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应用技术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解淀粉芽胞杆菌Lx 11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研究生防菌Lx 11田间高效使用技术对保证生防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生防菌Lx 11初步研究了其最适使用时期、使用浓度及使用次数,结果表明,生防菌Lx 11最适喷施时期为水稻细菌条斑病初发病期,喷施生防菌Lx 11的浓度(菌含量)不低于1×107cfu·mL 1,防治间隔期为10 d。按照此使用技术,生防菌Lx 11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大于60%,显著高于化学药剂叶枯唑。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与籼粳分化的相关性
《中国水稻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国内外的119份地方水稻品种资源材料通过InDel分子指数法分析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与籼粳分化的关系。在119份水稻品种中48份典型籼稻,其中47份抗水稻条纹叶枯病;7份籼稻和1份偏籼的水稻品种,也都抗条纹叶枯病;2份中间型的水稻品种,不抗条纹叶枯病;2份粳型的水稻品种,抗条纹叶枯病;59份典型粳稻品种,都不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相关性分析表明籼型基因频率与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携带籼型基因频率越高的水稻材料,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越强,而典型粳稻都表现为感病,推测水稻条纹枯病抗病基因可能起源于籼稻。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食用型甘薯产量、品质性状及淀粉RVA特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食用型甘薯品种‘徐引0602’为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乙烯利)对甘薯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的产量和品质及其淀粉RVA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多效唑和乙烯利均能有效抑制甘薯藤蔓的生长,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块根的产量及淀粉、蛋白质含量,降低其淀粉的崩解值,而对块根的淀粉率、果糖含量及其淀粉的最终粘度值、回复值、出峰时间、糊化温度影响不显著。喷施多效唑显著提高块根的葡萄糖含量,降低块根的蔗糖含量及其淀粉最低粘度值;而喷施乙烯利显著提高块根的蔗糖含量,降低其淀粉最高粘度值,而对块根的葡萄糖含量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食用型甘薯 产量 品质 淀粉RVA特性


西瓜ClPDF2.6基因的鉴定与表达谱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西瓜防御素基因在防御反应中的作用,本研究从西瓜中分离出类防御素基因ClPDF2.6(GenBank登录号KC481272),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西瓜不同器官及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从西瓜中克隆到开放阅读框(ORF)全长为225 bp的ClPDF2.6 cDNA序列,编码74个氨基酸,该序列具有植物防御素蛋白质的特异性结构特征,即含有8个保守的半胱氨酸。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ClPDF2.6与拟南芥PDF2类蛋白质聚为一类。ClPDF2.6基因在西瓜不同器官中都有表达,其中以叶中表达量最高;在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利胁迫下表达模式存在差异,但均上调表达,且表达量显著高于未进行胁迫处理的对照;枯萎病菌侵染下ClPDF2.6基因表达下调。表明激素等信号分子在激活ClPDF2.6基因的表达中起重要作用。


环剥和脱落酸处理对‘夏黑’葡萄果实着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果树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环剥和脱落酸(ABA)处理对‘夏黑’果实品质、着色的效果以及对花青苷合成相关重要基因的表达。【方法】在‘夏黑’葡萄着色初期,对主枝进行环剥以及用ABA溶液浸果和喷叶处理。【结果】环剥和ABA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增加果皮花青苷含量,并且明显改善果实着色程度,使果皮颜色加深。其中,环剥对品质的提高最显著,ABA浸果最有利于果皮着色;环剥和ABA处理后果面光泽明亮度L值和颜色组分b值,以及颜色指数h值均下降。300 mg·L-1和500 mg·L-1ABA浸果对果实品质和果皮颜色差异影响不大;500 mg·L-1ABA喷叶对果实品质和果皮颜色指标影响大于300 mg·L-1ABA。ABA浸果处理还明显促进了UFGT、MYBA1和MYBA2的表达,MYBA1和MYBA2于ABA浸果处理后的第2周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UFGT的表达水平与花青苷的积累趋势具有一致性,各处理均使UFGT的相对表达高峰提前出现,特别是ABA浸果处理后,第2周前后即出现表达最高峰。【结论】环剥和ABA处理均提高了‘夏黑’葡萄果实品质及果皮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