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江苏滨海白首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种业 2024

摘要:江苏滨海地区凭借其特有的地理和气候优势,成为了白首乌的知名产地。但当前白首乌产业在品质、种质资源、种植技术管理、机械化应用、产品创新、产业化进程、科技支撑、市场宣传和政府扶持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和品种培育、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加强行业合作与科技服务、推广机械化生产、实施绿色防控、加大政府扶持以及打造品牌、加强市场宣传等策略,旨在推动滨海白首乌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其种业发展、市场竞争力和产业价值。

关键词: 滨海白首乌 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氢卟吩铁浸种对水稻生长与增产效应研究

农学学报 2024

摘要:为探明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浸种后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及使用剂量.以'南粳9108'为供试水稻品种,将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0.02%二氢卟吩铁SP浸种处理,以0.0016%28-表高芸苔素内酯AS和0.136%赤·吲乙·芸苔SP为对照药剂,清水浸种为空白.分别在水稻苗期、分蘖期和成熟期调查其生长状况,并在收获期测定产量.结果表明:0.02%二氢卟吩铁浸种不影响水稻发芽,但浓度升高会降低水稻出苗率;0.02%二氢卟吩铁浸种可提高水稻秧苗鲜重、根数及水稻分蘖率;0.02%二氢卟吩铁稀释15000~10000倍浸种能增加水稻穗长、实粒数,提高水稻产量.因此,采用0.02%二氢卟吩铁15000~10000倍液浸种,可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水稻生产中可扩大示范应用.

关键词: 二氢卟吩铁 水稻生长 产量 浸种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梨树链格孢病菌的鉴定、遗传多样性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梨黑斑病是梨树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可引起叶片早落,降低梨果产量及品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从各地区梨园采集病叶病果后进行病原菌分离,基于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串联进化树构建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室内药剂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从昆明、砀山、成都、贵阳等地采集的样品中分离鉴定到梨黑斑病菌41株,将其分为4个种,分别为乔木链格孢(Alternaria arborescens,3株)、梨黑斑链格孢(A.gaisen,1株)、棉链格孢(A.gossypina,1株)、链格孢(A.alternata,36株)。选取3种链格孢进行致病力分析,在翠玉梨叶片、库尔勒香梨果实上均表现致病性,但致病力存在差异。4种杀菌剂室内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3种梨黑斑病菌对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均有较好的敏感性,抑制中浓度(EC_(50)值)为0.051 8~10.114 7 mg/L;乔木链格孢9-15菌株对嘧菌酯敏感性较好,EC_(50)值为1.533 0 mg/L;乔木链格孢8-34、9-53,黑斑链格孢9-1,棉链格孢8-46对嘧菌酯敏感性较差。明确了3种可引起梨黑斑病的链格孢属真菌特性及其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为后续药剂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梨黑斑病 链格孢 病原菌鉴定 致病力分析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壳山核桃嫩枝扦插生根技术与根系发育机理研究

北方农业学报 2024

摘要:【目的】完善薄壳山核桃嫩枝扦插技术体系,明确影响插穗根系发育的内源性物质。【方法】以卡多、金华、马罕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激素种类、遮阳率、湿度水平和容器条件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因素对薄壳山核桃插穗生根率和根系效果指数的影响,并分析不同根系效果指数下,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生长素(IAA)含量、脱落酸(ABA)含量、IAA/ABA、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各因素对薄壳山核桃插穗生根率的影响次序为湿度水平=遮阳率>激素种类>容器条件,在IBA处理、0或60%遮阳率、60%<湿度水平≤90%下可保证薄壳山核桃插穗生根率,以IBA处理、60%遮阳率、60%<湿度水平≤80%下薄壳山核桃插穗根系发育效果较好,处于生根率筛选的优水平区间内。随着根系效果指数的增加,插穗苗干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IAA含量、IAA/ABA增加、AB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增加,其中,在根系效果指数≤0.5时,各相邻区间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均差异显著(P<0.05);在根系效果指数≥0.3时,各相邻区间插穗IAA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IAA/ABA提升幅度不断增大。【结论】IBA激素处理、60%遮阳率、60%<湿度水平≤80%为适宜薄壳山核桃扦插生根的优水平,插穗生根效果最优;可溶性蛋白含量、IAA含量、IAA/ABA、POD活性均与插穗根系发育密切相关。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生根率 根系效果指数 营养指标 内源激素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赋能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

群众 2024

摘要: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今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把“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作为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强调要“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高效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江苏地跨南北、沃野平畴,农业基础实、底子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沿海滩涂垦区不同播种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小麦生长季土壤因子变化动态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

