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夏季十字花科蔬菜漂浮育苗与穴盘育苗比较试验

长江蔬菜 2023

摘要:湖北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种植以秋冬季露地栽培为主,夏季进行播种育苗,本研究以甘蓝、大白菜和花椰菜 3 种主要十字花科蔬菜为研究对象,开展夏季漂浮育苗与穴盘育苗 2 种育苗方式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漂浮育苗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育苗数量,每 667 m2 漂浮育苗可比穴盘育苗多育 140 000 株,提高育苗效率 33.3%;漂浮育苗可提高甘蓝和花椰菜种子萌发率,且漂浮育苗的种苗生长状况及露地栽培定植后植株生长状况显著优于穴盘育苗,甘蓝、大白菜和花椰菜单株商品质量分别提高 29.2%、46.1%和 41.1%.综上,漂浮育苗技术更加适于夏季十字花科作物育苗,可提高育苗效率和种苗质量,是一种优质高效的育苗方式.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漂浮育苗 穴盘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湿交替对直播再生稻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选择适合直播再生稻(Oryza sativa L.)的水分管理方式,在大田条件下,以再生稻丰两优香1号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淹灌(CI)、轻度干湿交替(AWMD)、重度干湿交替(AWSD)3种水分处理,研究干湿交替水分处理方式对水稻茎秆倒伏指数、植株茎秆形态性状、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倒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轻度干湿交替下头季稻产量最高,达8.53 t/hm2,且轻度干湿交替的头季稻每穗粒数分别比常规淹灌和重度干湿交替增加26.11%和3.73%,轻度干湿交替灌溉再生季稻产量(7.12 t/hm2)比常规淹灌和重度干湿交替增加14.47%和9.54%,轻度干湿交替的周年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淹灌和重度干湿交替(P<0.05);与其他2种水分处理方式相比,轻度干湿交替降低了再生稻的倒伏指数,提高了抗折力,使再生稻茎秆重心高度下移,增强了节间粗度和茎壁厚度,从而提高了再生稻的抗倒伏能力;再生稻的产量与水稻茎秆抗倒伏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轻度干湿交替可以提高直播再生稻的抗倒伏性和产量.

关键词: 直播再生稻(Oryza sativa L.) 干湿交替 抗倒伏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园主要害虫微生物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植保导刊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病原微生物作为一类特异性强、环境友好的生防因子,在茶园害虫防治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笔者按照真菌、细菌、病毒3个类别对茶园主要害虫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归纳,论述其在茶园害虫防治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提出微生物制剂在研发和生产应用中存在的毒力稳定性和环境稳定性不佳、规模化生产及应用技术研究不足等问题,并从加强病原微生物筛选和改良、剂型配方及应用技术优化等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 害虫 微生物农药 病原微生物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推行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信息公开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技管理 2023

摘要:推行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信息公开是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必然趋势和有益尝试。文章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行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信息公开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当前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协助配合、完善公开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信息公开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科研经费 使用管理 信息公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例保育猪圆环病毒与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养殖与饲料 2023

摘要:猪圆环病毒病和猪链球菌病都是猪场常见的动物疫病,二者混合感染呈上升趋势,传播途径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给猪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确诊为保育猪圆环病毒与链球菌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猪链球菌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等高度敏感,对林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等耐药.通过对症采用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头孢噻呋、阿莫西林+氟苯尼考药物保健的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控制了疫情.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猪链球菌 混合感染 诊治 综合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僵菌产酶特性及应用研究现状

