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648条记录
木贼镰孢菌D25-1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及结构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贼镰孢菌是多种植物的病原菌,也具有益生作用,功能复杂多样。本研究基于Illumina Hiseq 4000和Pac Bio平台对木贼镰孢菌D25-1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及组装,共组装出16个基因组片段,GC含量48.01%,总长40 776 005个碱基,Gap数为0。对内含子、外显子、基因长度、非编码RNA、重复序列等基因组信息均进行分类统计,外显子40 110个,总长19787 286 bp,内含子26 281个,总长2 290 434 bp,多数基因长度为500~1 499 bp,tRNA 333个,rRNA 71个,sRNA 69个,snRNA 31个,miRNA 108个,共预测的重复序列1 713 918 bp,占基因组4.2033%。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木贼镰孢菌组装结果较好,特有基因3 483个和共有基因1 805个,并对共有基因进行了COG分类注释。基因家族分析发现2 500多个单拷贝同源基因。构建进化树发现木贼镰孢菌和假禾谷镰孢菌的遗传距离最近,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确定了其进化地位。本研究为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基因功能演化分析、病害防控等研究提供基础的数据。

关键词: 木贼镰孢菌 全基因组 非编码RNA 重复序列 比较基因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背负式静电喷雾器静电喷施对2种玉米田除草剂的减量效应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背负式静电喷雾器静电喷施对玉米田除草剂的减量效应,以土壤处理除草剂40%乙·莠SE和茎叶处理除草剂30%苯唑草酮SC+90%莠去津WG+专用助剂作为参试除草剂,测定了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在不同施药剂量下的静电喷施效果。结果表明:背负式静电喷雾器静电喷施对40%乙·莠SE和30%苯唑草酮SC+90%莠去津WG+专用助剂均有明显的减量效应。当40%乙·莠SE和30%苯唑草酮SC+90%莠去津WG+专用助剂中90%莠去津WG的施用量分别降至2 850 mL/hm~2和825 g/hm~2时,较各自推荐施用量分别减少用药量36.67%和21.43%,对玉米田主要杂草仍有理想的控制效果,株防效超过64%,鲜重防效超过95%;并可最大限度地改善玉米茎、穗部性状,减轻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人工除草分别减产1.96%和0.29%。可见,背负式静电喷雾器在玉米田土壤处理除草剂和茎叶处理除草剂喷施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背负式静电喷雾器 静电喷雾 玉米田 除草剂 减量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孢镰孢菌对抗病和感病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片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黄瓜对尖孢镰孢菌的抗性机理,选择黄瓜抗病和感病材料进行尖孢镰孢菌接种,以接种灭菌水为对照,分析接种后抗病和感病材料的生物学性状及叶片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规律差异.结果显示:①接种后20 d,抗病材料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总根长、根总面积、根总体积、根冠比、壮苗指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在感病材料中表现为染菌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其中总根长表现最为明显,较对照减少51.02%.②接种病原菌后,抗病材料游离氨基酸呈下降趋势,感病材料游离氨基酸呈上升趋势.接种病原菌后8、12、16、20d,抗病材料游离氨基酸总量几乎不受病原菌的影响,感病材料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4.05%、32.54%、56.29%、149.10%.③在测定的34种游离氨基酸中,有16种在抗病和感病材料中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瓜氨酸和丙氨酸在抗病材料中表现为染菌处理小于对照或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在感病材料中表现为染菌处理大于对照;酪氨酸、牛磺酸、蛋氨酸、亮氨酸、β氨基异丁酸、鸟氨酸、赖氨酸和脯氨酸的表现则相反.接种后随着幼苗生长,瓜氨酸、天冬酰胺、磷酸丝氨酸、尿素、β丙氨酸、组氨酸、鸟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在抗病材料中呈下降趋势,而在感病材料中呈上升趋势.推测瓜氨酸、丙氨酸、天冬酰胺、磷酸丝氨酸、尿素、β丙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为促菌氨基酸,酪氨酸、牛磺酸、蛋氨酸、亮氨酸、β氨基异丁酸、赖氨酸和脯氨酸为抑菌氨基酸.上述结果为黄瓜抗枯萎病育种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背景.

