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绿豆GPX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本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绿豆基因组中筛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基因家族成员,并探究其组织表达模式及其对若干胁迫的响应.[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绿豆GPX家族的等电点、相对分子质量、共线性、上游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分析,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T-qPCR进一步分析绿豆GPX基因家族的组织表达模式以及在不同逆境胁迫和激素作用下的表达水平.[结果]从绿豆基因组中筛选出 8 个GPX基因,其不均匀分布于 1/2/3/5/10 号染色体上.基因结构及基序分析结果显示,8 个GPX的基因结构类似,均含有 6 个内含子区域,并且大部分 GPX成员都具有UTR区.转录组以及RT-qPCR分析结果表明,多个GPX家族成员均能响应多种逆境胁迫.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不同GPX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呈特异性表达;GPX家族整体在绿豆中表达丰度较低,但表达量能被各种胁迫强烈诱导.[结论]绿豆GPX基因家族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不同GPX成员响应的胁迫类型不同.

关键词: 绿豆 GPX基因家族 非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种质资源性状分析及遗传多样性评价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

摘要:为筛选适宜在江苏淮河以南地区生长的小麦种质资源,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257份小麦种质资源的株高、千粒质量、穗粒数等12个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系统分析,发现除了淀粉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外各性状都有较大的变异幅度,其中白粉病抗性的抗性类型最为丰富,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273 6,籽粒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显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淀粉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0.01);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将257份种质分为10类,且主要分布在5个类群,各个类群的性状各具特点,其中第Ⅰ类群的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较好,抗性优良,白粉病、锈病发病指数均在2以下,但蛋白质含量较低,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3.17%,可以进行优质弱筋小麦的遗传育种。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发展状况及成效分析

中国奶牛 2024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省2009-2023年间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规模和南京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历年DHI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对,阐述了江苏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发展状况、江苏奶牛生产水平以及DHI工作的成效.结果表明,江苏DHI参测牛群规模、参测牛场数量、牛群参测规模、平均日单产等指标都有较明显的提升,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以及体细胞数等指标有较大改善,生产性能改良效果明显.分析显示,江苏DHI工作的积极推广及后期快速发展,对推进江苏奶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江苏 奶牛 DHI发展状况 成效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褐飞虱灾变规律及原因分析

中国植保导刊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分析江苏省2005—2021年褐飞虱灯诱虫量和田间发生程度及其防治实践,并结合气象条件,揭示了江苏省褐飞虱灾变规律变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9年之前褐飞虱重发频率高,2009年后重发频率下降。(2)南方稻区虫源地的发生程度影响江苏褐飞虱前期发生量,且不同发生程度年份间后期迁入的虫源地不同,发生较重年份其虫源地主要位于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以及浙江北部,发生较轻年份则主要位于江苏中、北部。(3)后期迁入虫量是江苏省褐飞虱暴发与否的重要影响因子,迁入虫量大小与发生程度密切相关。(4)气候条件影响江苏褐飞虱迁入后的发生程度,其中风向是影响后期虫源迁入的重要因素,当南风、西风和东南风偏多时,多为偏重发生年份,当北风或东北风主导时,多为偏轻发生。迁入后“凉夏暖秋”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种群繁殖和发生为害。(5)虫源关联区域使用的农药品种协同性及防控策略调整也是影响江苏褐飞虱发生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结果为褐飞虱的精准监测和区域性可持续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褐飞虱 虫源地 发生程度 防控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四唑虫酰胺复配对草地贪夜蛾的联合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农药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获得对草地贪夜蛾具有速效性及持效性的杀虫剂复配组合.[方法]选择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四唑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进行生物活性测定,并利用共毒因子以及共毒系数法明确不同杀虫剂复配的生物活性,随后在田间条件下对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组合进行试验.[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四唑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72 h的LC50分别为0.088、4.380 mg/L.利用共毒因子法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为1∶50、1∶25;利用共毒系数法筛选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为1∶30、1∶40、1∶50、1∶60,LC50分别为0.936、0.742、1.086、1.915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四唑虫酰胺1∶40进行复配,药后3、14d均表现出良好防控效果.[结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四唑虫酰胺复配对于草地贪夜蛾防控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农药复配 共毒因子 共毒系数 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源土壤调理剂对设施菜地次生盐渍障碍的改良效果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为探索设施菜地土壤次生盐渍障碍的改良与修复方法,提升设施土壤的可持续发展性,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连续种植15年的叶菜类蔬菜生产基地开展土壤次生盐渍障碍改良试验.试验以当地典型叶菜品种香青菜为供试作物,在氮素施用量相同条件下(纯N 12.5 kg/667 m2),以常规施用化肥处理为对照,用T0表示,设计了2种次生盐渍障碍改良措施: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秸秆源土壤调理剂+常规化学施肥基础上减量15%处理,分别用T1、T2表示.试验观测了供试叶菜的产量、硝酸盐含量、维生素C含量,并在叶菜收获后检测分析了土壤的pH值、EC值、土壤物理与肥力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T0)相比,采用秸秆源土壤调理剂耦合化肥减量措施(T2)可有效减轻设施菜地次生盐渍化障碍程度(EC值降低了49.25%)、缓解土壤酸化程度(pH值提高了18.36%),促进供试叶菜的正常生长及产量的提高与品质的提升,产量增加了84.82%、硝酸盐含量降低了45.92%、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67.57%;T2处理的土壤密度、最大持水量、总孔隙体积、土壤通气体积等物理性状比T0、T1处理均有显著的优化提升,另外,T2处理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T0、T1处理,而硝态氮含量则显著低于T0、T1处理.该试验提出的秸秆源土壤调理剂耦合化肥减量措施对次生盐渍化障碍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效果,对于促进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提升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减轻化学肥料投入并减缓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压力、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秸秆 土壤调理剂 设施土壤 次生盐渍障碍 土壤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苏省大米重金属调查与膳食摄入评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大米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经大米途径摄入重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本研究于2014-2018年收集了江苏省13个地级市产地的980份稻谷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糙米中镉(Cd)、砷(As)、铅(Pb)和铬(Cr)元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大米中Cd、总As、无机As、Pb和Cr含量范围分别为0.002~0.314、0.003~0.513、0.003~0.385、0.002~0.722 mg·kg-1和0.002~1.982 mg·kg-1,算术平均值分别为0.038、0.147、0.110、0.032 mg?kg-1和0.042 mg?kg-1.相较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22,大米中Cd、Pb和Cr含量超标率依次为0.9%、2.8%和0.2%,据估测大米中无机As含量的超标率为0.2%.与全国和全球水平相比,江苏省大米中总As和无机As含量较高,人群具有较高的大米无机As暴露风险.江苏省大米中Cd含量呈现由北向南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苏南地区人群具有相对较高的大米Cd暴露风险,间接地反映出了苏南地区的土壤Cd活性较高,这可能与苏南地区发达的工业经济和土壤pH较低相关.江苏省成人单位体质量日均大米Cd、无机As、Pb和Cr摄入量分别为0.19、0.48、0.14 μg·kg-1和0.18 μg·kg-1,与世卫组织和国际粮农组织推荐的健康指导值相比,通过大米膳食摄入重金属量整体较低,但江苏省大米无机As和苏南地区大米Cd的暴露风险相对较高.综上,江苏省大米重金属含量总体处于安全范围,建议加强监测江苏省各产地大米中Cd和无机As的含量,降低江苏省局部地区成人的大米Cd、无机As的膳食暴露风险.

