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几种播后苗前除草剂对纤维高粱杂草的防除效果研究

园艺与种苗 2015

摘要:[目的]为探讨纤维高粱播后苗前杂草化学防除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化学除草药剂的田间防除效果.[结果]结果表明,防除纤维高粱田一年生禾本及阔叶杂草的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除草剂选用38%莠去津悬浮剂或330 g/L二甲戊灵乳油较适宜;在藜不是优势杂草的纤维高粱田可选用96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结论]研究结果为纤维高粱播后苗前杂草的化学防除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纤维高粱 苗前杂草 除草剂 防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品种空育131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充分挖掘寒地水稻生产潜力,以空育131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行距30cm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插秧密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穴距为10cm、每穴插4株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0 413.53kg·hm-2,显著高于穴距为16cm、每穴插3株的处理。虽然穴距为10cm处理的着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最小,但是配合每穴穗数和每穗粒数均较高、产量最高的每穴4株处理,密度增加,因此产量也最高,是实现水稻高产的理想密度。

关键词: 水稻 插秧密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萝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绿萝是重要的观叶植物之一,具有较强的耐阴性和耐尘性,对环境要求低,易于培养。人们对绿萝的栽培技术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制定出了一套标准化的绿萝生产技术。为进一步扩大绿萝的繁育规模,结合绿萝的特点,归纳总结了绿萝的观赏价值和净化价值,提出了绿萝的应用开发前景。

关键词: 绿萝 观赏价值 净化价值 发展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牡豆9号的选育

大豆科技 2015

摘要:牡豆9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2005年以(黑农48×绥04-5474)的F1为母本,与黑农48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经多年鉴定选育而成。该品种需≥10℃积温2 330℃左右,2012—2014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早熟、高产、高油、多抗等优点,2015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吉林省东部半山区相同条件的地区种植应用,种植密度一般以每公顷保苗25~30万株。

关键词: 大豆 牡豆9号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穗型寒地水稻高产栽培肥密模式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了实现水稻超高产生产目标,采用小区对比法研究了不同肥密水平对不同穗型寒地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其高产结构。结果表明:加大施肥量,进一步稀植后,与理论产量相比,穗重型品种松粳9号的实际产量仍有提高空间。中间型品种松粳5号和穗数型品种松粳3号的实际产量在3个密度下都有提高空间。松粳9号穗粒数随施肥量增加穗粒数增加幅度较大,说明靠穗重增加而增产;松粳5号和松粳3号穗粒数增加幅度较小,是靠增加穗数而增产。穗重型品种适宜密度20穴·m-2,中间型和穗数型品种适宜密度均为23穴·m-2。

关键词: 穗型 寒地水稻 密度 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优质玉米新品种绥玉28的选育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绥玉28是由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7年以自交系绥系613为母本,以自交系绥系60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日数115天,需≥10℃积温2 250℃,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和栽培要点等内容。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绥玉28 选育 高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步法RT-PCR和两步法RT-PCR对蜜蜂病毒诊断研究的比较

应用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适合蜜蜂病毒病诊断的RT-PCR技术。【方法】从感染蜜蜂以色列急性麻痹病毒、残翅病毒、囊状幼虫病毒、急性麻痹病毒、黑蜂王台病毒以及慢性麻痹病毒的阳性样品中,分别提取这6种病毒的RNA。然后,同时应用一步法RT-PCR和两步法RT-PCR的反应体系对6种病毒扩增,并对两种方法的灵敏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上述两种方法分别得到158(IAPV)、269(DWV)、342(SBV)、460(ABPV)、536(BQCV)和774 bp(CBPV)的扩增片段,测序结果证实扩增片段符合预期。两步法RT-PCR可检测到更低浓度的病毒颗粒。【结论】结果表明,该2种方法均可快速、有效地诊断蜜蜂病毒。但两步法RT-PCR灵敏性更高。

关键词: 蜜蜂病毒 一步法RT-PCR 两步法RT-PCR

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北方水稻 2015

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6个水稻品种的单株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穗粒数>穗长>千粒重>株高。因此,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应注重对结实率、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的选择。

关键词: 粳稻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后移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保持磷钾肥不变的前提下,控制氮肥总量,将适量的氮肥用作基肥和种肥,其余氮肥后移分期施用研究氮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氮肥后移分期施用增产效果显著,不同处理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以N6处理(纯N量种肥15 kg·hm-2、始花期追氮30 kg·hm-2、始花期喷氮7.5 kg·hm-2及鼓粒期喷氮7.5 kg·hm-2)产量最高,产量为3 285.71 kg·hm-2。大豆始花期追施氮肥的增产作用大于始花期、鼓粒期喷施氮肥,始花期和鼓粒期分期喷施氮肥增产效果好于始花期一次性喷施。氮肥后移分期施用对大豆的油分与蛋白质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充足的底肥或种肥氮有利于提高大豆油分含量,而氮肥后移施用明显降低了油分含量,随着始花期追施氮肥量的增加,大豆油分含量呈递减趋势;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影响作用与油分正好相反,氮肥后移分期施用使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幅度为0.373 3%~1.323 3%;氮肥后移施用对大豆籽粒蛋脂总和的影响与蛋白质的变化趋势一致。

关键词: 氮素后移 施肥 大豆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和玉米轮作体系下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施用效果比较

磷肥与复肥 2015

摘要:在山东潮土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施用对冬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作物磷吸收和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肥处理小麦、玉米产量高于不施磷肥处理,磷肥种类与用量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两种磷肥处理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含量之间差异不明显;P2O5 90和150kg/hm2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施用效果相当,因此磷肥施用量可以适当减少。

关键词: 过磷酸钙 磷酸二铵 土壤无机磷分级 小麦/玉米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