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σC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病原,可引起各品种鸭及鹅发病,给我国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NDRVσC蛋白是主要的外衣壳蛋白之一,通过细胞受体介导使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并诱导宿主机体产生型特异性抗体。为制备NDRVσC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并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和纯化的重组σC蛋白免疫BALB/c小鼠(Mus musculus),取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以重组纯化的σC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方法筛选出4株稳定分泌NDRVσC蛋白的McAbs杂交瘤细胞株A5-A1、A5-B6、A9-D4和B9-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株McAbs均能识别NDRV全病毒和原核表达的重组σC蛋白;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结果显示,4株McAbs均与NDRV呈阳性反应,与经典鸭呼肠孤病毒(Classical duck reovirus,CDRV)和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呈阴性反应。利用人工合成相互重叠的多肽库和一系列截短多肽,对4株McAbs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株单抗A5-A1、A5-B6和B9-6识别的核心抗原表位均为177PILSGPADA185,A9-D4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可能呈空间构象。抗原表位的保守性分析表明,该抗原表位在不同地域和不同宿主来源的NDRV分离株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上述结果表明,177PILSGPADA185是NDRV的型特异性B细胞线性表位。本研究为深入探讨σC蛋白结构和建立NDRV临床检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σC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白菜BrSPS1Fb基因剪接受体位点变异及其对剪接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剪接受体位点变异对剪接方式与效率的影响,对大白菜材料He2进行重测序,发现BrSPS1Fb-He2第6个内含子(I6)的剪接受体位点由AG突变为AC。对大白菜材料He2花瓣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BrSPS1Fb-He2 read数据,结果显示,BrSPS1Fb-He2在pre-mRNA加工过程中发生了选择性剪接。BrSPS1Fb-He2可选择3个位置(A1、A2和A3)作为受体进行剪接,产生3种剪接异构体(S1、S2和S3),或者保留I6整个内含子,形成S4剪接异构体。大白菜BrSPS1Fb-He2的成熟mRNA中保留部分I6(S1和S2)或全部I6(S4),或者缺失部分E7外显子序列(S3)。综上,BrSPS1Fb剪接受体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变异对其转录后剪接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键词: 大白菜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剪接受体位点 SPS1F 选择性剪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莲藕淀粉与全粉颗粒形态及品质特性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不同品种莲藕为原料,在分别制备淀粉和全粉基础上,研究莲藕淀粉、全粉的颗粒形态、糊化特性、热学特性及质构特性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莲藕淀粉颗粒表面光滑,无裂痕,多数呈短棒状,少数为椭圆形,部分淀粉颗粒表面有凹陷;莲藕全粉表面粗糙且形状不规则。除"鄂莲1号"外,其余5个不同莲藕淀粉与全粉亮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淀粉透明度高于全粉。莲藕淀粉起始糊化温度与焓变值均高于莲藕全粉,‘杭州黄荷头’淀粉颗粒糊化最高,为63.9℃,‘鄂莲6号’全粉糊化温度最低,为55.0℃。莲藕淀粉膨胀性能与热糊稳定性较好,莲藕全粉冷糊稳定性较好。莲藕淀粉咀嚼性、延展性整体低于莲藕全粉,弹性、硬度基本相同,但是‘鄂莲1号’全粉咀嚼性、延展性均高于其他品种。
关键词: 莲藕 品种 淀粉 全粉 颗粒形态 糊化特性 热学特性 质构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
《生命科学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鳝产业急速发展以及养殖面积剧增的同时,寄生虫疾病频发,给黄鳝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的研究对于寄生虫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黄鳝寄生虫的种类、生活史和寄生关系、种群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寄生虫病病症与危害等方面对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黄鳝寄生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人们全面了解黄鳝寄生虫种群生物学提供参考,并为黄鳝寄生虫疾病的合理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柚精油"除萜赋香"工艺的优化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葡萄柚精油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柠檬烯易氧化呈异味,是影响货架期和赋香性能的主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温度和压力为影响因子,以馏出物中的柠檬烯含量(Y1)、馏余浓缩物中的柠檬烯(Y2)、芳樟醇(Y3)及葵醛含量(Y4)为响应值,采用气相色谱技术检测各组分含量,设计中心组合试验对分子蒸馏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分离去除原油中的柠檬烯,制备高倍浓缩精油。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对Y2、Y3、Y4均有显著影响,响应面模型的优化温度为44.89℃,压力为500 Pa,Y1、Y2、Y3、Y4的预测值分别为94.84%、49.75%、1.63%、2.39%,对应实际值分别为94.89%、49.72%、1.59%、2.34%,与预测值基本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浓缩后的精油呈棕褐色,香气更加醇厚、柔润,氧化物含量从3.41%上升到29.31%,实现了8.6倍浓缩。本研究可为其他柑橘类精油的浓缩提供参考。
