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不同营养水平对奶公牛犊育肥分割肉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奶公牛育肥已经逐渐成为肉牛育肥中的一个热点,许多养殖户和养殖场将这种利用奶牛产业资源开发肉牛牛源的新形式引入育肥场[1]。同时市场对于优质牛肉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牛肉的分割追求精细化和科学化。国外对于分割肉的使用有建设性的指导,目前国内餐饮业也在研究如何高效利用牛肉分割肉;因此,对于肉牛分割肉成长过程研究,以及如何从饲养角度调控分割肉产量对肉牛生产具有重要意义。1材料与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新品种莲稻2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物理性状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深耕方式和有机物料配施还田的改土效果,在黑龙江省安达市石灰性黑钙土上开展了深松、秸秆心土还田、秸秆心土还田+鸡粪3种深耕处理对不同土层土壤物理性状影响的研究,并与常规耕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耕层土壤三相比处理间变化无规律,20 cm以下土层秸秆心土还田处理和秸秆心土还田+鸡粪处理降低土壤固相效果明显;深耕处理不同土层含水率均高于对照,其中>30~50 cm土层差异明显;秸秆心土还田+鸡粪处理有增加土壤孔隙率、孔隙比和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效果;各深耕处理>20~50 cm土层土壤容重和硬度与对照相比降低;深松处理增产效果不明显,秸秆心土还田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10.5%,秸秆心土还田+鸡粪处理平均增产36.14%,该研究通过明确有机物料不同深耕改土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及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为有机物料深耕还田改善石灰性黑钙土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土壤 物理性状 农作物 产量 深耕 有机物料 改善 石灰性黑钙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苹果腐烂病防治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2015

摘要:苹果腐烂病是苹果树的主要病害,严重时造成毁园。近年来黑龙江地区苹果腐烂病发病率高,是影响苹果产量的重要因素,选择一种适合黑龙江地区的防治技术,为黑龙江省苹果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 黑龙江 苹果 腐烂病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物理改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广州化工 2015

摘要:淀粉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物理法和酶法。相对于化学改性淀粉改性程度难控制、工艺复杂、反应不彻底、效率低等问题,物理方法对淀粉进行改性处理不需要使用化学试剂,通过物理手段改变淀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因此更受到人们的青睐。综述了国内外应用较多的几种常用物理改性技术(机械作用、辐照技术、超声波处理、湿热处理等),对其归纳展望的同时为淀粉改性加工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淀粉 物理改性 淀粉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灰斑病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64选育与推广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合农64是2003年以美国品种HOBBIT为母本,九丰10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201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日数115d,需≥10℃活动积温2 350℃,在黑龙江省为中熟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892.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1.0%,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01.7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增产13.8%;油分含量21.90%,蛋白质含量38.28%,为油用型品种;抗灰斑病兼抗花叶病毒病SMVⅠ号株系;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种植。

关键词: 大豆新品种 合农64 选育与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克山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建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克山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多年来一直是国家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和国家马铃薯种质资源库又坐落在克山县,是克山县发展马铃薯产业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科技支撑。为了提升齐齐哈尔克山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的生产水平,2013年,在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6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牵头实施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落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与秸秆配施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大豆产量,研究了化肥与秸秆配施条件下,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化肥与秸秆配施增加了大豆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促进了大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增加秸秆施入量对大豆株高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苗期秸秆处理能够促进大豆根瘤形成,后期逐渐表现出抑制作用。低量秸秆处理能够促进大豆固氮酶活性,高量秸秆对大豆固氮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化肥与秸秆配合施用能够改善大豆产量性状,低量秸秆处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最高。

关键词: 大豆 化肥 秸秆 固氮酶活性 产量 叶绿素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燕麦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盐性评价

草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4份燕麦坝莜一号、白燕2号、白燕6号和白燕7号的耐盐程度及其在盐胁迫处理下的生理反应规律,在水培条件下,分别用0,34.2,68.4,102.6,136.8,171.0mmol/L浓度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处理4种燕麦种子,观察记录各处理的盐害情况,分别测定了胁迫后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和根长,以及室温培养的燕麦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析了不同胁迫程度下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且对4种燕麦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4种燕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产生显著影响,对株高和根长产生了抑制作用,且均随盐浓度的增大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燕麦幼苗叶片POD活性、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102.6mmol/L盐浓度下达到最大值,而且都随盐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燕麦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在盐胁迫下可采取自我保护机制以适应盐胁迫,4种燕麦的耐盐阈值为102.6mmol/L盐浓度。综合评价,白燕6号耐盐性较好,白燕2号具有高盐耐受性的潜力,这两个燕麦品种可以为耐盐基因挖掘及燕麦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

关键词: 燕麦 NaCl胁迫 生理响应 耐盐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黑龙江省南部稻区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选用了该稻区不同时期主栽的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总的趋势是前期低、后期高、中期次之;不同水稻品种抽穗前、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比例不同,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量由高到低的品种为‘松粳9号’、‘松粳3号’、‘松粳2号’、‘松粳6号’、‘五优稻1号’、‘藤系138’;产量由高到低的品种为‘松粳9号’、‘松粳3号’、‘松粳6号’、‘松粳2号’、‘五优稻1号’、‘藤系138’;拔节至齐穗期和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与每穗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总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穗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合理提高拔节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有利于提高本稻区水稻产量。

关键词: 水稻 干物质 产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