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吡虫啉600g/L悬浮种衣剂防治玉米蚜的药效评估
《东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试验表明,玉米播种时利用吡虫啉(高巧)600 g/L悬浮种衣剂(制剂用药量400~600 g/100 kg种子)进行种子包衣可有效防治玉米田蚜虫,防治效果为72.38%~77.00%,增产4.96%~10.50%.不同施药剂量试验结果表明,用药量400 g/100 kg种子和600 g/100 kg种子的处理与对照药剂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处理间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玉米蚜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效.该药用于玉米蚜虫的防治,具有施用简便、持效期长、成本低、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胞杆菌GB519抗菌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生防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胞杆菌GB519是从土壤中分离对稻瘟病菌具有显著抑菌活性的菌株.为了明确菌株GB519抗菌粗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了光照、紫外线、温度、pH和酶(蛋白酶K、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蛋白对光照、紫外线和3种酶作用稳定;40℃~100℃处理1 h抑菌活性稳定,121℃处理30 min活性仅降低了7.4%,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特性;在pH 2.0~10.0活性稳定,但pH11.0~12.0活性有所下降,分别降低了14.9%和18.1%.抗菌蛋白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对茄子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为72.7%.在温室条件下对水稻叶瘟的防效达到80.1%.因此,菌株GB519可作为防控稻瘟病生防潜力菌进行开发.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GB519 抑菌蛋白 理化性质 水稻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深还秸秆用量对黑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秸秆利用和土壤亚表层培肥等问题,研究秸秆深还不同用量对黑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以吉林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玉米试验田的草甸黑土为研究对象,设置5种处理:未施用秸秆(ck),施用半量玉米秸秆(4.5 t/hm2,1/2CS),全量玉米秸秆(9.0 t/hm2,CS),2倍量玉米秸秆(18.0 t/hm2,2CS)和3倍量玉米秸秆(27.0 t/hm2,3CS)还田,通过腐殖质组成修改法提取水溶性物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结果表明:秸秆深还能够有效增加土壤肥力,改善腐殖质组成,胡敏酸和富里酸分子结构向简单化方向发展,其中全量秸秆深还(CS)效果最为明显.与ck相比,全量秸秆深还(CS)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养分(N、P、K)含量,其中碱解氮含量表层和亚表层增幅分别为11.94%和29.52%,有效磷含量表层和亚表层增幅分别为27.14%和54.04%,速效钾含量表层和亚表层增幅分别为32.76%和46.25%;与ck相比,全量秸秆深还(CS)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SOC)和腐殖质各组分有机碳含量,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水溶性物质、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30.08%和32.15%,137.50%和157.14%,63.57%和63.86%,4.39%和6.34%,24.75%和25.40%;全量秸秆深还(CS)处理,土壤腐殖化程度最高,表层和亚表层PQ值分别为66.35%和65.18%;与ck相比,全量秸秆深还(CS)处理显著提高了胡敏酸和富里酸色调系数ΔlgK的值,表层和亚表层胡敏酸的ΔlgK分别提高了7.19%和12.48%,富里酸的ΔlgK分别提高了4.19%和10.1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源乳腺致病性大肠杆菌JL05全基因测序及毒力和耐药基因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一株从奶牛乳样中分离到的乳腺致病性大肠杆菌(MPEC)JL05的进化分群情况、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毒力因子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对其进化分群、1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毒力基因、耐药基因的检测和分析.PCR检测结果表明,MPEC JL05属于B2群.MIC检测结果表明,MPEC JL05除对磺胺异恶唑中介、对呋喃妥因敏感外,对β-内酰胺、头孢菌素、氨基糖苷、抗叶酸、喹诺酮、大环内酯、四环素、苯丙醇类等8类14种抗菌药物均耐药.全基因测序结果表明,MPEC JL05编码基因中存在MPEC特有的fec基因座;VFDB数据库分析表明MPEC JL05具有黏附、侵袭、转运、铁摄取、分泌系统、细菌毒素6类80个毒力基因,并发现了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CARD数据库分析表明MPEC JL05菌株具有参与抗生素外排、抗生素失活、抗生素靶点改变、降低对抗生素的渗透性等4类耐药机制的53个耐药基因,且在质粒的耐药基因上下游发现了多个转座酶及整合酶基因.本研究揭示了MPEC JL05复杂的进化史,为更全面的认识MPEC基因组特征、致病力及耐药传播机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进化分群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估算
《玉米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18和2019年在河南省新乡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试验基地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八旋翼无人机搭载的MicaSense RedEdge多光谱相机对试验区进行遥感监测,构建玉米叶面积无人机遥感监测模型和产量估算模型,并在示范区进行应用.结果表明,NDVI、EVI和GNDVI这3种植被指数在构建叶面积指数监测模型中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利用抽雄期植被指数构建的估产模型精度最高,吐丝期次之,拔节期最低.与单生育期估产模型相比,累积3个生育期植被指数构建的估产模型精度有一定提升,R2为0.87,RMSE为405.42 kg/hm2.构建的无人机遥感监测模型,可以快速有效评估玉米长势和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
《东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成为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特色服务的主要模式,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向着主动性、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阐述了对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认识,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农业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及必要性,提出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所采取的措施,以适应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需求,能够更具体、准确,有效地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吉林省的农业科研与生产.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 服务模式 个性化信息服务 农业信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NNI基因对家畜肉质性状的影响进展
《东北农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肌钙蛋白I(Troponin I-TNNI)属于钙离子结合蛋白多基因家族成员,存在于不同类型的骨骼肌中.它受钙离子浓度的作用,控制肌肉的收缩与放松,影响肌肉的纤维直径、类型,进而影响家畜肌肉纤维的发育、肌间脂肪蓄积、肌肉含水率、剪切力、嫩度、熟肉率、风味等肉质性状.TNNI基因在鉴定肉制品掺假,监控肉制品生产过程安全问题等实际生产也有所应用.因此,本文对TNNI基因结构、功能以及对家畜肉质性状的影响、应用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其影响动物肉质性状作用机制,加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质资源芽期耐低温综合评价及筛选
《大豆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活力高低直接影响大豆出苗质量,进而影响大豆的高产与稳产.为应对近年来东北地区低温胁迫对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日趋严重的问题,筛选低温胁迫下高活力的种质资源,本研究鉴定335份大豆资源芽期的耐低温性,分别设置6℃和20℃处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各指标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6℃低温处理降低大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且各指标在品种间差异显著(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彼此间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8;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35份大豆资源耐低温性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聚类分析可将品种分为3类:合农97、吉林小粒豆CK和黑农69等17个品种耐低温性较强;合农76、SB8842和垦鉴豆43等161个品种耐低温性次之;公05163-3、华庆豆103和龙黑大豆1号等157个品种耐低温性差.研究结果将为耐低温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和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FSC不同施药方法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
《农药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6%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悬浮种衣剂不同包衣处理对水稻恶苗病的防效.[方法]在水稻浸种前至播种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段进行种子处理,以水稻旱育秧大棚试验为基础展开论证.[结果]6%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FSC对水稻恶苗病有较好防效.同等剂量下,以拌种包衣后直接播种防效最高,达到97.7%,其次是浸种前包衣,浸种后直接播种,再次是包衣、浸种、催芽再进行播种的模式,防效为94.9%和93.9%,以催芽后使用药剂包衣,防效最低,为86.8%.[结论] 6%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FSC可用于水稻恶苗病的防治,根据品种不同抗性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 6 精甲霜灵·咯菌腈·嘧菌酯FSC 水稻恶苗病 种子包衣 防治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