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植物病原物抗性的基本概念、影响杀菌剂抗性的基本因素、杀菌剂抗药性阻止途径以及杀菌剂抗药性的治理策略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杀菌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病害
病原物
杀菌剂
抗性
抗性治理
《遥感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了利用雷达数据进行水稻估产的技术方法,并以ASAR数据为例,探讨了雷达数据在水稻估产中的可行性。首先利用ASAR数据进行水稻制图,从各时相ASAR数据中提取水稻后向散射系数。随后,基于像元尺度,采用同化方法,以LAI为结合点,将水稻作物模型ORYZA2000与半经验水稻后向散射模型结合,建立嵌套模型模拟水稻后向散射系数。选择水稻出苗期和播种密度为参数优化对象,利用全局优化算法SCE-UA对ORYZA2000模型重新初始化,使模拟的水稻后向散射系数值与实测值误差最小,并由优化后的ORYZA2000模型计算每个像元的水稻产量,生成水稻产量分布图。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分布图能够描绘研究区水稻实际产量的分布趋势,但由于采用潜在生长条件模拟,模拟的水稻平均产量比实测平均值高约13%,验证点的水稻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为11.2%。由于半经验水稻后向散射模型存在对LAI变化不够敏感和对水层的简化处理,增加了水稻估产的误差。但从总体上看,利用该方法进行区域水稻估产是可行的,并为多云多雨地区的水稻遥感监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同化方法
遥感
ASAR
水稻估产
作物模型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47个随机引物对高亲和性灰飞虱群体与非亲和性灰飞虱群体进行特异性RAPD标记筛选,筛选出1条RAPD随机引物,可扩增出较好的差异条带,并对高亲和性灰飞虱群体能扩增出1条1 200 bp特异性条带。推测这条特异性条带可能作为灰飞虱与RSV亲和性相关的RAPD标记。
关键词:
水稻
条纹病毒
灰飞虱
亲和力
RAPD
《农业机械学报
》
200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枸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通过超声波细胞粉碎仪的强化作用,对枸杞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50 mL/g,超声波工作/间歇时间3 s/1 s,超声波功率500 W,提取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89.87%。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枸杞
超声波
提取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2008年夏季,在南京采用田间主要农艺性状的观察、鉴定和室内考种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从泰国引入的30份红豆种质资源在南京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1)原产于泰国的红豆种质资源在南京种植,全生育期明显长于原产于江苏的红豆品种,在夏季平均生育期为106.2 d,比江苏对照种苏红2号长12 d。(2)种皮颜色具有明显的多样性,除了常见的红色外,还有绿色、黄色、黑色、褐色和双色。(3)种子百粒重变异较大,大的如Ty016百粒重为14.2 g,而小粒种Ty003百粒重仅为5.4 g。(4)在自然环境下,筛选出2份抗豆象种质:Ty003和Ty016。由于种皮颜色、粒重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加上新发现的2个抗豆象材料,这批红豆种质有可能在未来的红豆遗传改良中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
关键词:
作物种质资源
红豆
种子
特征
抗豆象
遗传育种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静态法,在测定毒死蜱对锦鲫急性毒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亚致死剂量(96 h-LC50的1/5、1/10、1/20、1/40)作用30 d,毒死蜱对锦鲫(Carassius auratus)的性腺指数(GSI)的影响,并考察了毒死蜱暴露过程和清水恢复过程中锦鲫不同组织对毒死蜱的富集作用,为评价毒死蜱环境生态风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毒死蜱对锦鲫的96 h-LC50为1.400 mg/L,0.280 mg/L的毒死蜱能够显著抑制雄性锦鲫性腺的发育,毒死蜱在其肌肉和肝脏中的富集量在处理后20 d左右达到累积和释放的动态平衡,组织中的富集量为肝脏>肌肉,清水恢复30 d各组织富集量顺序保持不变。
关键词:
锦鲫
毒死蜱
性腺
生物富集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近年来,利用红边参数反演作物参数是定量遥感研究的一个热点,红边参数中红边位置与作物参数(如叶绿素、全氮含量等)强相关,为监测作物胁迫提供了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本文介绍几种红边位置算法,并对这些算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比较,认为当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光谱分辨率时,最大一阶导数法由于减少了产生变异的来源,提取红边位置的精度较高;线性四点插值法和拉格朗日法提取红边位置时精度较倒高斯拟合法和多项式拟合法高。
关键词:
作物
红边位置算法
红边参数
定量遥感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徐稻3号机插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明确了淮北地区徐稻3号机插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关键点:机插的适宜密度为4~7万苗/667m2,机插规格为13.5 cm×30 cm;最佳施氮量为17.6 kg/667m2,且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5.5∶4.5或5∶5。
关键词:
机插秧
徐稻3号
密度
氮肥
高产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在35℃、TS为25%、碳氮比为25左右、pH值中性条件下,以稻草为主要原料的秸秆沼气干发酵快速启动影响因素,同时考察了微量元素镍、钴对干发酵的日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沼气干发酵最佳快速启动条件是:稻草堆腐6 d;m(粪)∶m(草)=7∶13;污泥接种量为40%。微量元素镍、钴能够显著影响干发酵的日产气量,当Ni2+、Co2+加入量分别为2μmol/L时,产气量较高。
关键词:
秸秆
沼气
干发酵
启动条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食用豆是江苏省重要的出口创汇作物之一,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近2个月对江苏省范围内主要食用豆生产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江苏省食用豆生产的产业技术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广大政府部门决策和相关产业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豆
产业
技术需求
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