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进一步加强农业专项资金审计研究
《财经界(学术版) 》 2015
摘要: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问题,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并不断增加对农业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因此审计机构更加关注农业资金问题,组织了农业资金专项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不少审计上存在的不足,如何进一步加强农业专项资金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果,更好的为"三农"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本文试图就此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寒地直播稻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Ⅰ提高直播粳稻出苗率的措施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种子出苗率,从温度、种子催芽、覆土深度及供氧剂等方面研究提高直播稻出苗率的措施,探讨各要素与直播水稻出苗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播出苗率低于晚播,播种至发芽的天数随播期拖后而缩短。种子催芽日数以1~3d,催芽长度1mm以内,出苗率为最佳。在0.5~3.0cm时,随着覆土深度的增加,出苗率下降,鞘叶芽率和枯死不出芽率增多。种子与供氧剂用量比在1∶1以内,出苗率随供氧剂用量增加,出苗率增加,供氧剂用量超过种子量以后,出苗率开始下降。
关键词: 直播水稻 温度 种子处理 覆土深度 供氧剂 出苗率


化肥单施及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对土壤物理性质、大豆形态学指标及产量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现代化低碳农业的背景下,研究了土壤物理性质、大豆植株形态学指标(迪克森质量指标)与收获产量对推荐施肥(NPK)及生物炭和推荐施肥(NPK)配施的响应程度。结果表明,与化肥单施(T1)处理相比,生物炭与化肥混施(T2、T3和T4)处理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降幅为3.1%~10.2%;大豆茎长、茎重和根长均大于化肥单施T1处理,而根重则无明显规律。与化肥单施T1处理相比,T2、T3、T4处理增产幅度依次在4.8%~12.1%之间,生物炭施用量与产量增幅成正比;迪克森质量指标范围在7.79~9.71之间,与产量间相关关系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表示,决定系数为0.98。说明迪克森质量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作物长势,研究结果可为评价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的大豆最终产量和生长过程中植株形态的环境相应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


黑龙江省景观树种评价体系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为了使黑龙江省的景观树种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并结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四十位园林、林学以及生态专家的讨论得出评价模型的因子和评分标准,运用了实数编码遗传计算法改进了RAGA-AHP方法,构建出完整的、科学的、客观的黑龙江省景观树种评价体系。为合理的开发利用黑龙江省的特有的寒地景观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新形势下对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思考
《财经界 》 2015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发展仍然是中国现阶段的首要目标。在对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中,重点关注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事业单位受环境和客观因素的多方面影响,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上一直普遍存在经济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制度未健全,资产管理不严格,财务风险较淡薄等现象,长期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为此基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的视角,通过深入分析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中产生各种问题的原因,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提供更多的借鉴。


粳稻不同粒位上粒重和食味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粒重和食味与其他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选用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为材料,按照穗部位置分为27个粒位,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粒位间粒重与食味值和整精米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碾米品质的好坏对食味有显著影响;粒重和食味值与垩白率和垩白度有极显著负相关性,与粒长、粒宽和长厚比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粒重与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食味值只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关性不大;粒重和食味值与总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脂肪酸含量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球蛋白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提高籽粒的球蛋白含量,来协调食味、产量和营养品质之间的矛盾;粒重和食味与淀粉RVA谱特征值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两者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和回复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消减值和起浆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食味值与峰值黏度、崩解值和脂肪酸含量的相关系数较大。粒重对整精米率和食味有重要影响,峰值黏度、崩解值和脂肪酸含量这3个指标可以作为选择水稻品种良好食味的首选指标。


黑龙江省春小麦抗旱性品种筛选与利用
《中国种业 》 2015
摘要:采用苗期反复干旱法、全生育期抗旱鉴定法,对20个在黑龙江省小麦生产上应用的新老品种抗旱性进行评价,以筛选出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系;同时按照小麦全生育期的抗旱性评价标准进行分类,以指导小麦生产上的品种布局。结果表明:抗旱性极强的品种为龙辐麦19号,抗旱性强的品种为克旱21号,抗旱性弱的品种为克丰3号、克丰9号、克07-1370、龙辐麦18号,其他品种抗旱性均为中等。克丰12号、龙麦33号、北麦4号虽然抗旱性中等,但是在自然降水较充足和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产量都较高,说明这些品种为喜肥水材料,应用时应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地区,以便发挥其产量潜力。
关键词: 春小麦 抗旱性 苗期反复干旱法 全生育期抗旱鉴定法 品种布局


农垦九三管理局不同开垦年限农田黑土团聚体变化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未开垦土为对照,选取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不同开垦年限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萨维诺夫法研究土壤团聚体及土壤有机质变化。结果表明,黑土抵抗外力侵蚀能力、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和抗水侵蚀能力随开垦年限增加逐年下降;土壤结构破坏率及△MWD随开垦年限增长而增大,增大幅度为12.52%~37.60%、12.08%~26.85%;各级团聚体有机质含量总体趋势随开垦年限增长均减小,>5.00 mm、5.00~2.00 mm、2.00~1.00 mm、1.00~0.50 mm、0.50~0.25 mm、<0.2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含量随开垦年限下降幅度分别为29.86%~58.72%、27.42%~73.98%、26.20%~68.04%、33.70%~69.41%、27.35%~65.77%、10.00%~62.36%;过氧化氢酶、脲酶及转化酶三种酶活性均随团聚体粒级降低而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