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唑嘧磺草胺在甘薯田的应用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明确唑嘧磺草胺在甘薯田的应用效果,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10%唑嘧磺草胺悬浮剂、9%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乳油对甘薯田1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甘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0%唑嘧磺草胺悬浮剂在试验剂量(15~60 g/hm2)下对甘薯田阔叶杂草具有较好的防效,且对甘薯安全,增产作用明显;9%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乳油在试验剂量(81~189 g/hm2)下,药后30 d对甘薯田1年生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可达83.4%~95.8%,增产率为27.16%~28.54%.10%唑嘧磺草胺悬浮剂、9%高效氟吡甲禾灵·唑嘧磺草胺乳油在试验剂量下,于甘薯移栽完缓苗后茎叶喷雾处理,对甘薯安全,无药害发生,并对靶标杂草具有良好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唑嘧磺草胺;甘薯;杂草防除;安全性


葡萄设施促成栽培适宜品种的主成分分析评价筛选
《天津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并筛选适宜设施促成栽培的葡萄品种,基于综合评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考量了果实品质、成熟期、产量稳定性、耐弱光情况、劳动强度、市场定位等9个因素,对40个品种进行分析评价。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共提取3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7.897%,根据提取主成分的综合得分确定了品种排名,‘京香玉’、‘香妃’、‘瑞都香玉’和‘夏黑’得分较高、综合表现突出,‘奥迪亚无核’、‘黄玫瑰’、‘着色香’、‘蜜光’和‘玫瑰香’优系等综合表现良好,该结果可为我国北方地区设施促成栽培提供品种参考。


早熟耐热松花菜夏松宝
《长江蔬菜 》 2021
摘要:花椰菜又称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食用器官为花球,因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近年来,松花菜的品质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种植面积和消费量迅速增加,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蔬菜产品之一。松花菜属于喜冷作物,主要分为春菜花和秋菜花,随着冷棚、温室等栽培技术的提高,利用气候带不同基本可以实现周年供应,但6月底7月初,我国各地都为高温季节,属于菜花上市的空白期。夏松宝是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早熟耐热品种,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品种的适应性,


翻压春油菜对土壤钾素及后茬玉米氮代谢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促进绿肥在天津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采用田间试验,以春季闲田为对照,种植并翻压了9个春油菜品种,研究不同品种春油菜对土壤钾素含量及玉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春油菜生物量及养分含量间存在差异,其中,中油肥1901(7 716.50 kg/hm2)、1804(6 577.02 kg/hm2)、1907(6 457.03 kg/hm2)品种油菜生物量高于其他供试品种。2 a间,土壤全钾、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其中,中油肥1901、1804、1907品种春油菜处理不同时期土壤全钾及速效钾含量高于其他供试品种,且2020年各处理土壤全钾及速效钾含量均高于2019年。3个品种后茬玉米整株吸钾量及公顷玉米总吸钾量均高于其他供试品种,且相比于2019年,2020年不同春油菜处理玉米整株吸钾量增加了15.70%~24.34%。2 a间不同春油菜处理穗位叶NR、GS活性分别增加了2.16~14.22 nmol/(min·g),0.99~2.30μmol/(h·g),玉米穗位叶NR、GS活性排在前3位的处理与玉米整株吸钾量结果相同。种植并翻压春油菜后茬玉米产量增加了10.02%~33.47%,是CK的1.09~1.41倍,2 a间产量最高为15 700.94 kg/hm2(2020年中油肥1901)。由通径分析可知,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起主要直接作用,间接作用中,叶片蛋白质含量通过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对玉米籽粒蛋白质贡献最大。由相关分析可知,油菜全钾、土壤钾素、玉米吸钾量、玉米叶片氮代谢关键酶及玉米叶片蛋白质含量、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间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


丁酸梭菌对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丁酸梭菌对小鼠生长性能、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和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将32只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丁酸梭菌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组以及丁酸梭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组。试验周期为14 d,期间测定小鼠生长性能。采用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介素-8(IL-8)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回肠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第7、14天时称重,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的小鼠体重分别提高了5.79%、3.97%,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组相比,丁酸梭菌组DAO、TNF-α及IL-8含量显著降低(P <0.05),分别降低了13.81%、29.61%、37.29%;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小鼠回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40%和20%(P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能够调节小鼠炎症反应,改善小鼠肠道健康状况,且不影响小鼠生长性能。
关键词: 小鼠 丁酸梭菌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生长性能 炎症因子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治研究进展
《天津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肉鸡腹水综合征是一种由基因、环境、饮食和生理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该疾病主要特征为腹腔积水、心脏扩张肥大衰竭、呼吸困难且发绀等,不仅使肉鸡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还可导致肉鸡大量死亡,给养殖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肉鸡行业的发展.本文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原因、特征、机理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加强管理与品种选育及科学饲喂方面提出了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预防措施,同时针对诱发此病的原因综述了相关的治疗措施和方法,为降低肉鸡腹水征的发病率、增加肉鸡养殖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肉鸡;腹水综合征;发病原因;防治


乳房外型尺寸与湖羊泌乳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天津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乳房外型尺寸对泌乳家畜的泌乳性能影响较大,在羊上可通过乳房的外型初步判定来预测其泌乳性能。为探讨乳房外型尺寸与湖羊泌乳性能的关系,选择体型好、乳房外型较大、两侧乳房匀称、没有乳房炎的产羔母羊作为试验组,以随机选择的经产湖羊作为对照组,对湖羊母羊乳房的深度、高度、宽度、乳头长度和乳头间距进行了测量,对两组母羊7~56 d泌乳量定期进行测定,并分析羊乳中乳脂、乳蛋白、乳糖和无脂固形物含量等乳成分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羊乳房深度、高度、宽度和乳头间距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7~56 d总泌乳量极显著提高了32.19%(P<0.01);单羔组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泌乳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多羔组中试验组总泌乳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31.53%(P<0.05);催乳素含量表现为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其与产奶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乳品质中乳脂、乳蛋白、乳糖和无脂固形物含量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说明,湖羊母羊乳房外型的选择,对乳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够极显著影响泌乳量(P<0.01)。


采前喷施复合保鲜液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包装工程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采前喷施丁香提取液结合壳聚糖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蓝莓为材料,采用3种处理方法(丁香提取液、壳聚糖、丁香提取液结合壳聚糖)对采后蓝莓进行低温((1±0.5)℃)贮藏,并设置对照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蓝莓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均能够延缓蓝莓的生理代谢,其中采前喷施丁香提取液结合壳聚糖的复合保鲜液对蓝莓的保鲜效果优于单独处理,能够更好地降低采后蓝莓的腐烂率、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抑制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色苷含量的下降,保持蓝莓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脂氧合酶活性,并且显著降低采后蓝莓果实表面的霉菌和酵母菌的菌落总数(P<0.05)。结论采前喷施丁香提取液结合壳聚糖对采后蓝莓果实的贮藏效果最好,能够明显降低蓝莓果实的生理代谢,保持更好的贮藏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