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348条记录
松阳县典型中轻度污染耕地镉输入输出平衡研究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准确了解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农田土壤中镉(Cd)污染来源并制定修复对策。【方法】2017-2019年,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典型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当地的投入品和农作物,连续3 a监测重金属Cd的输入和输出量。【结果】2017-2019年,研究区肥料与大气沉降是Cd的主要农业污染来源,占比分别为49.78%和40.16%、50.20%和39.14%、34.04%和48.09%;投入品每年Cd的总输入量分别占土壤Cd总量的0.18%、0.17%和0.14%。水稻Oryza sativa、油菜Brassica napus与茶Camellia sinensis的Cd年总输出量分别为2 820.00、2 706.00和2 629.50 mg·hm-2·a-1,年平均输出量为2 718.50 mg·hm-2·a-1,年平均输出量总体较为平稳。2017-2019年间Cd年输入量和输出量均逐年降低,但Cd年输出量均大于Cd年输入量,其原因可能是Cd在植物中出现了富集。【结论】该地区Cd的农业污染来源主要为肥料和大气沉降,环境及农投品整体属于清洁水平,但大气沉降量有上升的趋势,因此需对该区域继续实施长期监测;植物的年输出量均大于投入品的输入量,因此需避免秸秆直接还田,并及时修复当地受污染的土壤以及种植的植物。图1表5参25

关键词: 耕地土壤 重金属 镉污染 输入输出 松阳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油橄榄适宜良种及其授粉品种筛选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适宜我国南方红壤区雨热同步气候条件的油橄榄良种及其配套授粉品种,本研究选用10个油橄榄品种(豆果、费切罗、佛奥、柯基、丽蒙娜、小苹果、尼Ⅰ、贝·诺切拉、佩兰扎纳和塔吉)在浙江省丽水市进行为期5年的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品种的营养生长、鲜果产量和含油率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尼Ⅰ、豆果和柯基3个品种具有以下优良特性:树形中等,树高和冠幅分别介于357.7~380.0 cm和342.5~369.2 cm之间;适应性较强,新梢落叶率低,为13.9%~17.0%;早实,幼树期均为2年;初果期第3年挂果株率分别达100%、90%和65%,单株产量分别为16.4、10.9和5.9 kg,分居参试品种(同一自然年份)前三位;果实含油率中等,分别为11.4%、10.5%和7.5%,是我国南方发展油橄榄的适宜良种。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3个品种自花可实,自花坐果率为1.1%~4.2%,但自然坐果率和异花坐果率更高,分别为3.1%~9.9%和2.4%~10.3%,因此建园时有必要配置适宜的授粉品种,具体为尼Ⅰ×柯基、豆果×佩兰扎纳以及柯基×豆果。本研究对油橄榄良种筛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南方发展油橄榄生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油橄榄 中国南方 品种筛选 授粉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子休眠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休眠是植物适应外界环境条件以确保物种生存、繁衍和进化的自我保护方式,其休眠强弱会直接影响农业生产。本文从遗传学基础、呼吸代谢途径、激素、生态环境因子等方面综述了水稻种子的休眠调控机理,介绍了水稻种子休眠特性的检测方法、休眠特性分级,以及品种遗传特性、植物内源激素、淀粉酶活性等水稻种子休眠特性的影响因素,重点总结和分析了调控水稻种子休眠的物理、化学技术,详细介绍了种植管理、去除稃壳、施用抗穗发芽或破休眠药剂等水稻种子休眠调控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同时探讨了水稻种子休眠调控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水稻种子休眠调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种子 休眠特性 遗传特性 调控机理 休眠调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CGMMV胁迫下MIR319家族成员及靶基因的鉴定分析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MIR319家族成员(miR319、miR319a及miR319a-3p)在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将MIR319的成熟序列与西瓜基因组进行Blast比对获得其前体基因,利用MEGA对前体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PlantCARE对前体基因启动子区的顺式作用元件进行分析,降解组测序对MIR319的靶基因进行分析,转录组测序及qRT-PCR分析MIR319靶基因的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获得MIR319家族成员共同前体基因Pre-MIR319,其长度为170 bp,含有完整的茎环结构;序列比对显示,MIR319家族成熟序列在5′端第2~第14位碱基高度保守;西瓜Pre-MIR319与35个物种的116条miR319前体序列经系统进化分析后分为四个分支,其中西瓜Pre-MIR319与马铃薯miR319a前体基因(MI0025952)距离最近;Pre-MIR319启动子区含有光响应元件、赤霉素响应元件、乙烯响应元件、茉莉酸甲酯响应元件、MYB和MYC等多个顺式作用元件;降解组测序获得MIR319家族成员的5个靶基因,其中Cla019567、Cla013523、Cla023342和Cla002428注释为TCP转录因子,Cla013668注释为MYB转录因子,剪切位点位于MIR319家族成员成熟序列5′端的第10位碱基;靶基因编码氨基酸数目为319~554 aa、分子量为34.94~61.21 kDa、理论等电点为5.29~7.80,定位于细胞核/细胞质中,均不含跨膜结构域;转录组测序及qRT-PCR分析表明miR319a负调控靶基因Cla013523(TCP)的表达。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MIR319家族成员在CGMMV胁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对靶基因的调控作用。