关键词: 尖孢镰孢菌 黄瓜 抗病和感病材料 幼苗生长 游离氨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冻藏温度对去青皮鲜核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清香’核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冻藏温度(0~-2℃、-2~-4℃、-5~-7℃、-10~-12℃)对去青皮鲜核桃冻藏期间感官、营养及油脂等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0~-2℃和-2~-4℃条件下去青皮核桃于贮藏中期种壳发黏并长霉,失去商品性;-5~-7℃和-10~-12℃条件下均无上述现象,可冷冻贮藏周年,核桃均仍具鲜味,贮藏8个月,核桃含水量、可溶性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油脂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较低,碘值较高,能够较好地保持核桃的营养及油脂品质;但-5~-7℃条件下,核桃种皮褐变指数较低,核仁的风味明显优于-10~-12℃,综合贮藏成本考虑,冷冻温度以-5~-7℃为宜。

关键词: 核桃 冻藏 采后生理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成熟期水分运输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3年生延后栽培的红地球葡萄为材料,在生育后期设置土壤水分处理控制在0.20(T1)、0.25(T2)和0.30m3·m-3(T3)左右,以果农常用的管理方法为对照(CK),在果实成熟期采用切片和田间树体茎流测定方法,研究果实水分运输结构变化和树体耗水状况.结果 表明:(1)葡萄果实转色初期,果梗维管束的木质部结构完整且导管壁清晰可见;转色中期,果梗木质部部分导管壁变模糊,果刷中央维管束横切面积较转色前期变小;转色后期,果刷和果梗木质部导管壁模糊且破裂.(2)当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为7%时,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间隙小,果刷维管束导管清晰可见;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1%时,果刷中央维管束导管数量大于胚珠维管束,且分布不同;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至15%时,果梗表皮细胞排列疏松,表皮细胞拉长,部分细胞发生破裂,果刷中央维管束和胚珠维管束的导管均出现解体.(3)9月11日左右,不同土壤水分处理(CK、T1、T2和T3)茎液流达到最大值,峰值分别为3.51、3.95、4.37和4.59d·L1;葡萄转色中期,在低温影响下T1的茎液流量整体显著低于T2、T3 (P<0.05),但与CK无显著差异;10月15日至10月26日无明显极端低温发生,不同处理树体茎液流量均呈下降趋势;11月下旬随着温度持续降低,树体各处理茎液流量迅速下降.研究发现,土壤含水量过高,低温发生时会造成树体茎液流量降低,增加土壤供水能够延缓葡萄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从而延缓葡萄成熟.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延后栽培 水分运输 维管束 成熟期 液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秸秆还田添加腐解剂对旱地土壤碳氮积累及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全膜双垄膜下秸秆还田添加腐解剂对旱地耕层土壤碳氮积累及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2015-2017年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庄浪试验站,实施了以常规种植(CP)、常规种植+秸秆还田(CPS)、常规种植+秸秆还田+腐解剂(CPSD)、全膜双垄种植(FMRF)、全膜双垄种植+秸秆还田(FMRFS)和全膜双垄种植+秸秆还田+腐解剂(FMRFSD)为处理的田间定位试验.测定了耕层0~30 cm土壤有机质(SOM)、土壤全氮(TN)、全磷(TP)、全钾(TK)和速效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土壤容重(BD)和土壤pH,计算了耕层秸秆固存率(CSE)和碳氮积累量.结果表明,FMRFSD通过改善水热环境协同秸秆微生物腐解剂生产增效作用,加速了还田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产生的有机物抵消了土壤有机氮矿化损失,释放的养分补充了作物生长对土壤养分的消耗;改善后的水热肥条件又促进作物旺盛生长,使更多的有机物(落叶、根茬)回归土壤,从而显著促进了耕层SOC和TN的积累、提高了土壤TN、TP、TK和AN、AP、AK的含量,尤其是显著提高AP和AK的含量(P<0.05).与CP比,FMRFSD 3年累计固存了41.17%的秸秆碳,耕层年均增加SOC和TN贮量0.79 mg C·hm-2和0.04 mg N·hm-2;使耕层TN、TP、TK和AN、AP、AK含量提高了0.05、0.03、3.05 g·kg-1和10.80、8.90、101.50 mg·kg-1,相应地增加了6.87%、6.94%、15.28%、10.24%、56.69%、55.34%.同时,FMRFSD使土壤BD和pH值分别降低了3.9%和0.2%.土壤碳氮贮量、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增加以及土壤BD和pH值的降低,增加了土壤供肥能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和性状,从而显著提高了肥力.因此,FMRFSD是适合当地的最有效的农田碳氮库土壤肥力管理模式.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全膜双垄耕作 腐解剂 碳氮积累 土壤肥力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玉米叶夹角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叶夹角是高密度育种的重要影响因子,与株型育种及产量高度相关;叶夹角相关QTL/基因的鉴定不仅有助于剖析叶夹角的遗传基础,也为玉米叶夹角及株型的遗传改良提供重要的分子靶点。以自交系‘LY8405’自然突变获得的突变体‘FU1603’为主要研究材料,开展叶夹角性状的表型鉴定、遗传分析及定位等试验。结果表明,与‘LY8405’相比,‘FU1603’穗三叶的叶夹角显著降低(P<0.05),而且伴随有叶片卷曲等表型;且在植株的株型、穗部性状及籽粒性状上均发生了显著的改变(P<0.05)。遗传分析表明‘FU1603’为一个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的突变体(χ~2值>0.5)。采用BSA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方法筛选到与突变位点紧密连锁的3个SSR标记C1-2、C1-16和C1-18,利用‘FU1603’与‘B73’自交系杂交产生的160个F_2单株开展了上述3个连锁标记的共分离分析;进一步利用此3个标记筛选后代重组交换单株,最终将控制叶夹角的突变位点定位在玉米第一染色体1.02 bin标记C1-18和C1-2之间9 Mb范围之内,为后续该位点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玉米 叶夹角 突变体 BSA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发酵特性及CH4产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体外养分降解率、发酵特性及CH4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CON)、100(EO1)、400(EO2)、700(EO3)和1000 mg·L-1(EO4)牛至精油,每组4个重复.发酵48 h后测定养分降解率、发酵参数及不同时间总产气量和CH4产量.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干物质降解率、粗蛋白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在EO1组中均显著升高(P<0.05),在EO4组中均显著降低(P<0.05),EO2组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物质降解率在EO3组中显著降低(P<0.05),添加牛至精油对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无显著影响(P>0.05);2)EO1组pH最低,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丙酸浓度最高,且乙酸浓度显著高于EO2、EO3和EO4(P<0.05),但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低于EO3、EO4组(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CON组(P<0.05).与CON组相比,牛至精油组丁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和氨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3)发酵36 h后,总产气量、甲烷产量均随牛至精油的添加而逐渐降低,与CON组相比,EO1组发酵18~48 h总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EO2、EO3和EO4组总产气量、CH4产量在发酵18 h后均显著降低(P<0.05),EO4组甲烷百分比在发酵12~36 h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在绵羊瘤胃体外培养液中添加牛至精油能够提高饲粮养分降解率,调控瘤胃发酵,降低总产气量和甲烷产量,体外条件下添加量不应高于100 mg·L-1.

