG基序重组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生物技术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提高CpG基序重组菌的发酵水平,降低CpG重组质粒的生产成本,运用响应面法优化CpG重组菌发酵培养基。方法: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影响发酵水平的3个最显著因素:糖蜜、玉米浆和工业蛋白胨。然后用响应面设计试验并优化得到最显著因素的最佳浓度,并进一步通过发酵试验验证优化后的培养基。结果:得到一组具有较高菌浓及质粒产量且价格低廉的发酵用培养基:糖蜜4.5g/L,玉米浆8.5g/L,工业蛋白胨8.5g/L,甘油10mL/L,KH2PO41.5g/L,K2HPO42.3g/L,MgSO4.7H2O 0.25g/L,在此培养条件下,OD600实测值为0.6771,理论值为0.6643,两者接近,与标准LB培养基相比,质粒产量提高了15%左右。结论:最终筛选到的培养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橘叶片和果皮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春甜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Chuntianju’)果皮和叶片为材料,分别用Tris-HCl、尿素/硫脲(Thi/Urea)、三氯乙酸/丙酮(TCA)和酚(Phe)等4种方法提取柑橘总蛋白质,从蛋白质产量、单向SDS-PAGE和双向电泳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种方法的分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不论是以柑橘叶片还是果皮为材料,均以TCA法最好,且双向电泳图谱分辨率较好,蛋白点清晰、均匀、基本没有条纹,且蛋白点多。这说明TCA法不仅能很好地去除柑橘果皮、叶片中存在的大量干扰物质,而且还能得到稳定的蛋白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瘟免疫猪接种PRRSV Nsp2Δ1882-2241弱毒疫苗后免疫应答及T细胞表型变化特征
《中国兽医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17头28日龄的CSFV和PRRSV抗体均为阴性的仔猪,于试验的第1天和第14天分别对其进行猪瘟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兔源)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Nsp2Δ1882-2241弱毒疫苗免疫。在免疫后的第28、42天采集外周血液,分析特异性抗体表达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评估猪瘟免疫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在CSF免疫后第28、42天,CSFV高抗组中的CD4+、CD4+/CD8+、CD4+CD8+和CD4-CD8-数目均比CSFV低抗组高,CD3+和CD8+细胞数量比CSFV低抗组低;PRRS高抗组中,CD4-CD8-细胞含量高于PRRS低抗组;在CSF免疫后第28天,CSFV抗体产生较高(阳性比率为73.33%),PRRSV抗体产生较低(阳性比率仅为6.67%)。在CSF免疫后的第42天,CSF高抗组中PRRSV抗体阳性比率较CSF低抗组高8.33%。结果表明,CSFV特异性抗体产生高时能增加PRRSV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增加CD4+细胞、CD4+CD8+细胞数量,提高机体免疫水平。CD3+和CD4-CD8-细胞应答作用值得重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豚草在广东的分布及其生长发育特性
《生物安全学报 》 2012
摘要:【背景】豚草是一种世界性恶性害草,目前已入侵我国广东部分地区。【方法】通过定点调查与线路踏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豚草在广东的发生分布与危害状况;通过种子在系列温度下的萌发试验和发生地定点定期的观察,掌握豚草在广东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目前,豚草在广东广泛分布于北部的韶关、清远和东北部的梅州一带,东部的汕头、汕尾和西部的肇庆、湛江有局部分布,珠江三角洲一带尚未见分布。在广东发生的豚草,种子没有休眠性,成熟种子落地后遇到适宜的环境即可萌发。一年中豚草有2个出苗高峰期,分别是春季3~4月、秋冬季11~12月,幼苗可越冬生长;在湿润的生长环境下,不同生育期豚草可共存,且部分豚草开花结实后地上茎叶干枯,茎基和地下根部存活,形成丛生状的亚灌木。刈割试验表明,留茬高度和茎节数对豚草再萌生新枝的能力有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豚草在广东省正逐渐向中南部扩散,对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将构成严重威胁,应引起各部门的关注,以控制其进一步扩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MaGPX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园艺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s)是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分解酶,是植物体清除活性氧的一种主要酶,与植物抗逆性密切相关。本研究中从香蕉根中克隆了一个编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cDNA,命名为MaGPX(GenBank登录号为:JX09434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989bp,存在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504bp,编码16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其具有GPX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与其他植物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相比,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与水稻、谷子、小麦、大麦、玉米和甜橙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5.12%、84.82%、83.93%、83.33%、82.14%和80.36%。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香蕉不同器官中的表达特异性及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MaGPX在香蕉的根、球茎、叶片、花和果实中均有所表达,其中在花和根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低。在盐、涝害、干旱和枯萎病胁迫下MaGPX表达量升高,表明该基因表达具有器官差异性和受胁迫的诱导。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MaGPX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香蕉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序列分析 非生物胁迫 生物胁迫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