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烟嘧磺隆残留量
《农药科学与管理 》 2015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处理土壤、植株和水样品,建立了环境中烟嘧磺隆残留的分析方法。水样品直接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富集和净化;土壤样品和玉米植株样品以乙腈为提取剂,振荡提取,氨基柱净化。样品中烟嘧磺隆的残留量采用UPLC-MS/MS测定。烟嘧磺隆在0.01~1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水、土壤和植株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1.6%~90.9%、107.9%~111.5%、99.0%~105.2%,相对标准偏差在1.7%~15.7%之间。
关键词: 烟嘧磺隆 超高效液相色谱_串联质谱 环境


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精度提高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遥感影像特别是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农业工作成为遥感技术和农业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2011年RapidEye数据模拟中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精度提高技术研究,选取黑龙江省肇东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中高分辨率卫星农作物提取结果进行系数扣除,对比分析三种扣除系数对肇东市水稻、玉米和大豆提高精度的效果,达到提高农作物提取精度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种植结构相对单一区,利用地面样方扣除系数,精度提高显著;在复杂种植结构种植区,利用多尺度扣除系数精度提高显著。


糜子新品种龙黍24选育及栽培要点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属禾本科黍属,是起源于我国的古老粮食作物,具有耐旱、耐瘠、水分利用效率高等特点,且营养丰富,生育期短,适应性强,是我国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广泛栽培的粮食作物和救灾作物。目前,黑龙江省糜子品种更新缓慢,开展糜子新品种选育研究,旨在选育适于黑龙江省种植的糜子品种,满足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求,促进糜子产业的发展。


三江平原主栽大豆品种对大豆根腐病尖孢镰孢菌的抗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明确三江平原地区主栽大豆品种对主要大豆根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孢菌的抗性。收集了该地区主栽大豆品种13个,对其同时进行盆栽接种和大田接种尖孢镰孢菌的抗性分析试验,大田接种试验设不接种对照。‘垦丰16’和‘合丰55’的抗性最好,盆栽试验中均表现为抗病,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15.33%和20.67%,大田接种试验中表现为抗病,病情指数分别为25.55%和22.89%,与未接种对照相比,减产率最低,分别为3.55%和3.7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垦丰16’和‘合丰55’是适宜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抗尖孢镰孢菌根腐病的抗病品种。


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分析了其动力学性质。结果表明,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略弱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二者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13.94μg/m L和623.73μg/m L;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及阳性对照阿卡波糖,二者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902.91μg/m L和865.96μg/m L。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均为非竞争性抑制类型。
关键词: 红松松球鳞片 多酚 α-淀粉酶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


不同基因型对寒地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绿苗分化的影响
《北方水稻 》 2015
摘要:水稻成熟胚培养是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研究的基础。以30个不同基因型的寒地粳稻成熟胚为材料,研究了其在相同条件下的培养特性,分析了不同粳稻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的差异以及与培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诱导率最高为83.5%,最低为1.3%。分化率最高为64.0%,最低为0。不同基因型间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差异明显;培养力与诱导率呈显著正相关,与绿苗分化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之间无绝对相关性;培养力聚类分析表明,供试基因型被聚为不同的类群,第三类群中有5个基因型来自相同亲本组合。


浅谈商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 2015
摘要: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其经营范围广,机制灵活,适应性强,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我国市场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于投资少,经营简单,中小企业的数量呈几何倍数增长。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几十年中,为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为失业人员增加了就业机会,对于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商业企业作为中小企业的一部分对于市场的影响和作用不容忽视,但近几年来,劳动成本、资金成本、材料成本和资源环境成本等不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源基因拷贝数体系的建立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 2015
摘要:黑素皮质素受体4(Melanocortin receptor 4,MC4R)基因是影响猪生长肥育性能的主效基因之一,是参与调控体重、采食和能量平衡的关键信号物质。动物转基因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生产珍贵蛋白、基因治疗、器官移植、动物品种改良和建立疾病模型等方面。目前人们已经获得了如羊、牛、小鼠、猪等多种转基因克隆动物。确定外源基因的拷贝数和整合位点是对后续外源基因功能探讨和表型研究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将MC4R基因转入猪PK15细胞中,挑单克隆,通过3对特异性引物对转染细胞做PCR扩增检测出阳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源基因拷贝数,初步建立了检测外源基因拷贝数的实验体系。
关键词: MC4R基因 PK15细胞 阳性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外源基因拷贝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