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也是全世界大豆的重要产区之一。2013年整个东北地区大豆总体种植面积为650万hm2,其中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为243万hm2[1]。由于近年来受到国外转基因大豆的冲击,大豆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探讨大豆产业的栽培模式、提高产量,是提升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竞争力也是


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土壤与作物 》 2014
摘要:花荚脱落是大豆生殖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我调节现象,同时也是限制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筛选与大豆花荚脱落相关的SSR标记位点,研究分别以2011年种植的104个和2012年种植的314个东北春大豆种品种组成的两个自然群体为材料,选用分布于20个连锁群的205对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基因分型。利用TASSEL软件包中的GLM程序,以Q值作为协变量,进行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763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有2~12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多态性信息量为0.054~0.771。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表明,共有33个SSR标记位点与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性状显著相关,在2011年和2012年均检测到的位点有4个,分别为B2连锁群上的Satt534、E连锁群上的Satt452、J连锁群上的Satt244以及O连锁群上的Satt478。本研究结果为选育出花荚脱落率低的东北春大豆的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图3,表5,参30。
关键词: 大豆 多样性信息量 连锁不平衡 群体结构 关联分析


大麻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 2014
摘要:通过对大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了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大麻原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施肥量为N 35.22 kg/hm2、P2O540.62 kg/hm2、K2O 45.97 kg/hm2,相对应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0 514.52 kg/hm2、10 501.30 kg/hm2、10 749.8 kg/hm2;推荐大麻最佳施肥量为N 34.71kg/hm2、P2O539.81 kg/hm2、K2O 44.89 kg/hm2,相对应的最佳经济产量分别为10 514.00 kg/hm2、10 500.4 kg/hm2、10 748.5 kghm2。


钾肥施用量对五优稻4号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14
摘要:选取五优稻4号作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5个不同钾肥施用量处理。结果表明:钾肥施用量增加,倒伏级别和比例明显减轻,适当增加钾肥施用量能提高千粒重、结实率、穗数及产量,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米率、增加透明度、降低蛋白质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综合评价值。钾肥施用量应控制在10~12.5kg/667m2,水稻的产量和品种达到最佳效果。低于10kg/667m2,容易引起倒伏使品质下降、产量降低;高于12.5kg/667m2,不但种植成本上升,产量增加不明显,品质反而有降低趋势。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
《现代农业科技 》 2014
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3个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及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见解。


3种腐熟剂促进玉米秸秆快速腐解特征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4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东北寒冷区快速腐解秸秆的腐熟剂,通过网袋腐解试验明确施入3种秸秆腐熟剂对玉米秸秆生物量及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100 d的腐解,玉米秸秆生物量失重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玉米秸秆失重率为57.1%~64.1%,其中以施用3号秸秆腐熟剂的玉米秸秆生物量失重率最高,为64.1%。施入不同秸秆腐熟剂后玉米秸秆氮、磷、钾释放率分别为35.1%~57.2%、44.2%~59.6%、77.4%~89.7%,其中以3号腐熟剂的秸秆磷、钾素释放率最高。各处理有机碳矿化率呈相同的趋势,均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取样末期有机碳矿化率在65.3%~69.1%之间,且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综上,以3号秸秆腐熟剂腐解秸秆的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