关键词: 葡萄柚精油 除萜赋香 分子蒸馏 响应面分析 柠檬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性别决定与种质创新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杨梅(Myrica rubra)多为雌雄异株,需配置授粉树或人工进行异花授粉,生产中常因异花授粉不亲和而导致杨梅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出现。因此,杨梅性别决定一直以来是其遗传育种的研究重点。本研究从近年来杨梅性别系统的生物学特征、芽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性染色体系统、基因组学方面对杨梅性别决定研究进行综述。有研究表明,杨梅为ZW染色体决定系统,由W染色体上的雌性特定区域里的功能基因决定雌株分化。这些研究,不仅对果树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而且有助于对杨梅雌雄同株种质创新进行前期探索。未来可通过芽变选育鉴定并结合基因编辑,创造杨梅雌雄同株种质乃至良种,以解决雌雄异株的授粉问题,使果实座果率和品质提高的目标实现。
关键词: 杨梅(Myrica rubra) 性别决定 种质创新 雌雄同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美人'柑橘结果树的营养需求特征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柑橘品种‘红美人’果树叶片、果实养分含量及产量进行分析,明确柑橘结果树养分吸收特征。结果表明: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是‘红美人’柑橘对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关键时期,叶片中氮、磷含量在开花期最高,而钾在果实膨大期含量最高;叶片中钙、硼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成熟期和幼果期达到最大值;而镁的含量变化不大,仅在花芽分化前期略有增加然后减少。根据柑橘果实产量、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等指标,估算出其产量在232025020kg∕hm2时合理施肥量为:N20324.2—405.320kg∕hm2、P2O5230.3—345.420kg∕hm2、K2O20343.3—457.720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诱变创制水稻新种质研究进展及浙粳99突变体库的建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辐射诱变育种所需年限短、变异率高、后代性状稳定快,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已广泛应用。本文统计了我国近10年来利用辐射诱变技术培育的在生产应用上发挥重要作用的部分优良新品种18个,说明通过辐射诱变可加速水稻变异,丰富水稻遗传图谱,为培育高产、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提供更多类型种质资源。此外总结了利用辐射诱变获得的各种类型突变,包括茎秆突变体如高秆、矮秆、粗秆、茎扭曲等;叶部性状突变体如叶色、叶长、条纹、叶斑等;穗部性状突变体如穗型、穗色、籽粒大小、籽粒形状等;生理性状相关突变体如早衰、不育、晚熟、不抽穗等。系统介绍了产量相关突变体、茎秆相关突变体、叶形相关突变体、穗部相关突变体、抗性相关突变体和稻米品质突变体等各类水稻突变体及其基因定位、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并通过辐射技术诱变浙粳99水稻种子,初步研究了获得的多种类型突变体,进行了相关表型分析,为水稻功能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水稻育种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户对区域指数类农业附加险购买意愿的实证研究-以河北棉花种植户为例
《浙江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美国为规避WTO规则,避免贸易争端,推出了可降低勘察定损成本和个人道德风险的区域指数类农业附加险——叠加收入保护计划(STAX)。当前,中国亦面临支棉政策调整、棉农种植意愿趋降等多重压力,如果也实行类似的棉花保险,农户的购买意愿如何?为回答此问题,在剖析STAX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河北省棉农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户购买该类保险产品的意愿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支付金额、是否购买棉花主险与农户购买该类保险的意愿呈显著(P<0.05)负相关,种地收入、是否认为保险对稳定种地收入有作用,以及亲人邻里是否愿意购买以整体预期收入为投保标的的棉花保险对农户购买该类保险的意愿有显著(P<0.05)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如下建议:完善保险产品体系,加强棉花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提升我国棉花保险的保障水平;加大区域指数类农业附加险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和保险知识培训力度,提升农户的保险认知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鳞翅目昆虫迁飞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进化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迁飞性昆虫迁飞行为的分子调控机制,选取12种鳞翅目昆虫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迁飞组和非迁飞昆虫组,采用PAML软件分析单拷贝直系同源基因在2个分组中的进化速率,从基因组水平对涉及生物钟调节、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3类迁飞相关基因进行注释和比较。结果表明,部分基因在迁飞昆虫和非迁飞昆虫中的进化速率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基因富集在肌肉结构发育、复眼及光感细胞发育、能量代谢、腺体发育、醇酮类及脂蛋白合成代谢、磷酸化调节等生物过程中;与神经调节相关的基因在迁飞昆虫中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扩增或收缩,而涉及生物钟调节的基因中仅ebony在迁飞组昆虫中的拷贝数显著多于非迁飞组的拷贝数,与内分泌调节相关的法尼醇脱氢酶编码基因在迁飞组和非迁飞组中呈现显著差异。表明迁飞和非迁飞2组昆虫在基因组水平上存在部分基因拷贝数增加或减少的规律,可能是迁飞昆虫或非迁飞昆虫的共同特征。
关键词: 迁飞 鳞翅目昆虫 进化 生物钟调节 神经调节 内分泌调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