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134条记录
秸秆还田当年氮肥用量对寒地粳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寒地水稻品种东农428为试验材料,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水稻植株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植株干物质积累均表现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产量和有效穗数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氮肥用量为133 kg·hm-2时最高,产量最高可达7983.33 kg·hm-2,有效穗数每株17.7个;分蘖期各处理植株氮磷钾积累差异不明显,抽穗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灌浆期和成熟期表现出一直增加的趋势。秸秆还田增加了有效穗数,对水稻产量、穂重、总空瘪率和千粒重没有影响;对分蘖期和抽穗期的氮磷钾积累均没有影响,而在灌浆期秸秆还田抑制了氮磷钾积累;成熟期秸秆还田抑制氮积累,促进了磷钾积累。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粳稻 产量 氮磷钾积累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0,30,60,90 kg·hm-2)下大豆VE、R1、R3、R5、R7期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及真菌含量的变化及对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细菌和真菌数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呈先上升后略有下降的趋势,并在R5期达到最大值;大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其中60 kg·hm-2处理效果最好,产量为2 734.2 kg·hm-2,较不施肥增产13.0%。因此,施入适量氮肥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总量和大豆产量。

关键词: 大豆 氮肥 土壤微生物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在水稻生产中合理使用氮、磷、钾肥,以适合寒地种植的11叶品种空育131为试材,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的氮、磷、钾配比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6(N2P2K2)、处理10(N2P2K3)和处理11(N3P2K2)可较明显地增加水稻的茎数;合理配施可明显提高水稻的干物质积累,成熟期各处理组合以处理10(N2P2K3)总干重最多,比对照高12.2%;增施氮、磷、钾可增加水稻产量,其中处理11产量和效益最高,产量达10 519.5kg·hm-2;经回归分析优化出空育131最高产量为12 555kg·hm-2,相应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纯量为135.0,67.5和58.5kg·hm-2。

关键词: 水稻 “3414”试验 施肥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代表性大豆品种产量因子对施肥水平的响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对施肥水平响应的变化趋势,以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合丰25、合丰35、绥农14、合丰39、垦丰16等5个主栽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在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下,单株产量、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光合速率等性状改良效果明显,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叶面积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良,单株叶面积向着更适于密植栽培的清秀型发展;农艺性状和产量因子对低施肥水平适应能力的改良主要是由于单株荚数显著提高的结果;对中等施肥水平适应能力改良主要是由于光合速率显著提高的结果;对高施肥水平适应能力增强主要是由于光合速率和主茎节数极显著提高的结果。

关键词: 大豆 不同年代 施肥水平 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俄罗斯远东及黑龙江省春小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植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1个SSR引物分析56份俄罗斯远东地区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及56份黑龙江省2010生(区)试品系的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春小麦和俄罗斯远东春小麦明显分化为两大类群,聚类结果同地理来源的划分基本一致;居群间和个体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较高,但群体间的基因交流有限,血缘相对比较单一。鉴于部分黑龙江省同一育种单位的品种(系)间的遗传距离非常相近,目前亟需拓宽和创制新的小麦种质资源。实验结果证明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来源和人为选择压力密切相关。

关键词: 俄罗斯远东 小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鼓粒期干旱对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根系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根系抗旱能力改良趋势。本研究选用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5个大豆主栽品种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于鼓粒期进行干旱处理,对根系形态和生理功能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不同处理间以及品种和处理互作间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干重、根系活力等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年代育成品种的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干重和根系活力降低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趋势,并与育成年代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间、不同处理间以及品种与处理间单株粒重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着时间推移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单株粒重降低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趋势,并与育成年代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以及单株粒重的变化规律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抗旱能力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曲线规律。

关键词: 大豆 根系形态 根系活力 单株粒重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不同轮作方式对甜瓜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4

摘要:在温室中采取垄作(芹菜采用平畦撒播种方法),供试品种为"春甜三号"甜瓜、东农709番茄、八月绿菜豆、实心芹芹菜、长白大葱,研究设施中番茄、菜豆、芹菜、大葱与甜瓜轮作,对甜瓜根区土壤微生物菌落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芹菜-甜瓜轮作根区土壤细菌菌落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定植后40、50d,菜豆-芹菜-甜瓜轮作根区土壤真菌菌落数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P<0.05);甜瓜连作处理根区土壤尖孢镰刀菌菌落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P<0.05)。综上所述,菜豆和芹菜与甜瓜轮作对甜瓜根区土壤微生物菌落数量有显著的影响,土壤从真菌型土壤向细菌型土壤转化。

关键词: 甜瓜 轮作 土壤微生物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优质水稻绥粳1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绥粳17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育成的早熟粳稻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二积温带种植。其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良、秆强、抗倒伏、抗稻瘟病性强和耐冷性强,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稻2014008。1选育过程2002年以日本优质米越光为母本,以绥粳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草蛉三龄幼虫对大豆蚜的功能反应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为明确中华草蛉对大豆蚜的控制效果,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大豆蚜的功能反应,表明其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经χ2检验,其理论值与观察值差异不显著。中华草蛉对大豆蚜功能反应的HollingⅡ方程为:Na=0.659 3 NT/(1+0.659 3×0.004 3 N),(R=0.994 2,P<0.01),推得其最大捕食量为230.088 0头·d-1;其自身密度对捕食内干扰作用的Hassell-Varley方程为:E=0.383 6 P-0.602 3,搜索系数Q=0.383 6,干扰系数m=0.602 3。

关键词: 中华草蛉 大豆蚜 功能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高产大豆品种黑河38生产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

摘要:黑河38是一个早熟、高产、广适应性的大豆品种[1]。此品种自审定推广以来,在适应区的大豆生产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产中,好的品种需要和好的栽培技术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其产量潜力。由于生产人员的种植水平和环境因素不同,造成此品种的单产水平相差较大。为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