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黑龙江省基层农户节水行为与补偿意愿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充分了解黑龙江省基层农户的节水行为与补偿意愿,以通河县和依兰县为调研区域,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基层农户节水行为与补偿意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节水意识落后,节水观念淡薄;农艺节水技术因投入低、操作简便、增产效果明显,推广利用率明显高于工程节水技术;不同种植作物农户对节水技术表现出了明显的需求差异,但多数表达了对节水组织的需求;81.54%的农户表示愿意接受政府引导或补偿,但不同种植户对补偿金额有一定差异。该研究还提出了多项有针对性的发展黑龙江节水农业的建议。

关键词: 农户 节水行为 补偿意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大豆南繁技术

种子世界 2014

摘要:大豆南繁是现在大豆育种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海南省三亚市是我国育种工作者南繁工作的主要开展地。海南省三亚市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11月份至次年4月份降水量仅为全年的8.3%,平均温度为23℃,温度适宜,降水稀少,是我国大豆、玉米等作物开展冬季南繁的最佳时间。地块选择三亚旱季降雨量少,而大豆整个生育期需要进行4~6次的及时灌溉,自然降雨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因此应选择距离水渠近或附近有水井的地块,方便及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分子标记在大豆原原种提纯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摘要:选用生产上应用的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利用分布在16个基因连锁群的多态性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经6%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带型分析。供试材料通过分子鉴定,均存在混杂现象,去除混杂株行后,将带型一致的株行进行繁殖,从而获得纯度较高的原原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大豆原原种进行提纯,不仅能够去除形态学上的差异种子,还能够将形态特点极为相似的混杂种子去除。

关键词: 分子标记 大豆 原原种 提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施氮对合丰48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豆主栽品种合丰4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时期叶面施氮量对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氮可以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量,V5期叶面施氮有利于叶绿素含量及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R5期叶面施氮有利于籽粒干物质积累,本试验范围内,以V5期施氮5 kg·hm-2叶绿素含量最高,为49.8 SPAD;R5期施氮5 kg·hm-2籽粒干物重最高,为26.38 g。

关键词: 大豆 叶面施氮 叶绿素含量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金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商场现代化 2014

摘要:通过分析金融行业会计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隐患,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有效地避免金融会计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会计 风险 防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留胚米的营养保健价值及研究进展——市场应用前景广阔的食品加工配料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留胚米的营养成分及功能,同时阐述了国内外对留胚米在碾制机器、贮藏、深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留胚米存在的问题、前景展望和对未来留胚米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留胚米 营养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荷兰马铃薯种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马铃薯 2014

摘要:通过阐述荷兰马铃薯品种,种薯生产过程中的检测、认证,以及认证制度的法律、标准等保障措施,了解荷兰马铃薯种业发展的先进性。比较中国和荷兰马铃薯种业状况,提出发展中国马铃薯产业的建议,指出中国马铃薯品种鉴定内容和审定程序要与市场接轨,规范种薯生产环境,建立种薯质量保障法律体系和检测认证制度。

关键词: 荷兰 马铃薯 种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早熟理想株型超级稻龙粳31的创新实践

北方水稻 2014

摘要: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超级稻育种的特殊性、寒地超级稻的实践成果,根据实际条件提出了黑龙江省优质超级稻育种目标,总结了寒地超级稻理想株型与配套栽培技术,对创新实践成果龙粳31的选育、栽培、生育特性及推广进行了详尽分析与论述,为寒地水稻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寒地水稻 理想株型 超级稻 创新 实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油酸含量相关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大豆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并运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7~2009年的大豆油分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7个QTL,有6个与环境互作,位于A1、D1a和D1b连锁群上,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50.18%,与环境互作贡献率为11.78%。另检测到12对影响油酸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分布于14个连锁群之间。

关键词: 大豆 油酸含量 混合线性模型 QTL与环境互作效应 上位互作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萘二甲酐减轻咪唑乙烟酸对油菜药害的效果和解毒机理初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模拟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以油菜盆栽试验研究萘二甲酐对咪唑乙烟酸土壤残留的解毒效果和解毒机理。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25g ai/hm2用量下对油菜有较重药害,可使油菜苗的株高、鲜重等生长指标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氨基酸含量等生理指标明显降低。用种子重量0.5%的萘二甲酐(NA)湿润拌种处理油菜种子能减轻咪唑乙烟酸对油菜苗的药害。萘二甲酐+咪唑乙烟酸处理的油菜苗株高和鲜重明显高于咪唑乙烟酸处理。萘二甲酐和咪唑乙烟酸都能导致油菜苗的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并对GSH含量和GST活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咪唑乙烟酸25g ai/hm2处理相比,萘二甲酐加入咪唑乙烟酸后,使16种氨基酸含量升高,只有脯氨酸含量降低,氨基酸总量升高;GSH含量略有增加,但GST活力有显著提高。可以认为提高油菜苗氨基酸含量和GST的活力是萘二甲酐对咪唑乙烟酸解毒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萘二甲酐 咪唑乙烟酸 解毒效果 谷胱甘肽(GSH)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