关键词: 西瓜 MIR319 降解组测序 靶基因 RNA-Seq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水平下灌浆期高温对水稻贮藏蛋白积累及其合成代谢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不同施氮水平下灌浆结实期高温对稻米贮藏蛋白积累及其组分的影响,明确不同温氮处理组合下稻米贮藏蛋白合成积累过程与籽粒氮代谢关键酶及相关基因表达间关系。【方法】以2个主栽常规晚粳品种(秀水134和秀水09)为材料,利用盆栽土培试验,在水稻穗分化期设低氮(每盆0.5 g尿素)和高氮(每盆2.0 g尿素)2个氮水平,继而通过在水稻灌浆结实期的人工气候箱控温试验,设置高温(日均温度30℃,日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为34℃和26℃)和常温(日均温度23℃,日最高温和最低温分别为26℃和20℃),构成低氮-常温(LN-NT)、低氮-高温(LN-HT)、高氮-常温(HN-NT)、高氮-高温(HN-HT)4个处理组合,并结合水稻籽粒灌浆不同时期取样,探讨氮素穗肥对水稻高温灌浆过程贮藏蛋白积累和主要蛋白组分含量影响及其与籽粒氮代谢关键酶及相关基因表达间关系。【结果】氮素穗肥和灌浆期高温均会导致稻米粗蛋白相对含量上升,但在高温处理下单位籽粒中粗蛋白的绝对量却呈降低趋势,以13 kD醇溶蛋白亚基组分在高温处理下的下降幅度最大,从而引起籽粒谷蛋白/醇溶蛋白质比值的上升,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编码水稻13 kD醇溶蛋白合成基因(Pro13, Pro14和Pro17)在高温处理下的下调表达所致。与之相比,增施氮素穗肥(HN-NT和HN-HT)在引起稻米粗蛋白相对含量提升的同时,单位籽粒中的粗蛋白总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但对贮藏蛋白谷/醇比的影响不明显,且谷蛋白组分中的37 kD酸性亚基和22 kD碱性亚基在不同氮处理水平下的相对比例也基本保持稳定;氮素穗肥可增强灌浆籽粒中的谷氨酰胺合酶(GS)、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但HN-HT处理下的籽粒GS、GOT和GPT活性显著低于HN-NT处理,高温胁迫对水稻灌浆中后期籽粒器官中的氮转运代谢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灌浆期高温均可引起稻米整精米率的明显下降和垩白度的显著上升,但HN-HT处理的千粒重、结实率、产量水平、整精米率却高于LN-HT处理,且前者的稻米垩白度显著低于后者,氮素穗肥不足加剧了高温胁迫对千粒重、结实率、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等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负面影响。【结论】氮素穗肥对水稻高温灌浆过程贮藏蛋白合成积累起重要调节作用,增施氮素穗肥虽然对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谷蛋白和醇溶蛋白质合成具有促进作用,并导致稻米贮藏蛋白相对量与绝对量增加,但对于高温灌浆下13kD醇溶蛋白亚基合成及其组分含量下降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效应,有利于维持贮藏蛋白谷/醇比相对稳定。

