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高密度二氧化碳对荔枝汁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高密度二氧化碳(DPCD)非热杀菌技术对荔枝汁品质的影响,将新鲜荔枝汁经DPCD处理(8MPa、3 6℃、1 0 m in)后,测定p 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电导率、褐变度、V C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DPCD处理对荔枝汁的pH值、总酸度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显著影响,经DPCD处理后荔枝汁的还原糖、总多酚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略有增加,其他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关键词: DPCD非热杀菌 荔枝汁 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鹤山市林业生态规划研究

生态科学 2012 CSCD

摘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造成的气候变化、林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森林资源的规划和保护而得到减缓。广东省鹤山市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也面临着同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生态系统受到了干扰。基于此,论文依据鹤山市森林资源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提出其林业发展的长、短期目标,以及林业整体结构布局和空间布局,即北部"两带",中部"一核五楔",西部"一片"的发展模式。以期优化林业整体布局,最终实现高效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并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规划 生态系统服务 鹤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霍乱弧菌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霍乱弧菌肠毒素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志贺毒素基因(ctx、stx1和stx2)设计引物,扩增大小不同的特异性片段,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多重PCR方法,对人工污染的水样品进行模拟检测。结果显示,多重PCR扩增系统针对目的菌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试验证实,当多重PCR反应体系中模板含量在10CFU时仍能检出。模拟水样品多重PCR检测的敏感性试验证明,人工污染的河水直接集菌检测敏感性为100~1 000CFU/mL,增菌培养后多重PCR检测敏感性可达1CFU/mL。本试验于同一PCR体系检测霍乱弧菌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基因,可用于这2种致腹泻性病原菌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霍乱弧菌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多重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家蚕品种血淋巴总SOD活力的差异及与生命力和产茧量性状的相关性

蚕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氧自由基清除剂,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物体的抗逆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家蚕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在不同地理系统、不同化性品种间和不同温湿度饲养条件下的差异,探讨通过测定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选择家蚕抗性品种育种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常温下中系二化性品种5龄幼虫血淋巴的总SOD活力显著高于日系二化性品种和多化性品种;32℃高温、RH 95%处理一定时间后中系二化性普通品种和耐高温高湿品系总SOD活力显著升高,日系二化性普通品种和耐高温高湿品系则显著下降,但所有供试品种在35℃高温、RH 95%处理一定时间后血淋巴总SOD活力都显著低于常温常湿组。对5龄幼虫血淋巴的总SOD活力与幼虫生命率和虫蛹率的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茧层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5龄幼虫血淋巴总SOD活力可作为家蚕抗性育种材料选择的生化指标之一。

关键词: 家蚕 血淋巴 超氧化物歧化酶 品种 高温 健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锌配施对石灰性土壤磷锌有效性及小麦对其吸收分配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磷锌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磷锌配施对石灰性土壤中磷锌有效性及小麦对其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锌明显增加了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含量,土壤中DTPA提取态锌含量随着施磷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施磷明显增加了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在相同施磷水平下,土壤中速效磷含量随施锌量的增加而增加;施锌提高了小麦茎叶和籽粒锌含量,且在各施锌背景下随施磷量的增加明显地降低了小麦茎叶中锌含量,但提高了籽粒中锌含量。施磷提高了小麦茎叶和籽粒磷含量。在低磷水平(不施磷和施21.82 mg kg-1)时,施锌对茎叶中磷含量的提高作用明显,且随施锌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但籽粒中磷含量逐渐降低;而在高磷水平(174.56 mg kg-1)下,施锌则降低了小麦植株茎叶中磷含量,而籽粒中磷含量却随施锌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因此,石灰性土壤中施磷肥提高了土壤中锌的有效性,而锌也提高了磷的有效性,同时发现施磷降低了小麦茎叶中锌含量,促进了锌元素从植株向籽粒的运输,增加了小麦籽粒中锌含量,但是在低磷条件下,施锌提高了茎叶磷含量,却降低了籽粒磷含量,而在高磷条件下,施锌降低了茎叶磷含量,提高了籽粒含量。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小麦 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籼型水稻温敏不育系粤晶1S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粤晶1S是用粤光S为母本,粤晶丝苗2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不育起点温度低、不育性稳定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在广州稳定不育期从6月中旬至9月中旬,长达3个月以上,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1级,配合力好,于2011年7月通过广东省农业厅技术鉴定。

关键词: 水稻温敏不育系 粤晶1S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对‘桂味’荔枝果实发育及糖代谢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研究水分胁迫对荔枝果实的生长发育、糖代谢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15 a生‘桂味’荔枝(Litchichinensis Sonn‘Guiwei’)为试材,设以灌溉和水分胁迫2个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结果】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荔枝果实的大小、单果质量降低,果实发育受到抑制。水分胁迫的荔枝坐果率显著降低,同时导致最终产量的下降。对水分胁迫条件下糖积累的研究发现,‘桂味’荔枝前期以积累还原糖为主,果实发育后期主要积累蔗糖;胁迫处理的荔枝果实糖含量前期低于灌溉的,后期总糖、蔗糖及还原糖含量都高于灌溉处理的。在荔枝果实发育后期,分解蔗糖的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及合成蔗糖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都为水分胁迫的高于灌溉处理的,这将有助于增加胁迫的果实库强及糖的积累。【结论】因此为使果实正常生长及提高产量和品质,生产上果实发育前中期应保持足量均衡的水分供应,后期不需要过多水分。

关键词: 荔枝 水分胁迫 果实生长发育 糖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家蚕耐热机理研究进展

广东蚕业 2012

摘要:高温胁迫是影响家蚕生长发育以及优质、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家蚕高温伤害成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目前对家蚕抗高温机理研究不多,在探索家蚕抗高温机制的道路上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论文浅述了高温对家蚕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家蚕耐高温的应对机制。

关键词: 家蚕 高温 抵抗 机理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丹毒的紧急处理及防控措施

中国猪业 2012

摘要:猪丹毒病属于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疫病,不是国家强制免疫的猪病。随着养殖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提高饲养密度,导致该病传播机会大大增加。最近几年,该病在猪场有明显抬头的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猪丹毒 紧急处理 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构成及区域趋同性分析-基于1996-2010年Malquist指数法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996-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DEA-Mamquist指数法模型,分析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构成即农业技术效率提高(Tch)和农业技术进步(Tch),并解释了不同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及其分解值的趋同性。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年均增长率为4.1%,其中农业技术进步(Tch)年均增长率为4.8%,农业技术效率(Ech)年均增长率为-0.7%;(2)农业技术效率对全国农业全要素增长率区域差异的解释度分别为58%,剩下的42%则由农业技术进步解释;(3)“九·五”到“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区域农业技术效率和农业技术进步的交替增长,使得东中西区域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长期的趋同效应。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增长率 解释度 趋同, Malmquist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