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双酶水解制备鳕鱼碎肉促钙吸收肽工艺的优化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提高鳕鱼碎肉的附加值并获得高生物利用率的补钙制剂。方法以水解度和可溶性钙结合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试验优化反应条件,最终确定鳕鱼碎肉促钙吸收肽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优水解工艺条件为pH 8.22,温度54.7℃,水解时间5.1 h,酶用量300 U/g,料液比1:3,复合酶比例为(胰蛋白酶:AP-1)1:2;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32.9%,可溶性钙结合量为23.30μg/mL,产生的鳕鱼碎肉多肽具有较强的体外持钙活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可用于实际酶促水解过程预测,为鳕鱼碎肉的高值化利用和补钙制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海小黄鱼不同组织中δ~(15)N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渔业科学进展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了黄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肌肉、内脏、鱼鳃、鳞片和背鳍等不同组织器官中的氮稳定同位素的比值(δ~(15)N)。结果显示,内脏、鱼鳃、背鳍、鳞片与肌肉间δ~(15)N的平均值范围为10.29‰~10.72‰,无显著差异(P>0.05);而耳石中的δ~(15)N值低于其他组织器官中的δ~(15)N值,其平均值为7.08‰,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耳石与其他组织器官中δ~(15)N值的组成明显不同。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内脏、背鳍、鳞片、鱼鳃、耳石与肌肉中的δ~(15)N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其Pearson相关系数均>0.72,表明其他组织器官中δ~(15)N值可替代肌肉研究鱼类营养等级和构建海洋食物网结构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藿香对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研究广藿香对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成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等,尝试从分子水平阐释其抑制菌膜形成的机理.方法以耐药哈维氏弧菌X140701为实验菌株,通过二倍稀释法测定广藿香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采用qRT-PCR检测广藿香对生物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广藿香对X140701 MIC为31.25 mg/m L(以生药计).0.782 mg/m L广藿香水提物对X140701生物膜抑制率达37.6%;广藿香水提物可使X140701生物膜相关基因lux R、fla B基因表达量上调,lux S、hfq、omp W基因表达量下调.结论广藿香能有效抑制耐药哈维氏弧菌生物膜的形成,其抑制作用与5个成膜相关基因中的表达密切相关.
关键词: 生物膜 广藿香 哈维氏弧菌 成膜相关基因 荧光定量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如何做好科考船安全管理工作
《江西水产科技 》 2018
摘要:针对科考船安全管理现状,结合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从"人—物—管理"系统的各要素着手,对科考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指导做好科考船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保障科考船航运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南美白对虾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8
摘要:目的研究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在虾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药物代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方法在(26±2)℃的养殖水温下,以30 mg/(kg·bw)的投喂剂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单次投喂药饵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进行测定ENR与CIP的含量,其药-时数据通过DAS 2.0动力学软件分析。结果 ENR在南美白对虾体内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而其代谢产物CIP在南美白对虾体内象不符合房室模型。ENR在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最快达峰时间(T_(peak))为1和8 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24451.2和14212.1μg/kg;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71766.2和116847.4μg/(L·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59.5和33.6 h。CIP在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最快达峰时间(T_(peak))为8和20 h;达峰浓度(C_(max))分别为598.8和4566.6μg/kg。肝胰腺和肌肉的ENR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maximum residual limit,MRL)分别为384 h和480 h,而肝胰腺和肌肉中的CIP分别从288和480 h开始低于检出限。结论在(26±2)℃养殖水温下,以30 mg/(kg·bw)剂量对南美白对虾进行单次投饵给药时,建议休药期不得低于20 d。
关键词: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南美白对虾 代谢残留 药代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靖海湾条斑紫菜的营养及鲜味评价
