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特性
《中国水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的定义为基础,在各基因型最适氮肥水平下,研究了低、中、高3种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结构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递增,总颖花量不断增加,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变化不明显。随着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递增,够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逐渐增加,而拔节期无显著差异。各阶段氮素积累量,除够苗至拔节阶段外,其余各阶段均随着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递增而逐渐增加。与低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相比,中等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氮素转移量和转移率显著增加,而高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类型氮素转移能力较中等类型相比无显著提高。较之中、低生产力类型,高生产力类型水稻品种具有够苗前氮素积累快,够苗至拔节积累少,拔节至抽穗积累稳,抽穗至成熟积累多,且抽穗后氮素向籽粒转移量大但不过量的特点。


酿酒用辅料稻壳优质品种的筛选及其栽培
《贵州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选择适宜酿酒用辅料稻壳的优质品种,选用与酿酒质量密切相关的稻壳的容积重和完整壳率等形态物理特征为指标,采用常规栽培与安全栽培模式,对5种杂交籼稻(黔优388、金优785、香两优875、奇优894和竹优7号)进行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黔优388、金优785、香两优875和奇优894等4个品种稻壳的容积重均显著低于对照,黔优388和金优785的完整壳率显著高于对照,而竹优7号、香两优875和奇优894的完整壳率与对照差别不显著;从生产需求的角度出发,宜选择黔优388、金优785等品种;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安全栽培技术措施。


高羊茅工厂化无土草坪移植方式研究
《草业与畜牧 》 2012
摘要:为获取高羊茅工厂化生产无土草坪最佳的移植方式,对铺植前后是否浇水、是否镇压、是否遮荫几个因素采用四因素二水平完全交叉组合设计,通过对密度、盖度、地上生物量测定、地下生物量测定、成活率和杂草混株率差异显著性处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各处理综合排序为:处理4<处理11<处理8<处理12<处理3<处理7<处理10=处理15<处理2=处理13<处理1<处理14<处理16<处理6<处理5<处理9。从这个排序来看,处理4为最差处理组合,处理9为最佳处理组合,即铺植草皮前对地块不浇水(A2);铺植草皮后对地块浇水(B1);遮荫处理,对铺植的草皮采取遮荫(C1),遮荫处理采用遮光率60%的遮阳网进行覆盖;镇压处理,铺植草皮采取镇压(D1)。


不同采摘方式和施肥措施对茶鲜叶机械组成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采摘方式和施肥措施对茶鲜叶机械组成的影响,从而了解茶园实行机采后茶青原料和品质的变化,为在贵州茶园推广机械化采摘奠定基础。[方法]在福鼎茶园设置3种施肥水平,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采摘方式,分析测定各采摘方式和施肥措施下茶鲜叶的机械组成变化。[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优质芽叶的百分比上升,3倍施肥比对照的优质芽叶数量百分比提高了55.45%;在同一施肥水平下,机采比手采后优质芽叶的百分比提高。[结论]在贵州福鼎茶园,夏秋季使用机械采摘,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而且充分利用了茶青原料,能提高产业效益。


茶园施沼液肥后土壤和茶叶中锌硒镁的变化
《贵州科学 》 2012
摘要:为了探索茶园施沼液肥后对土壤及茶产品中锌硒镁变化的影响,以黄壤为供试土壤,福鼎大白为供试品种,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不同施肥方法、次数和剂量对土壤和茶叶锌硒镁的改变。试验设不施沼液肥、根灌沼液肥和沟施沼液肥3种处理,每个施肥方法下设亩施500kg、1000kg、1500kg和2000kg4种剂量处理。不同施肥方法、次数和剂量对土壤和茶叶中锌硒镁均有影响。茶园根灌500kg/667m2沼液肥3次后,土壤中锌含量增加153.28%、硒含量降低-47.04%、镁含量增加119.48%。茶园中根灌1000kg/667m2沼液肥3次后,茶叶中锌含量降低7.22%、硒含量增加25%、镁含量降低4.64%。茶园根灌沼液肥有利于茶树对硒元素的大量吸收,以每年根灌500~1000kg/667m2沼液肥3次最佳。


鸡肠炎沙门氏菌ompA基因的克隆与B细胞表位预测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 2012
摘要:根据Gen Bank中的鸡肠炎沙门氏菌ompA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成功克隆出鸡肠炎沙门氏菌ompA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1053bp。采用DNA Star Protean程序,综合运用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塑性和抗原性指数等参数,对鸡肠炎沙门氏菌ompA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B细胞表位预测,为进一步研究鸡肠炎沙门氏菌表位疫苗和分子诊断技术的建立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