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品种枸杞果实功能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品种枸杞果实功能营养成分的差异,筛选优异品种,为枸杞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22种枸杞果实为材料,采用比色法和HPLC对其功能营养成分含量进行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枸杞果实功能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但均富含多糖(4.12~15.49mg·g~(-1))和甜菜碱(1.23~7.36mg·g~(-1));枸杞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芦丁,含量变化范围在19.35~131.90μg·g~(-1)(‘云南’除外);类胡萝卜素以玉米黄素和叶黄素为主,含少量β-隐黄质、β-胡萝卜素和新黄质,类胡萝卜素总量变化范围在1.22~283.62μg·g~(-1)。主成分分析选取了前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1.79%。聚类分析将22种品种枸杞分为4大类。利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得出,‘新疆’和‘柱筒’综合品质高,可作为枸杞育种、品质改良及枸杞资源开发利用的原材料。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林草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影响评价
《水土保持通报 》 2017 CSCD
摘要:[目的]探讨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质量的综合影响,为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白阳镇中庄村示范区不同退耕地林草植被恢复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AHP决策法对不同林草植被恢复下土壤理化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土壤水分是影响土壤环境状况的最主要因子,其权重值达到了0.210,其次为土壤的总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其权重值分别达到0.136,0.108,同时土壤的毛管持水量、土壤碱解氮含量和土壤脲酶含量也对土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权重值分别达到0.085,0.071及0.064。[结论]通过对影响土壤环境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综合评价,认为林地、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不同程度地改善和提高了土壤的环境质量,以林地改善程度最大。
关键词: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退耕地 植被恢复 土壤质量 综合评价


脱硫石膏施用下宁夏盐化碱土水盐运移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定量描述脱硫石膏施用下盐化碱土土壤剖面盐分与淋洗水量的关系,通过室内土柱淋洗试验开展了脱硫石膏施用下不同淋洗水量对宁夏盐化碱土水盐运移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脱硫石膏对增加水分入渗和降低0—20cm土层土壤pH、盐分含量产生了积极影响,土壤脱盐率84.39%~95.41%,但较大水量的淋洗有可能会加剧土壤碱化。连续淋洗条件下,最大脱盐深度位于60—80cm土层。脱硫石膏施用下,0—20cm土层Cl~-、Na~+溶脱率随淋洗水量的增加变化不大,低淋洗水量下,SO_4~(2-)溶脱率低于Na~+和Cl~-,高淋洗水量下,3种离子溶脱率接近;20—40cm土层主要盐分离子溶脱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l~-、SO_4~(2-)、Na~+,各离子脱盐率随淋洗水量的增加先增加较快后趋于平缓。当淋洗水量达到60cm时,SO_4~(2-)和Na~+在80—100cm土层累积,Cl~-则运移至100cm土层以下。
关键词: 土柱淋洗试验 脱硫石膏 淋洗水量 盐化碱土 水盐运移


不同剂量外源纤维素酶对设施土壤生物活性与番茄生长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及土壤肥力水平。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对设施土壤环境及栽培作物的积极影响,以期为设施土壤改良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以番茄‘芬达’为试材进行了盆栽试验。在设施土壤上设置添加外源纤维素酶:0、3、6、9、12、15kg/hm~2,分别用CK、T1、T2、T3、T4和T5表示,共6个处理。结果初期测定了番茄叶片光合指标,结果初期、结果盛期、采收盛期分别取土样测定了土壤脲酶、蔗糖酶、SOD、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果实成熟期分批测产。【结果】同一生育期,随酶制剂用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均先增加后降低。与CK相比,细菌、真菌、放线菌最高分别增加了996.8%(结果盛期的T4)、801.4%(采收盛期的T3)和314.6%(坐果初期的T3);坐果初期T3的土壤脲酶、蔗糖酶、SOD及采收初期T3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较多,分别较CK增加了214.3%、424.3%、254.0%和44.0%;同时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对番茄株高、茎粗以及Pn、Tr、Gs、Ci等光合指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增加了番茄产量,T3的番茄产量最高,达到55188kg/hm~2。【结论】适当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在提高土壤本身纤维素酶活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其他土壤酶活性,促进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积累和繁殖,从而改善了土壤环境,并促进蔬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了作物产量。9kg/hm~2为本试验推荐的应用于设施土壤的纤维素酶最佳使用量。
关键词: 纤维素酶 设施土壤 番茄 微生物种群数量 土壤酶活性