《渔业科学进展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收割期的靖海湾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营养价值并评价其鲜味。通过测定基本营养成分、无机元素组成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其营养学特征,通过测定游离氨基酸与呈味核苷酸组成,进而计算滋味活性值(Tasteactivevalue,TAV)与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concentration,EUC)。结果显示,靖海湾条斑紫菜蛋白质含量丰富,头水和二水紫菜的蛋白含量均在49%以上,显著高于四水和六水紫菜(P<0.05)。不同收割期条斑紫菜的脂肪含量较低,均小于1.1%。常量元素中P含量最低,K含量最高,约为2.59×10~4~5.52×10~4 mg/kg;微量元素以Fe含量最高,Zn次之,Co最低;Pb含量明显低于GB 2762-2017的限量要求。头水、二水紫菜与四水、六水紫菜的必需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游离谷氨酸和次黄嘌呤核苷酸对条斑紫菜的鲜味起主要贡献作用,头水、二水、四水和六水紫菜的EUC(以干基计)依次降低,分别为239.71、190.03、108.05和51.56 g MSG/100 g。靖海湾条斑紫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收割前期的靖海湾条斑紫菜鲜味度较高,可作为开发调味品的原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施氏鲟后的免疫应答反应与保护效果
《中国水产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1869)后的免疫应答反应与保护效果,本研究采用福尔马林灭活法制备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通过腹腔注射途径免疫健康施氏鲟,对施氏鲟外周血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白细胞组成、吞噬活性、吞噬指数、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等免疫指标及疫苗保护效果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免疫组红、白细胞数量迅速上升,于免疫后第4天达峰值,分别为(8.50±0.17)×10~8个/mL和(8.96±0.44)×10~6个/mL;单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分类百分比于第7天达峰值,分别为10.50%和15.5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细胞分类百分比在第21天才达峰值73.51%;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比均于第4天达到最高值,分别为4.53和30%;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在免疫后第7天和第14天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抗体效价于免疫后第21天达到峰值1:203,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攻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76.84%。由此可见,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施氏鲟后,能够显著诱导施氏鲟体内的免疫应答反应,增强鱼体的免疫保护能力。本研究为养殖鲟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疾病的免疫预防技术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施氏鲟 灭活疫苗 免疫指标 相对免疫保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斑鱼的营养、保鲜与加工技术现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石斑鱼是优质的海水鱼类,近年来,随着石斑鱼育种和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石斑鱼的养殖产量逐年上升,年产量已突破十万吨。而受我国"生猛海鲜"消费意识影响,石斑鱼保鲜与加工技术方面相对较滞后,因此了解石斑鱼营养组成、保鲜、加工技术现状,有助于促进石斑鱼保鲜与加工技术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石斑鱼的营养组成、保活技术、保鲜技术(包括低温保鲜、气调或真空保鲜、复合保鲜剂)、加工技术(包括冻石斑鱼、石斑鱼调理食品、多肽制品)与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的研发现状,结合产业和消费的新需求,提出石斑鱼今后在保鲜、精深加工技术、营养品质保持、质量安全控制及标准化加工方面的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远海养殖装备系统方案研究
《渔业现代化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海洋捕捞产量的萎靡、近海生态系统的恶化,人们对健康绿色海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了海洋养殖业逐渐迈入深蓝海域,国际社会对开发大洋渔业资源的竞争将变得越来越激烈。利用深远海优质水资源大批量养殖良好经济效益鱼类的深远海养殖,是拓展养殖区域、提高海产品产量的重要方式。通过对现有几个比较成功案例的回顾和比较,针对海上运输业萧条、运输船队过剩等现况,利用项目前期成功经验,对一条30万吨级的矿砂船改造为养殖工船展开技术研究:改造其船体结构,规划养殖方案,设计养殖配套的鱼群调拨、深层测温取水、投饲、排污换水、起捕等系统。总结并归纳待解决的问题,以推动深远海养殖可应用可复制可推广,为构建深蓝渔业战略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镧对条纹锯鮨组织抗氧化酶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水产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水温17~26℃下,将平均体质量(68.19±4.00)g的条纹锯幼鱼饲养在体积200L的塑料箱中,用氯化镧配制镧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1、2、5、10、20mg/L和30mg/L,每个质量浓度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放入15尾鱼,每日更换50%试验用水,以探究稀土元素镧对条纹锯幼鱼的肝、肾、鳃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Na~+/K~+-ATP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90d的饲养结果表明,当镧质量浓度为5mg/L时,条纹锯生长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分别为74.29%和0.61%;镧显著或极显著抑制肝、肾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和P<0.01);低质量浓度(0~2mg/L)时,镧对鳃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高质量浓度时(20、30mg/L)时,有抑制作用;镧极显著抑制肝中丙二醛含量(P<0.01),而在肾和鳃中丙二醛含量先升后降;镧对条纹锯肝、肾、鳃中Na~+/K~+-ATP酶的活性影响大致相同,即在低质量浓度镧暴露时Na~+/K~+-ATP酶呈激活状态,在高质量浓度镧作用下,鳃中的Na~+/K~+-ATP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肝、肾中的Na~+/K~+-ATP酶活性受到显著或极显著抑制(P<0.05和P<0.01)。
关键词: 氯化镧 条纹锯 抗氧化酶 Na+/K+-ATP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