摘要:利用供试品种小麦扬麦16在江苏南通沿海滩涂围垦区开展3个播种量水平处理的小麦种植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播种量水平对沿海滩涂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明确滩涂小麦生长期间土壤盐分、pH值、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沿海滩涂小麦种植过程中,0~20 cm和20~40 cm 土壤盐分(电导率)变化幅度分别为0.258~0.478 dS/m和0.258~0.496 dS/m,且各处理土壤盐分表现为12月至翌年3月底处于稳定期,4月上旬开始出现土壤返盐状态;2)不同播种量处理下土壤pH值和土壤水分均具有一致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各处理下0~20 cm和20~40 cm 土壤pH值变化幅度分别在7.80~8.55、8.52~9.37,各处理下 0~20 cm 和 20~40 cm 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分别在 19.35%~24.13%、21.51%~23.66%;3)不同播种量水平处理下各土层温度(0、5、10、15 cm)与大气温度变化均表现出相似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且各土层温度与大气温度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4)沿海滩涂种植小麦过程中,D2(225.0 kg/hm2)和D3(262.5 kg/hm2)处理相比D1(187.5 kg/hm2)处理小麦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 5.74%、5.06%(P<0.05),穗数显著提高了 9.68%、10.54%(P<0.05),且D2和D3处理之间滩涂小麦产量和穗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D1、D2和D3处理下滩涂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滩涂小麦种植过程中不同播种量水平没有明显改变土壤盐分等指标的变化动态,滩涂小麦产量的提高主要是因穗数增加引起的.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播种量225.0 kg/hm2是滩涂小麦比较适宜的播种量水平.

关键词: 沿海滩涂地区 不同播种量 土壤盐分动态 滩涂小麦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缓控释掺混氮肥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苏香粳1176为供试材料,设置11个处理:不施氮肥(NO)为空白对照、当地常规施肥为施肥对照(N1),以及释放期为60、90 d的2种缓控释氮肥与常规氮肥按不同比例掺混(N2~N10),研究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缓控释氮肥处理使水稻产量均有所下降.其中,N4处理水稻每穗粒数降低,但其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保证相对较高的生物产量水平,从而保证N4处理具有较高的水稻产量.施用缓控释氮肥均提高水稻的吸氮量,随着缓控释氮肥比例的增加,水稻吸氮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缓控释氮肥均降低了水稻干物质和籽粒的氮素生产效率.缓控释氮肥均能提高水稻氮肥吸收利用率,降低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水稻成熟期时,缓控释氮肥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综上,缓控释氮肥虽然提高了水稻的吸氮量和氮肥吸收利用率,但其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总体不高,水稻产量略有下降.

关键词: 缓控释掺混氮肥 水稻 产量 吸氮量 氮素吸收利用率 经济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日光温室墙体结构热性能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日光温室在杨凌地区的保温性能,寻找适宜在杨凌地区推广的新型、适宜建造、标准化程度高的日光温室。[方法]对传统后墙主动蓄热温室(G1)、相变固化土后墙主动蓄热日光温室(G2)、现浇筑混凝土后墙主动蓄热温室(G3)和模块化素土后墙主动蓄热日光温室(G4)的墙体热结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典型晴天条件下,4座温室平均气温分别为15.68、15.83、16.52、18.44℃;在典型阴天条件下,4座温室平均气温分别为8.09、11.12、10.97和11.21℃。[结论]G4模块化后墙的主动蓄热能力使温室在冬季夜间保持较高温度,为作物越冬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条件。模块化日光温室以其独特的施工工艺和可就地取材、施工周期短、标准化建设、机械化等优势,在杨凌及西北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墙体性能 主动蓄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台西瓜品质分析及产地环境评价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4

摘要:为科学评价东台西瓜的特征品质,对东台市西瓜主产区的8个生产基地的土壤环境指标、西瓜产品质量安全和营养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东台西瓜品质特征突出,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高于其他地区,富含番茄红素、维生素C、瓜氨酸、钾、镁、钠、磷、锌、锰、铁等营养物质;东台西瓜营养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地土壤中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与东台西瓜产品番茄红素、蛋白质、瓜氨酸、葡萄糖、磷、钠、铁、锌、锰含量呈正相关.通过本研究初步明确了东台西瓜特征营养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指标组成的地理特征因子,确认了东台西瓜的土壤条件均达到绿色食品土壤要求标准,为东台西瓜产品优质优价、产业提档升级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对东台西瓜增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东台西瓜 营养品质 产地环境 质量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毒力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掌握敌敌畏、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4种杀虫剂对豆天蛾幼虫的毒力及对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的影响,通过浸渍法使用4种药剂梯度浓度溶液处理豆天蛾3龄幼虫,统计药后12、24、36 h的幼虫死亡率,计算不同药剂不同药后时间的半致死浓度(LC50);并用4种药剂亚致死浓度(LC25)处理幼虫后,测定药后0、12、24、36 h的3种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敌敌畏、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处理幼虫 12 h 后,LC50依次为 15.83、39.49、2.64、58.64 mg/L;处理幼虫 24 h 后,LC50依次为 3.55、3.46、1.19、33.91 mg/L;处理幼虫36 h后,LC50依次为1.91、1.33、1.25、24.40 mg/L.敌敌畏处理幼虫后12 h的LC50是药后24、36 h的4.46、8.29倍;同样地,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虫螨腈分别为(11.41、29.69)倍、(2.22、2.11)倍和(1.73、2.40)倍.4种药剂处理幼虫后12、24、36 h,幼虫体内解毒酶活性发生改变.经敌敌畏处理后,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CarE活性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CYP450活性先下降再升高;经吡虫啉处理后,幼虫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趋平,CarE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YP450活性逐渐上升;经高效氯氟氰菊酯处理后,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CarE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YP450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经虫螨腈处理后,GS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CarE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稳定,CYP450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关键词: 豆天蛾 杀虫剂 毒力 解毒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