关键词: 牛至精油 体外发酵 养分降解率 发酵特性 甲烷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资源萌发期耐盐综合性评价

植物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选胡麻耐盐品种,对胡麻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盐渍胁迫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试验选用100 mmol·L-1的Na Cl溶液对28份胡麻资源种子进行胁迫,并测定发芽率、总鲜重、下胚轴鲜重、下胚轴干重、下胚轴长、胚根鲜重、胚根干重和胚根长等相关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因子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11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28份胡麻资源萌发期耐盐性做出评价,并筛选出胡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关键指标.结果表明:经相关分析,11个指标中多项指标间都是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因子和主成分分析将11个单项指标转化成3个综合指标,第Ⅰ主成分为下胚轴长势情况,第Ⅱ主成分为胚根长势情况,第Ⅲ主成分为种子萌发情况;聚类分析将28份胡麻资源划分为4大类:耐盐型、中等耐盐型、盐敏感型和强盐敏感型.雁杂10号、轮选1号为强耐盐材料;陇亚4号、R40号、DYMS为较强耐盐材料;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胡麻萌发期耐盐能力预测的数学评价模型,筛选出总鲜重、胚根干重、发芽指数和下胚轴长这4个鉴定指标是胡麻萌发期耐盐能力鉴定的关键指标.以这4个筛选指标计算出的预测值与综合评价计算出的综合Z值之间极显著相关(R~2=0. 991 8**),表明鉴定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代替原来11个指标对胡麻萌发期耐盐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 胡麻 萌发期 耐盐性 综合评价 指标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7号桃树(Prunus armeniaca)盛花期霜冻害指标试验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以北京7号桃树为研究对象,低温强度为主导指标、≤0℃温度持续时间为辅助指标,建立桃树盛花期霜冻害指标体系。采用大田试验,低温霜箱模拟,并结合霜冻历史调查资料分析的方法,得到北京7号桃盛花期花器发生轻霜冻(受冻率≤30%)、中霜冻(受冻率31%~60%)、重霜冻(受冻率61%~80%)和特重霜冻(受冻率≥81%)不同强度霜冻灾害的温度指标分别为最低气温≥-1.8、-1.9~-3.2、-3.3~-4.1、≤-4.2℃;气温≤0℃持续时间分别为≤2.6、2.7~5.2、5.3~7.0、≥7.1h。

关键词: 桃树 盛花 霜冻指标 试验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