基于性状和分子标记的小麦抗旱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创建小麦‘宁春4号’抗旱近等基因系,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抗旱遗传改良提供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利用重组自交系(RILs)合适世代(F6或F7)的单株具有一定杂合率的特点,采用性状和分子标记分离近等基因系的方法,在‘宁春4号’/‘宁春27号’RILs一个家系RIL-97内分离出‘宁春4号’抗旱近等基因系,经抗旱性及特征特性鉴定表明,该近等基因系抗旱性较强,其他形态特征特性与‘宁春4号’基本一致。这些近等基因系可进一步用来精确定位抗旱相关性状QTL位点。利用RILs群体合适世代结合分子标记是快速构建近等基因系的有效方法。


干旱区春小麦垄作沟灌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干旱区春小麦垄作沟灌的灌水质量,建立灌水技术参数优化模型,本试验研究垄沟参数(垄坡、垄宽、沟深、沟宽)、灌水技术参数(沟长、沟坡、入沟流量)之间的五种不同组合对垄作沟灌小麦的灌水质量评价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面坡度和沟型等参数不变的情况下,以第一次灌水为例,随着入沟流量的增长,10m测点的横向灌水均匀度T1、T2、T4和T5分别较T3处理降低了5.05%、10.1%、4.04%和9.09%,30m测点的横向灌水均匀度T1、T2、T4和T5分别较T3处理降低了7.96%、11.8%、2.15%和10.75%,田面坡度与各测点的横向灌水均匀度呈现负增长的规律;T4处理平均灌溉水利用率最高,T4较T1、T2、T3和T5分别增加了4.76%、5.94%、0.36%和2.9%;沟长50 m、垄宽40 cm、入沟流量1.5 L·s~(-1)、田面坡度1/1000的参数组合为垄作沟灌春小麦适应生长的最优组合,此组合下小麦各生育期的平均田间灌溉水利用率最高为85.3%,小麦产量最高为9142.87 kg·hm~(-2),同时水分利用效率亦达最高为29.18 kg·hm~(-2)·mm~(-1)。
关键词: 垄作沟灌 灌水质量评价 春小麦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生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团聚体化学计量特征分析可以为土壤养分的评价提供依据,对陕北黄土丘陵区20 a、25 a、40 a、50 a刺槐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及其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加,刺槐林各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显著增加(P<0.05),均表现为在0—20 cm土层高于20—40 cm土层,而刺槐林土壤团聚体全磷含量变化较小;相同林龄刺槐林在0—20 cm和20—40cm土层中0.25—2 mm粒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最高。刺槐林0.25—2 mm粒径团聚体对土壤原土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有机碳、全氮、全磷化学计量比有显著影响。营造刺槐林对各粒径土壤团聚体全效养分分配及其平衡关系存在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0.25—2 mm粒径土壤大团聚体中,通过影响0.25—2 mm粒径团聚体提高了土壤全效养分的供应和保持能力。


黑果枸杞中一种花色苷类物质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食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黑果枸杞为原料,利用?KTA?Purifier蛋白纯化系统分离纯化得到1种纯度97%以上的花色苷物质。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分析,鉴定该花色苷物质为矮牵牛素3-O-芸香糖(反式-香豆酰基)-5-O-葡萄糖苷(petunidin3-O-[rhamnopyranosyl-(trans-p-coumaroyl)]-5-O-(β-D-glucopyranoside))。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该花色苷物质具有显著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


马铃薯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是决定植物淀粉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以马铃薯AGP酶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RT-PCR和测序技术检测22个不同类型马铃薯中该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存在多态性,22个品种马铃薯中存在5种类型的酶蛋白,酶蛋白基因型为ISQV时,马铃薯淀粉含量较高,AGP酶蛋白为VSKM和VLKM时,马铃薯淀粉含量较低。
关键词: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基因多态性 淀粉生物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