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011-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ORF3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
《畜牧与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RT-PCR方法对江苏、安徽、山东、江西、河北、上海、北京等省市的146份腹泻仔猪的小肠组织和粪便样本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检测.结果:146份腹泻病料中共检出82份PEDV阳性样品,阳性率为56.2%;对其中14份阳性病料的ORF3基因进行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PEDV参考毒株的ORF3序列进行分析比较,并绘制了系统进化树.所测14个PEDV ORF3序列与GenBank中的38个参考毒株ORF3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100%;ORF3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EDV分为3组,13个病毒属于PEDV 3组,另外1个属于PEDV 1组.ORF3遗传变异分析表明:中国最近流行的PEDV野毒株与韩国野毒株关系密切,但与欧洲株以及中国目前使用的疫苗株基因差异较大.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ORF3基因 遗传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泥鳅蛋白酶解工艺条件的优化
《食品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泥鳅蛋白为原料,酶解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短肽.从9种蛋白酶中筛选出菠萝蛋白酶的酶解液具有较高降压活性,IC50值为0.65mg/mL.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和Box-Behnken和响应面法(RSM)优化了酶解泥鳅蛋白的工艺条件,以ACE抑制率为指标,探讨酶与底物的比值([E]/[S])、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ACE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降血压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E]/[S]4.9‰、酶解时间5.9h、酶解温度54.4℃、pH6.5、底物质量分数30%,该条件下制备的泥鳅蛋白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88.9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脱落酸对桃果实着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美香’桃为试验材料,于果实着色前用1 000、500、300mg/L的脱落酸(ABA)溶液处理果实,研究了ABA处理促进桃果皮着色的效果以及对果皮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BA处理显著提高了成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明显改善了果实着色,且以1 000mg/L效果最为明显。ABA处理显著促进了查尔酮合成酶基因(CHS)和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FR)的前期转录水平,同时促进了类黄酮葡萄糖苷转移酶基因(UFGT)和花色素合成酶基因(LDOX)表达高峰的前移。据此推测ABA可能参与了桃果实花色素苷合成的调控,对花色素苷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HJ-1B遥感数据的冬小麦旱情监测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植被干旱指数(TVDI)法在苏北地区冬小麦干旱监测中的适用性,利用HJ-1B星CCD、IRS数据,建立地表温度(T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特征空间,并提取TVDI,对2012年3月26日宿迁市土壤水分信息进行遥感监测,以地面样点实测数据进行验证,评价了地表温度及植被指数信息对TVDI指数变化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宿迁市较干旱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县的城区附近,较湿润区域主要分布在水体周围;TVDI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其中在10cm、20cm深度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由于Ts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而NDVI为间接影响,因此TVDI对Ts的敏感性大于NDVI。基于HJ-1B数据的TVDI指数法对冬小麦干旱具有较好的监测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博卡病毒VP2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江苏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猪博卡病毒VP2蛋白的功能及其在疫病诊断中的作用,对其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原核表达。根据猪博卡病毒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GU902967-GU902971)设计了1对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猪博卡病毒的VP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2a-VP2,经测序鉴定正确后,将其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菌可表达分子量为49 000的融合蛋白,蛋白质表达量较高,且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菌体中。表达产物经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较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VP2蛋白能与His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说明该试验成功克隆了猪博卡病毒的VP2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为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及建立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A-GGE双标图在长江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棉花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采用HA-GGE双标图对2012年长江流域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品种丰产性与稳定性、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划分、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以及理想品种与环境筛选等进行全面评价,以展示HA-GGE双标图在棉花区域试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皮棉产量的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环境主效占处理变异平方和的78.7%,而基因型主效占8.7%,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占12.6%。(2)借助双标图的"理想品种"和"理想试点"功能图筛选出最理想的品种中CJ408(G2)和南农12号(G9),筛选出最理想的试点为慈溪和江陵。(3)用"适宜品种与环境组合"功能图为各品种划分了适宜的种植区域。(4)用"试点间关系"功能图将试点划分为4类,其中位于四川盆地的射洪和成都试点聚为1类,位于长江流域棉区北缘的河南南阳单独聚为1类,说明试点聚类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HA-GGE双标图 鉴别力 代表性 区域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物料“差别堆腐”及其评价方法初探
《江苏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克服有机物料高温堆肥腐熟过程中存在的针对性差、过度腐熟和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而解决目前堆肥腐熟指标与实际应用间存在脱节的现象,本文提出了有机物料"差别堆腐"概念及其判断方法,并提出相应判定标准及主要控制指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结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室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对目前堆肥腐熟度采用的评价方法、判断标准进行讨论,并指出其存在问题,同时结合有机物料堆腐中的养分含量变化及损失,对不同堆腐时间有机物料施用的农学与改土培肥效应进行阐述。结果显示:有机物料好氧堆肥过程中,在达到无害化标准后,其物料腐熟程度,应依据堆肥施用目的与作物对象不同,而采取"差别堆腐";有机物料好氧堆肥达到无害化、初步腐熟、基本腐熟和完全腐熟后,其产物可分别作为土壤改良剂、较长生育期作物肥料、较短生育期作物肥料以及栽培基质施用;从企业生产实用性出发,堆肥积温可推荐作为腐熟程度判断的重要控制指标。采用差别化堆腐方式,可能是实现有机物料好氧堆肥中资源高效利用与低碳环保目标的有效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圆环病毒2型2010AHCY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为分离得到1株猪圆环病毒2型毒株,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测定其TCID50,并进行全基因组比对分析。利用细胞传代的方法对PCR检测为PCV1阴性、PCV2阳性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分离毒株接种PK15细胞,通过PCR检测和间接免疫荧光进行鉴定。并对分离株的TCID50和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成功分离得到猪圆环病毒2型,命名为2010AHCY株,其基因组全长为1 767 bp,在PK15细胞上的TCID50为104.23。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其他参考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3.2%~99.9%,与HM038030 PCV2d的同源性最高,为99.9%。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分离株2010AHCY属于PCV2d基因型,与PCV2b基因型亲缘关系较近。为分析华东地区PCV2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变异和PMWS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大豆质子转运体GmMRP5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大豆中MRP蛋白基因的作用机理,从大豆材料中克隆到GmMRP5基因完整的编码序列,GmMRP5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4 479 bp,编码1 492个氨基酸。序列比对与进化树分析表明:GmMRP5拥有13个推断的跨膜结构域(TMD)和典型的ABC转运蛋白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GmMRP5与AtMRP5同缘关系最近,同属于ABC转运蛋白家族C亚家族;该基因是组成型表达基因,在大豆的根、茎、叶及荚中均有表达;经不同浓度脯氨酸和柠檬酸处理后,该基因在大豆根中的表达被强烈诱导并高效表达。Real-Time 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酸性缓冲液处理后表达量上调,推测其作为质子转运体参与大豆阴阳离子交换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