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9份玉米自交系产量及籽粒品质性状配合力的遗传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 2015
摘要:以9份典型玉米自交系及其组配的72个双列杂交组合为试材,对玉米自交系及杂交一代产量与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淀粉含量、容重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而产量受基因非加性效应影响占主导地位。对于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的性状表现出一般配合力高,则特殊配合力也高的趋势;对于既受加性效应影响又受一定非加性效应影响的性状,一般配合力影响特殊配合力,实际杂交组合的表现受二者共同影响。在选配杂交组合时,不仅要注意对一般配合力的选择,还应注意对其特殊配合力进行筛选。


寒地设施葡萄水平龙干形整形技术要点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设施葡萄栽培大多采用扇形整形方式,这种树形叶片与果穗在同一架面上,存在结果部位不集中、架面比较紊乱、果实成熟期不一致,管理不方便等问题。通过近几年的整形试验研究,对传统扇形整形模式进行改进,总结出了适宜黑龙江省设施葡萄栽培的水平龙干形整形技术。


南瓜新品种‘黑龙瓜1号’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瓜1号’为南瓜杂交一代新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主蔓第1朵雌花在第6~8节,单株结瓜2~4个。瓜形扁圆,横径12~18 cm,纵径8~10 cm,单瓜质量1.0~1.5 kg。果皮深黑绿色有鲜绿色条纹和斑点,外形美观。果肉厚,肉色橘红色,肉质致密,甜而细面,风味佳。一般产量为36 000 kg·hm-2。田间表现抗白粉病、霜霉病,适应性广,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


免耕秸秆覆盖对大豆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试验采用微区定位方法,研究免耕栽培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大豆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均呈增加趋势,0%、30%、60%、100%秸秆覆盖免耕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垄作处理,平均增幅0.99%~3.77%,其中以100%秸秆覆盖处理保水效果最佳;秸秆覆盖后,免耕大豆在前期表层土壤水分富集现象显著,不同秸秆覆盖处理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播种至出苗期分别较常规垄作处理增加4.81%~9.43%。因此,秸秆覆盖地表还田应因地而异,干旱区适宜,而低湿易涝区则不适宜应用秸秆覆盖地表还田技术。


玉米新品种合玉25配套栽培技术
《种子世界 》 2015
摘要:1品种特征特性合玉25系普通玉米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15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 250℃左右。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茎绿色。株高282cm,穗位高119cm,成株可见14片叶。果穗圆柱型,穗轴红色,穗长19.7cm,穗粗5.0cm,穗行数14~18行,籽粒偏马齿型、黄色,百粒重39.2g。3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16~758g/L,粗淀粉71.37%~72.79%,粗蛋白11.84%~


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
《中国种业 》 2015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逐渐地出现在各行各业当中,对于农业来说,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大幅度地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以及农产品的收获速率,进而带动整体农业的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首先对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中应用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对相应的在大豆育种中的诱变育种技术进行分类探讨,最后还对该项技术在大豆育种中应用的发展导向进行展望,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对诱变育种技术在大豆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帮助作用。


黑龙江省田间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剂筛选
《农药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药剂,进行黑龙江麦区田间防效试验。[方法]人工喷雾接种方法进行12种药剂的保护性和治疗性试验,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及防效。[结果]单剂整体防效好,25%氰烯菌酯sc防效达90%以上,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混剂40%氟环·多菌灵SC保护作用好,30%多·酮WP治疗作用较好;无公害药剂壳聚糖保护作用较好。[结论]45%咪鲜胺ME、430g/L戊唑醇As、250 g/L嘧菌酯SC及混剂可与传统药剂交替使用,减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咪鲜胺 戊唑醇 嘧菌酯 氰烯菌酯 壳聚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