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木霉菌株M1M2对向日葵菌核病防治效果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 2015
摘要:[目的]为明确木霉菌株M1M2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方法]利用M1M2发酵液,采用平板培养、盆栽试验、田间小区试验测定其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效。[结果]结果表明,木霉菌株M1M2发酵液对向日葵菌核病菌菌丝抑制率为82.6%,盆栽防效为73.8%,田间防效为60.0%。[结论]可见,木霉菌M1M2对向日葵菌核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的初步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明确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效,利用水盆诱捕法,进行了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以45盆·hm-2的密度设置性诱剂处理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的虫伤株率和水稻枯心率。1芯·盆-1处理的诱蛾量和防治效果低于2芯·盆-1处理,二者的防效分别为73.8%和80.7%,低于施药对照86.4%的防效。两个性诱剂处理的防效与施药对照具有显著性差异。


俄罗斯小麦籽粒硬度及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布
《核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品质性状之一,对小麦加工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合理引进种质资源,培育高品质小麦品种,本研究利用小麦硬度指数测定仪JYDB100×40对引进俄罗斯小麦品种的籽粒硬度进行检测,利用STS标记和变温PCR对控制籽粒硬度基因puroindoline的主要等位变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8个俄罗斯引进小麦品种硬度指数范围为45.6~79.2,硬质麦品种为190个(91.35%),混合麦品种为18个(8.65%)。Pina基因有Pina-D1a、Pina-D1b和杂合Pina-D1a/Pina-D1b共3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87.02%、10.10%和2.88%。Pinb基因有Pinb-D1a、Pina-D1b、Pinb-D1c和双位点突变Pinb-D1bc 4种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7.02%、55.77%、3.85%和3.37%。统计结果显示:携带PinaD1b+Pinb-D1a基因小麦籽粒硬度指数显著大于Pina-D1a+Pinb-D1b,Pina-D1a+Pinb-D1a和PinaD1a+Pinb-D1bc。其他puroindoline等位变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俄罗斯硬质麦种质资源丰富,是改善我国小麦籽粒硬度和品质的重要遗传材料。
关键词: 俄罗斯小计麦 籽粒硬度 Pina Pinb STS标记 TS-PCR


覆膜及膜下滴灌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节水灌溉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雨养(对照)、覆膜、常规滴灌、覆膜常规滴灌、覆膜限量补灌等保墒及灌溉措施对玉米株高、叶面积、叶面积指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及膜下滴灌使玉米生育期提前2~3d,增加生长前期株高,提高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与对照相比,覆膜、常规滴灌、覆膜常规滴灌和覆膜限量补灌玉米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0.22、0.11、0.38和0.44;百粒重分别增加3.1g、2.6g、5.1g和5.5g,增产率分别为6.7%、6.1%、12.7%和13.1%。覆膜、覆膜常规滴灌、覆膜限量补灌分别比对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0.57、0.83和1.23kg/m3;提高水分生产效率0.23、0.30和0.36kg/m3。其中覆膜限量补灌在产量略有增加的基础上,灌溉水利用效率是常规滴灌和覆膜常规滴灌的2.7倍和2.5倍。因此,从农业节水和作物高产综合考虑,覆膜限量补灌是一种既节水又增产的最佳膜下滴灌措施。


大豆航天育种研究进展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 2015 CSCD
摘要:航天诱变是大豆新品种培育过程中创造变异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大豆航天育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先后有4个航天诱变大豆新品种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多个品系参加国家或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本文对基础材料选择、诱变后代选择时期和选择方法等育种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农艺性状和抗性等主要性状的诱变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对大豆航天诱变育种具有指导意义的相关理论。还论述了航天诱变的分子机理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航天诱变育种中的应用,指出诱变机理和选择方法仍然是研究的焦点,建议各育种单位之间应该加强育种材料与技术的合作交流,以提高大豆航天诱变育种的水平和效率。


不同配比苹果果渣栽培秀珍菇试验
《北方园艺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秀珍菇为试材,采用不同比例的苹果果渣替代木屑,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秀珍菇栽培试验。对不同配方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投入产出比和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若将各配方污染菌包成本包含在内,以总产量为评价指标,则配方G3(苹果果渣60%、木屑20%、麦麸18%、石膏1%、石灰2.5%、料水比1∶1.9)的净利润和投入产出比(1∶2.37)最高,栽培成本比对照(G0)降低17.93%,经济效益提高7.40%;若不考虑污染菌包的成本,以单袋产量为评价指标,则配方G3的生物学效率最高(76.27%)、栽培成本比全木屑降低39%以上,经济效益比对照提高3.37%;综合评价,配方G3为苹果渣栽培秀珍菇的最适配方,其替代木屑的最大用量为60%。
关键词: 苹果果渣 秀珍菇 生物学效率 投入产出比 经济效益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 2015
摘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职能意义重大。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必要性,然后重点论述了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农学学报 》 2015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插秧密度,以‘空育13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插秧密度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穴距为10 cm、每穴插3株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0353.26 kg/hm2。显著高于穴距为16 cm、每穴插2株的处理,此处理主要是通过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来增加产量,产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与结实率也存在较小的正相关关系、与每穴着粒数和每穴穗数呈负相关。结实率与每穴着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每穴着粒数与每穴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本试验条件下,穴距为10 cm、每穴插3株处理的插秧密度最好,是水稻实现高产的理想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