关键词: 水稻 贮藏蛋白 氮肥 灌浆高温 稻米品质 氮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适应仿形甘薯削皮机优化设计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甘薯人工削皮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传统去皮方式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甘薯的物理特征,设计了一种柔性自适应仿形甘薯削皮机。为确保甘薯削皮厚度的一致性与削皮作业的稳定性,首先对甘薯削皮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影响仿形削皮性能的关键部件结构参数及取值范围,以仿形限位球半径、仿形力、电缸与卡爪转速比为试验因素,以甘薯削皮厚度均匀性为响应值,利用Design-Expert 8.0. 6软件采用BBD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建立了各因素与甘薯削皮厚度均匀性的回归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削皮性能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甘薯削皮厚度均匀性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仿形力、仿形限位球半径、电缸与卡爪转速比;最佳参数组合为仿形力68.1 N、仿形限位球半径28.1 mm、电缸与卡爪转速比0.95。甘薯削皮性能验证试验表明,在优化后的工作参数下,该甘薯削皮机削皮效果较好,平均每个甘薯削皮时间为10 s,工作效率达360个/h,满足甘薯削皮的工业化加工需求。

关键词: 甘薯 削皮 自适应仿形 响应曲面法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预处理加工对西兰花茎叶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热烫、冻融、超声3种预处理方式对西兰花茎叶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试验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仪对不同预处理加工后的西兰花茎叶制成的西兰花茎叶汁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西兰花茎叶汁的主要异味成分为己醛、庚醛、壬醛、(E)-2-己烯醛、(E,E)-2,4-庚二烯醛、1-戊醇、1-辛醇、1-己醇、(E)-3-己烯-1-醇、甲硫醇、2-乙基噻吩、硫氰酸甲酯、二甲基二硫醚、β-紫罗酮、6-甲基-5-庚烯-2-酮。与超声预处理相比,热烫和冻融处理可以较好地降低西兰花茎叶汁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与未进行预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热烫处理的西兰花茎叶汁中虽然检出了甲硫醇和二甲基二硫醚,但醛类含量减少,酯类含量增加,此外,与冻融处理相比,热烫硫化物含量更低。本研究为西兰花茎叶的果蔬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兰花茎叶 西兰花茎叶汁 挥发性成分 风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兔流行性腹胀病病原分离鉴定与防治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有效控制家兔流行性腹胀病的蔓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鉴别诊断技术,对112例40~90日龄患病兔病样开展病原检测,其中,分离鉴定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有78例,分离鉴定出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的有69例。致病性试验表明,这两大分离菌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的主要致病菌。在3个常发病兔场开展溶菌酶临床防治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预防试验中的发病率,还是治疗试验中的病死率,溶菌酶处理组均比对照组低50多个百分点,表明溶菌酶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明显,能有效遏制病情蔓延,可作为当前替代抗生素的首选药物。研究结果为兔流行性腹胀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流行性腹胀病 细菌分离 溶菌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交设计优化中药类植物提取物组方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制备可替代饲用抗生素的中药类复合植物提取物,首先以抑菌率、抗炎率和抗氧化IC50值为评价指标,从19种中药类植物中遴选出石榴皮、桂枝、厚朴、青蒿和鸡血藤5种原料作为复合提取物组分;然后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优化组分不同配比,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获得分别具有最佳抑菌(Fab)、抗炎(Fai)和抗氧化(Fao)功能的3个组方,其组分中厚朴、鸡血藤、青蒿、桂枝和石榴皮的比例依次为7∶13∶6∶9∶1、7∶13∶4∶1∶1和3∶13∶4∶1∶7。验证试验结果显示:Fab最小抑菌浓度为125 mg·mL-1,Fai抗炎IC50值为0.144 mg·mL-1,Fao抗氧化IC50值为0.222 mg·mL-1。通过以上研究,获得兼具抑菌、抗炎和抗氧化功能的复合植物提取物最优组方3个。

关键词: 中药 正交设计 植物提取物组方 抑菌 抗炎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属植物细胞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兰属(Cymbidium)植物作为重要的观赏花卉,是研究被子植物花器官分化的良好模式类群。目前,兰属植物的染色体进化研究十分受限,其物种形成和进化过程尚不清楚,部分种或变种仍缺乏着丝粒、端粒、核仁组织区等细胞学标记。本研究从常规的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两个角度对兰属植物染色体的倍数性、核型、染色体行为、荧光原位杂交、表观遗传标记及分子标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期望为兰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和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并为细胞学及分类学相关工作的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 兰属 细胞学 染色体 荧光原位杂交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