关键词: 江苏省 大米 重金属含量 调查 膳食摄入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叶面喷施黄腐酸钾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

摘要:光合作用是作物物质和产量形成的基础.为了明确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黄腐酸钾对玉米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设置了浓度分别为 500 mg/L(H500)、250 mg/L(H250)、100 mg/L(H100)、50 mg/L(H50)、0 mg/L(CK)的黄腐酸钾溶液 5 种处理.结果表明,H100处理明显提升了玉米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气孔导度(G)和胞间CO2浓度(Ci),相比于CK,分别提升了 37.74%、81.04%、93.41%、61.98%.与CK相比,H100显著降低了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增加了蒸腾比率(Tr),但是与H50和H250相比,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H100显著降低了气孔限制值(Ls),相较于CK处理,降低了 19.08百分点.尽管H50、H100和H250 3个处理均稍提升叶绿素SPAD值,但与CK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H100处理有利于降低Ls,明显提升了玉米幼苗叶片的Pn、T、Gs和Ci,故100 mg/L的黄腐酸钾处理更有利于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玉米 黄腐酸钾 光合特性 SPAD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打造生态肥料 发展健康农业

肥料与健康 2024

摘要:高耗低效粗放的生产方式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和土壤板结等系列问题,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健康农业必须培育肥沃健康的土壤,健康的土壤离不开生态肥料的施用,以废弃资源为原料生产生态肥料,可促进农业的生态循环,生产健康的作物,营造健康的生活。

关键词: 生态肥料 土壤 废弃资源 生态循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覆式番茄采摘末端执行器的研究与设计

农机化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番茄大多是成簇生长,当在簇中采摘单个番茄时末端执行器容易受到非目标番茄的干扰,导致采摘成功率降低.为此,根据番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具有新采摘策略的末端执行器,可在非目标番茄干扰的情况下成功地从簇中包裹住目标番茄并收获它.同时,根据与目标番茄接触的非目标番茄数量对测试番茄进行分类,验证了末端执行器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整体采摘成功率为92.5%,整体无损采摘成功率为85%,非目标番茄与目标番茄的接触对采摘成功率的影响较小;只有2.5%的目标番茄轻微受损,2.5%的作物受损,5%的非目标番茄受损.因此,提出的具有新采摘策略的末端执行器是可行的,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番茄 采摘策略 末端执行器 包覆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