湖北植保 2023

摘要:白僵菌属是一类重要的真菌,球孢白僵菌为该属典型虫生真菌,因其寄主范围广、适应性强、致病性高、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成为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应用最广泛的虫生真菌之一。本文综述了白僵菌的致病机理、产酶特性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白僵菌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白僵菌 球孢白僵菌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37份桃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法对137份桃种质进行耐热性鉴定,为耐热桃品种的培育及耐热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湖北省桃种质资源圃中的桃种质为研究对象,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测定桃一年生枝条嫩叶高温水浴处理后的Fv/Fm,确定适用于桃耐热性鉴定的临界温度(TC)和热处理时间,并以此评价137份桃种质的耐热性。【结果】对丰光24-2、早仙红和金辉3份桃种质材料在25~55℃条件下的Fv/Fm进行测定,得出桃耐热性评价的TC为47.0℃。47.0℃条件下,当处理时间为50 min时,3个品种间的Fv/Fm差异显著(P<0.05),确定桃高温处理的条件为47.0℃,50 min。在此条件下鉴定不同桃品种的耐热性,结果显示137份桃种质的Fv/Fm为0.1723~0.6968,桃耐热性性状符合正态分布,说明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利用最优分割聚类法将137份桃种质材料的耐热性分为强、中、弱3类,其中,耐热性强(Fv/Fm>0.6)的种质材料有26份,占19%;耐热性中等(0.6≥Fv/Fm>0.4)的种质材料94份,占69%;耐热性弱(Fv/Fm≤0.4)的种质材料有17份,占12%。【结论】高温胁迫影响桃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不同种质材料间耐热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丰光24-2、14-101、04-1-41、中桃10号、夏之梦、14-3-9-1和春雪等26份耐热性强的种质可作为亲本用于耐热桃新品种选育和耐热机理研究。

关键词: 耐热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 鉴定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生物纳米硒对水稻富硒降重金属的影响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摘要:探索基于生物纳米硒,搭配硅肥和复合土壤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的富硒降重金属效应,为富硒降重金属型肥料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设置0.75、1.50、2.25 mg/m2(以Se计)用量的生物纳米硒在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分别叶面喷施,水稻成熟后分别测定小区产量,稻米中的镉、铅和硒的含量.结果表明,6个处理的实收产量较对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差异不显著,且随着生物纳米硒用量的增大,产量增加越多,最高增产3.28%.所有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稻米的镉和铅含量,其中施用2.25 mg/m2的生物纳米硒对稻米的镉含量降低效果最好,相比对照的1.58 mg/kg降低至0.23 mg/kg,降幅为85.44%;施用0.75 mg/m2生物纳米硒的稻米铅含量相比对照的1.24 mg/kg降低至0.16 mg/kg,降幅为87.10%.外源喷施生物纳米硒可以显著提高稻米的总硒含量和有机硒含量,且稻米的硒含量与喷施用量呈正相关,6个处理中稻米的有机硒占比均达94.00%以上.

关键词: 生物纳米硒 复合土壤微生物菌剂 硅肥 水稻 硒含量 镉含量 铅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防治高山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试验

湖北植保 2023

摘要:小菜蛾是甘蓝上的重要害虫,小菜蛾颗粒体病毒是一种防治小菜蛾的生物农药。为探索该药剂在高山地区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2022年在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高山地区开展了甘蓝小菜蛾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小菜蛾颗粒体病毒不同浓度对小菜蛾幼虫防治效果不同,施药7 d后,小菜蛾颗粒体病毒900 mL/hm~2处理的虫口减退率为73.08%、防效为74.58%,优于675 mL/hm~2和450 mL/hm~2处理。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对甘蓝生长安全,对瓢虫、食蚜蝇、草蛉等天敌昆虫未见不良影响。综上,生产上可以选用900 mL/hm~2的小菜蛾颗粒体病毒防治小菜蛾。

关键词: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 高山甘蓝 小菜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葛根纤维的提取、特性表征及应用研究进展

中南农业科技 2023

摘要:葛根对生长环境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在葛根加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葛渣,大部分以废弃物处理,只有小部分应用为中药材,利用率和收益都不理想.葛根纤维含量丰富,不仅是良好的绿色纤维来源,更是优良的材料纤维储备资源,从葛根纤维的提取、特性表征及应用等方面对葛根纤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葛根纤维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葛根纤维 提取工艺 特性表征 应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